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脑卒中是急性发病的脑血管事件,如果血管堵塞就会出现脑梗死。 脑梗死是一个统称,最重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症状表现为瘫痪、意识障碍、讲不出话等。平常要关注血管健康,尽量避免血栓形成的因素,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才能有效的防治脑梗死。
面神经麻痹有可能是脑卒中。面神经麻痹表现为嘴角歪、鼻唇沟浅、有时无法闭眼,它分为中枢性麻痹和周围性麻痹两种。 中枢性麻痹:患者眼睛一般没有问题。它是颅内病变引起,如脑中风、出血和梗死等引起。 周围性面瘫:一般指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可能无法正常闭眼。脑桥、脑干会出现损伤,同时有肢体的瘫痪。
高血压会引起脑卒中,控制好血压能有效预防卒中的发生几率。 高血压会破坏血管壁,导致血管内血栓的形成,引起脑缺血、脑梗死。若患者有高血压,出现情绪波动或其他导致血压变动比较大的因素,就会导致脑出血,即脑溢血,就会引起患者的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缺血性脑卒中。卒中一般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表现为偏瘫、讲不出话、意识障碍、记忆力损害等。最常见的就是急性脑梗死,分为两种情况: 1、栓塞。房颤导致血栓脱落至颅内,称为脑栓塞。 2、血栓。血栓堵住血管造成脑组织缺血坏死,称为血栓形成。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和机械取栓的含义如下: 溶栓:只要发病在4.5个小时以内,可以用纤溶酶制剂把血栓溶解掉,但也有一定的适应症。 机械取栓:从大腿插一根钢丝,把取栓器送到血栓处,将血栓取出,这种方式可使30%-40%经过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完全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这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如果出现脑梗死即脑卒中的后遗症,严格讲它不属于脑卒中,只能是脑卒中的后遗症。定义区分如下: 1、大范围:是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是急性发作到恢复期遗留的问题。 2、狭窄:脑梗死的后遗症不叫脑卒中。 若脑卒中未得到积极救治,必然会留下脑卒中的后遗症,如肢体瘫痪、讲话不清、记忆功能减退、生活能力差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急救措施如下: 1、溶栓。是指用药把脑血管血栓溶解掉。 2、取栓。采用钢丝将血管里堵住的血栓取出,这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3、抗血小板治疗。可避免血栓再形成、中风,这是特异性的措施。 4、治疗危险因素。比如控制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同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是脑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因为高血压会导致脑出血、脑梗死。长期高血压也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血栓形成血管内的斑块,导致血管阻塞、脑梗死的发生。 所以,一定要控制好血压,否则脑卒中的发生基本上是必然的,高血压控制不好,在情绪刺激以后容易引起脑出血。
脑卒中后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表现如下: 1、意识内容的改变:表现为胡言乱语、大吵大闹、瞻望等。 2、意识清醒度的改变:表现为喊不醒、叫不应。叫不应又分为嗜睡、昏睡、昏迷,这种情况下严重程度递增。昏迷是最严重的一种意识障碍,意味着患者的结局不太好。
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自发性和创伤性出血,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属于脑卒中范畴。脑卒中是急性发作的脑血管事件,包括出血和梗死,出血分为脑实质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半是由动脉瘤破裂引起的,使血液流到蛛网膜下腔里。蛛网膜下腔出血会引起瘫痪、意识障碍、脑脊液阻塞等,一定要引起重视。
脑卒中与癫痫的关系如下: 卒中后癫痫发生率大概是5%-15%,国内一般是15%左右。卒中后发生癫痫是由于脑组织损伤后,对电波抑制作用减少,从而导致癫痫。 另一方面,癫痫反过来又会引起脑组织水肿和部分组织细胞的坏死,从而导致卒中患者后期康复效果不好。 所以卒中和癫痫会产生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