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种类多,涉及食管、胃、肝脏、胆囊、胰腺、肠道等器官的疾病,都属于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很高,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较大。这类疾病的治疗、检测方法很多,要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诊断治疗方法。
总是胃胀的原因有饮食不当、消化不良及胃肠道蠕动功能减弱。总是胃胀与日常饮食、运动状态等因素有关。如饮食不洁、腹部受凉等。治疗胃胀,生活中要适当锻炼,吃易消化等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采取促进胃肠动力治疗,再根据病因治疗。若感染幽门螺杆菌,需先根除幽门螺杆菌。若是便秘,则要保持大便通畅等。
胃炎患者日常饮食注意: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大便通畅,不吃生、冷、硬、辣的食物,减少摄入酸性或甜的食物。2、要规律饮食,细嚼慢咽,睡前2-3小时尽量不吃东西,。3、建议餐后自行活动10-15分钟,可促进胃的排空,减少刺激。4、每天进食20-30g纤维素,协助排便。
消化道内窥镜能检查的疾病有食管、胃等的相关疾病。1、胃镜检查,可检查食管到胃,十二指肠球部及部分降段的疾病。2、肠镜检查,可检查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等的疾病。3、少数患者存在小肠疾病,可通过小肠镜或胶囊内镜,进行人体5-7m的全小肠检查。此类都可检查如炎症、溃疡等疾病。
肝硬化患者若能控制饮食,戒酒并积极治疗,定期随访,则不易转变为肝衰竭。若不积极治疗,不戒酒,还经常熬夜、劳累,不定期随访等,则发生肝衰竭的风险会提高。肝衰竭患者的死亡率较高,故要定期随访,提高生活质量,防止肝衰竭及肝癌的发生。
肝硬化的治疗方式有急性期的治疗、一般治疗等。1、急性期的治疗,目的是使肝脏功能维持在合理状态。2、一般治疗指饮食上多吃富含纤维素、蛋白的食物,同时要戒酒,定期随访。3、药物治疗,要针对病因治疗。酒精性的肝硬化须戒酒,并维持水电离子平衡和正常的肝功能。4、中医中药治疗,对肝硬化有独特的疗效。
部分早期的肝硬化可治愈,但若是中晚期的肝硬化目前尚不可治愈。中晚期的肝硬化,要针对病因和相关并发症进行治疗,从而可减少发生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症和原发性肝癌,延长患者的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对于此类患者,针对不同的并发症,治疗后可使其生存期延长,且减少对生活质量及寿命的影响。
慢性胃炎的症状有腹痛、腹胀、腹部不适及反酸、烧心、口苦,还有胃的烧灼感、嗳气及餐后的饱胀不适感等。平时要注意饮食,积极筛查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若有,则要根除幽门螺杆菌。另外,日常要保持规律的饮食,再根据症状进行治疗,才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消化道内窥镜检查种类有胃镜等。1、胃镜检查,可检查从食管到胃底、胃体等的疾病。2、肠镜检查可检查从肛门、乙状结肠等的疾病。3、小肠镜检查,可诊断人体5-7m的全小肠疾病,如小肠的溃疡等。4、放大内镜检查,可诊断消化道早期肿瘤。5、超声内镜检查,可对消化道及周边器官的肿物进行分层次和诊断。
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包括普通内镜和麻醉内镜检查。普通内镜检查,患者可能会有恶心、呕吐,部分患者还有轻度的腹部不适、腹胀等症状,但大部分患者可耐受。高敏感的患者可采取麻醉内镜检查,需在麻醉医生的监护下,在麻醉药物使用时完成检查,患者没有任何痛苦,可根据需求来选择。
肝硬化症状,早期部分患者没有什么表现。早期肝硬化具有一定隐匿性,故要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疾病。中晚期肝硬化患者通常有腹水、蜘蛛痣、肝掌等表现。严重的会出现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等。肝硬化进入晚期后,治疗难度很大。
诊断肝硬化的方法一般包括肝脏彩超、腹部CT等。1、肝脏彩超检查,对于中晚期肝硬化的诊断敏感性较高。2、腹部CT检查,诊断敏感性比彩超高。3、肝脏磁共振检查,敏感度较高。4、肝脏的弹性和硬度检测,无创且对早期肝硬化及肝纤维化的敏感性较高。5、肝脏活组织检查,通过穿刺提取组织检查,来明确诊断。
胃痛的原因:1、饮食所致,如饮酒、吃了不干净的食物等。2、本身有胃炎、胃溃疡等疾病。3、其他脏器导致的,如心梗。胃痛的治疗:1、饮食方面忌生、冷、硬、辣等食物。2、针对胃本身的疾病,如胃炎等进行治疗。3、若是其他器官引起的,要积极寻找病因,再进行针对治疗。
不是所有人都可进行消化道内窥镜检查,以下几类患者不适合:1、有严重的心肺疾患,如心率不齐、心肌梗死及重症肺炎等。2、患者神志不清、休克,操作无法配合时。3、患有胃或食管穿孔、糜烂性食管炎等疾病时,以及急性肝炎和艾滋病的活动期都不建议进行消化道内窥镜检查。
做胃镜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1、要禁食6-8小时,若有幽门梗阻的病史,建议禁食10小时以上。2、注意排除患者合并乙肝、丙肝等传染病的情况。3、对中老年患者要检查心脏、心电图及心肌酶,排除心脏方面的疾患。4、对特殊的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要先完善相应检查,如凝血功能等。
肝硬化的药物,情况不同,治疗方案不同。1、乙肝后肝硬化,建议进行抗病毒治疗。2、不同的并发症有相应的药物治疗。如肝功能异常,可进行护肝等治疗。若存在肝硬化腹水,可用呋塞米等药物治疗。低蛋白血症可积极补充白蛋白。3、若患者合并有食管胃的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建议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必要时进行套扎治疗。
肝硬化患者不一定需要肝移植。早中期的患者可通过药物干预、改变生活习惯等方式来,延缓或减少病情发展成肝衰竭的可能性。但对于晚期的患者,若合并有合并肝性脑病、肝区综合征,肝脏代偿功能很低,则需要通过肝移植来治疗。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症状主要有口苦、反酸、烧心及腹痛、腹胀等。很多患者常合并有胃肠动力不足,导致胆汁口反流入胃,造成病人的上述表现。治疗方面要求患者适当多活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同时进行吸附胆汁,如铝碳酸镁的治疗,还有抑制胃酸分泌的,如奥美拉唑治疗。再给予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综合治疗。
胃炎患者不建议饮酒,既往有胃炎、胃溃疡的患者要更加注意。饮酒会使胃粘膜受损,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胃炎症状,严重的可致溃疡复发、胃或十二指肠穿孔。若是胃炎或消化道出血,要给予胃黏膜保护剂,如替普瑞酮等,再给予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的分泌。若饮酒导致胃或十二指肠穿孔,要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消化不良的药物包括促进胃肠道蠕动药、肠内益生菌等。1、促进胃肠道蠕动的药物,如枸橼酸莫沙必利、多潘立酮等。枸橼酸莫沙必利还有促进肠道动力的作用。2、复方消化酶制剂、复方阿嗪米特等,可补充消化过程中的消化酶,增强消化功能。3、肠内的益生菌,可加速食物代谢,积极补充有益细菌,有助于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