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甘武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擅长:脑肿瘤、脑积⽔等的微创⼿术治疗,率先开展并推⼴个体化精准微创⼿术。

概述 出诊时间 联系方式 口碑评价
视频 文章
三叉神经鞘瘤会癌变吗?
三叉神经鞘瘤会癌变吗?

基本上,我们见到的三叉神经肿瘤几乎都是良性的。对于良性肿瘤,您完全不用担心它们会恶变或者转移。所以,您不需要有任何担忧。

三叉神经鞘瘤是什么?
三叉神经鞘瘤是什么?

三叉神经鞘瘤是一种生长在三叉神经上的肿瘤。 通俗来说,三叉神经就像穿了一层衣服,而这层衣服就是神经鞘。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基因突变或其他特殊原因,这层衣服上会冒出一颗肿瘤,并且逐渐长大。这颗肿瘤会对正常的神经纤维产生明显的压迫,甚至有些情况下会造成破坏。压迫时间一长,神经本身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导致疼痛。 三叉神经受到压迫可能会产生痛感,而大多数情况下则表现为麻木,神经功能减弱,接收不到信息,感觉木木的、麻麻的,不是那么明显。所以,三叉神经鞘瘤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三叉神经鞘瘤是怎么形成的?
三叉神经鞘瘤是怎么形成的?

三叉神经鞘瘤的形成原因并不明确,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 它是一种良性肿瘤,我们不清楚在何种情况下肿瘤细胞开始生长。随着肿瘤的增长,它可能会逐渐压迫周围组织,导致症状越来越明显。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三叉神经鞘瘤与日常的生活方式、行为、作息和工作没有直接关系。

听神经瘤耳鸣有什么特点?
听神经瘤耳鸣有什么特点?

听神经瘤耳鸣的特点并没有特别之处,它与平时的耳鸣区别不大,因此很少有人会特别关注。偶尔出现耳鸣,可能过一会儿就会好转,人们可能会忽略这种情况。 但如果出现了明显的耳鸣症状,人们很容易想到是不是耳朵出了什么问题,这时会去看耳鼻喉科医生,并进行耳朵检查。然而,如果耳朵本身查不出任何问题,就需要小心了,因为耳鸣可能是身体出现其他问题的警示症状。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检查耳朵,还应该考虑到大脑接收信号的神经是否存在问题。因此,对头颅进行筛查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听神经瘤会导致耳鸣吗?
听神经瘤会导致耳鸣吗?

听神经瘤,也称为前庭神经鞘瘤,是一种可能在早期就出现的疾病,其症状之一就是耳鸣。 严格来说,听神经瘤指的是耳蜗神经,但专业上这条神经可以分成多个分支,包括前庭上、前庭下和蜗神经。蜗神经是负责听力的,而前庭神经鞘瘤则是从前庭神经上生长出来的肿瘤,这种肿瘤会压迫耳蜗神经,导致耳鸣。 因此,如果出现耳鸣,应该引起警惕,及时就医,检查耳朵及相关神经是否有问题,以便尽早发现并做好准备。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术后会复发吗?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术后会复发吗?

复发的情况实际上与手术切除的干净程度有关。 如果手术中能够将病变部位完全切除,那么复发的可能性就很小。但如果手术中未能彻底清除,比如像小葡萄或小桑葚那样,某个地方没有被完全揪掉,那么复查时可能会发现那个地方还存在问题,或者过了几年后再次出血,这可能是复发的迹象,甚至在反复出血之后,病变部位可能会再次增大,存在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因此,最好的方式是通过手术彻底切除病变部位,因为海绵状血管瘤与一般的肿瘤不同,也不同于动静脉畸形或动脉瘤,相对而言,海绵状血管瘤的切除难度不大,只要有足够的空间,切除的难度并不大。 然而,在进行检查时需要特别小心,因为可能会发现海绵状血管瘤伴随发育性静脉畸形。发育性静脉畸形是不应该被触动的,需要被保护,不能损伤,因为损伤可能会导致出血或静脉性梗塞。所以,在手术中必须非常小心地保护这些血管,确保海绵状血管瘤被切除,但发育性静脉畸形则不能动。

海绵状血管瘤会引起晕倒吗?
海绵状血管瘤会引起晕倒吗?

这种晕倒需要注意两点可能性。 第一个可能性是海绵状血管瘤出血,这种出血可能导致一过性的晕厥,但可能很快就会好转。第二个可能性是海绵状血管瘤,特别是在功能区的海绵状血管瘤,可能会引起癫痫。晕倒可能是因为癫痫发作或大发作引起的意识丧失,或者是一过性的血供不足造成的。 因此,需要警惕晕倒的情况,并在第一时间进行头部筛查,检查是否有问题,比如海绵状血管瘤,可能还会发现高密度的占位肿瘤。可能需要进一步做核磁共振来确定是否为海绵状血管瘤。然后,根据血管瘤的大小、位置和病人的身体状况来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手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线治疗方法。

海绵状血管瘤能根治吗?
海绵状血管瘤能根治吗?

海绵状血管瘤的根治并非绝对,但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手术方式实现。 这种血管瘤的特点与其他类型的血管瘤有所不同,它的边界清晰,不像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那样有大量的血供。手术过程中,只要能够清晰地看到血管瘤的边缘,就可以将其摘除,出血量非常少。一旦将血管瘤摘除干净,畸形的血管团也随之消失,从而实现根治,不再出血。 因此,对于适合手术的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来说,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功能性垂体瘤还会长吗?
功能性垂体瘤还会长吗?

功能性垂体瘤无论是非功能性还是功能性肿瘤,都有可能生长。 需要注意的是定期复查观察。比如刚开始发现时,肿瘤较小,对人体没有明显影响,生活质量也没有受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可以不用去管,不用去处理,不用去手术,或者用特殊的药物干预。可以先观察,不用过分担心手术风险和药物副作用。在复查过程中,如果肿瘤稳定,没有生长,也有可能生长,也有可能不生长,可以继续观察。但如果肿瘤有生长,比如过了1-3年,肿瘤似乎在变大,这时需要警惕,可能需要尽早进行干预。 如果肿瘤有明显的压迫症状,可能需要通过手术解除压迫。或者肿瘤有明显的分泌功能,如泌乳素性垂体瘤或生长激素性垂体瘤,可以考虑是否使用药物,是否有可能通过药物缩小肿瘤,甚至使血液指标明显下降,缓解高激素水平带来的全身性危害,如高血压、高血糖和心脏问题。长年累月的影响可能会对生命构成威胁。

三叉神经鞘瘤的症状有哪些?
三叉神经鞘瘤的症状有哪些?

三叉神经鞘瘤的主要症状是压迫三叉神经,这是第一步,因为它是从三叉神经上长出来的。在整个三叉神经走行的过程中,可以在不同位置压迫神经。例如,如果空间很大,肿瘤需要长大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压迫症状;而如果空间很小,肿瘤即使只长大了一点,也可能出现症状。这些症状包括麻木、三叉神经感觉的丧失和减弱,其中麻木的症状是最关键的。 三叉神经从一个叫做海绵窦的区域出来,然后进入其中。肿瘤在这个位置长大,除了压迫三叉神经,还会压迫海绵窦里的神经和血管结构,导致外展的麻痹。外展的麻痹是指眼睛无法向外看,而是向内聚,类似于斗鸡眼,导致一个物体看起来会变成两个,出现重影。如果压迫更严重,可能会产生动眼神经的问题,除了脸部的感觉障碍,还可能导致眼睛抬不起来,眼皮睁不开,瞳孔和黑眼圈放大,这些都是动眼神经麻痹的问题。 除了重影,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当然,这是肿瘤长得比较大时的情况。早期的第一个症状通常是麻木,有时还会伴有头痛和头晕,可能也与此有关。

脑内发现海绵状血管瘤是否一定要做手术?
脑内发现海绵状血管瘤是否一定要做手术?

海绵状血管瘤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其大小、位置、是否出血、出血的次数(是否为首次出血或多次出血)、是否引起明显症状、是否有癫痫病史、癫痫发作的位置以及是否与血管瘤有相关性。 通常,如果血管瘤较大(两公分、三公分以上),或者位于脑室附近,一旦出现可能产生较大危害,这时就需要警惕并尽早进行手术移除。对于那些心理压力特别大,即使位置尚可、手术风险低、成本不高的患者,也可以考虑早期摘除,以彻底解决问题,避免未来几十年的担忧。 此外,如果癫痫反复发作,且可能与海绵状血管瘤有关,患者又不愿意长期服用药物,那么直接手术切除血管瘤,并通过后续简单的药物调整,可能不需要终身服药,且控制效果很好,可以逐渐减少直至停药。

为什么听神经瘤会导致面瘫?
为什么听神经瘤会导致面瘫?

听神经瘤导致面瘫的发生概率是非常低的。 如果病人在治疗前发现听神经瘤并伴有面瘫问题,尤其是面部完全瘫痪,需要高度怀疑是否为听神经瘤。通俗来说,听神经瘤是长在听神经上的,与面神经是两条完全不同的神经。如果神经上长肿瘤压迫面神经,说明压迫已经非常严重。但实际上,听神经瘤是良性肿瘤,压迫过程非常缓慢,因此有足够的时间代偿,通常不会有很明显的压迫。直接导致面神经压迫的,反而可能是面神经瘤或面神经的神经鞘瘤,这些会很早就导致面神经功能问题,从而出现面瘫。 因此,需要重点甄别是听神经瘤还是面神经瘤。当然,手术之后或手术中如果发现面神经被挤压得非常厉害,可能是由于手术造成的面神经功能问题,手术后出现面瘫是有可能的,所以需要注意区别。

海绵状血管瘤是怎么引起的?
海绵状血管瘤是怎么引起的?

海绵状血管瘤可能是由基因突变或异常照射引起的血管畸形,形成类似海绵状的一坨畸形血管。这种病变与日常饮食结构和行为习惯无关。 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地区,如两广地区,鼻咽癌高发,放疗是鼻咽癌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放疗后,我们观察到部分患者出现了颞叶海绵状血管瘤,这是放疗后出现的异常血管成块,可能会导致出血和癫痫样改变。 尽管海绵状血管瘤与这些因素有关,但确实没有非常典型的与日常环境和行为饮食有关的病例。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垂体瘤?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垂体瘤?

垂体瘤的发生与特定的高危因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或个人的体型(高矮胖瘦)没有直接相关性。 虽然国外的数据和国内外的统计显示垂体瘤的发病率相当高,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恐慌。有人甚至认为,在每10个人中,可能就有1个人患有垂体瘤。然而,大多数垂体瘤是小于10mm的微腺瘤,这些微小的腺瘤99%都不需要任何处理。只有在垂体瘤具有特殊的分泌功能,产生明显的异常,或者肿瘤长大到10mm以上甚至更大,影响到正常功能时,才需要进行干预。 因此,尽管垂体瘤的发病率偏高,真正需要处理的病例实际上是相当少的。中国国内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看起来患者特别多,但实际上与激素有关的垂体瘤概率还是比较低的。

听神经瘤CT能查出来吗?
听神经瘤CT能查出来吗?

CT可以作为听神经瘤一种简单的初步筛查手段。 例如,我们见过不少病人因为外伤、头晕或其他原因去做CT检查,结果发现某个部位似乎有异常。CT检查可以提供一些初步指标,让我们怀疑可能是脑膜瘤或听神经瘤等问题。但是,为了进一步确诊,我们一定要做增强的核磁共振检查。增强核磁共振需要注射药物,这样能够更清晰地观察软组织或肌肉等结构。 因此,CT作为筛查手段,可以为我们提供大致的信息,帮助我们确定接下来应该做哪些更细致的检查,提供很好的依据。

听神经瘤面瘫后能修复吗?
听神经瘤面瘫后能修复吗?

听神经手术后出现的面瘫,我们只能说有可能关注中间的哪些要点。首先,要看面瘫的程度。如果在手术中看到结构是很好的、结构完整且没有断,那么修复的可能性较大。但如果断了,基本上不太可能做修复,除非是额外做一个神经吻合,让它自我修复一些。但是想让它跟原装的一模一样,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手术之后结构是完整的,功能有一些影响,比如一级也好,有一个分级1-5级,然后是比较轻微的。后面通过简单的康复、营养性的药物,慢慢自我修复已经很好。三个月之后、半年之后,可以到很好的状态,生活质量没有受影响,这是比较好的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如果真的很严重,后面也能慢慢好一点,但是也会有明显的后遗症。另外,如果神经受伤很厉害、很严重,还有一种方式叫做神经吻合术。就是神经有一段已经坏掉,跟另外一条神经接起来,通过这根神经的营养,让它去形成连接的修复,通过神经的替代作用代偿,让功能动起来。但是要想让它完全一模一样,还是会差一点点,只能让它稍微好一些。

海绵状血管瘤会遗传吗?
海绵状血管瘤会遗传吗?

这种病不会遗传,因为它与遗传性疾病有所不同。 尽管我们发现其中存在基因变化,包括某些基因突变,但可以肯定的是,父母患病不会传给子女,家庭中有人患病也不会增加其他人患病的风险。因此,无需特别紧张。这种病本身就是良性的,很多情况下,切除病变部位后,基本上不会再生长。我们遇到过多发性病例,即大脑中有多个病变,甚至通过磁共振的特殊序列检查,发现多个部位都有病变。 但重点是,对于那些危害较大、位置特殊、反复出血的病变,可能需要优先切除。剩下的部分,观察就足够了。

海绵状血管瘤的危害有哪些?
海绵状血管瘤的危害有哪些?

海绵状血管瘤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出血和癫痫。 首先,关于出血,海绵状血管瘤可能会发生反复多次的出血,这种出血通常是没有预兆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出血与高血压脑出血、外伤挫伤、血管畸形出血、一般动脉瘤出血以及动静脉畸形出血有所不同。海绵状血管瘤的出血大多数情况下比较局限,主要局限于肿瘤周边,不会造成大出血。然而,有一种特殊情况需要除外,即当血管瘤位于脑室边缘时。脑室是装水的房子,如果血管瘤恰好位于其边缘,一旦出血,血液就会流入脑室这个空间较大的区域,可能导致出血量较多,表现为脑室出血。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海绵状血管瘤的出血量不多,是比较局限的脑出血危害。 其次,海绵状血管瘤还可能引起癫痫。它会导致异常的放电,产生癫痫发作,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羊癫疯或抽筋。长期的抽筋会对脑部造成影响,可能导致缺氧和发炎,进而引发一系列问题,如晕晕沉沉、记忆力下降和反应迟钝等状况。 综上所述,海绵状血管瘤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出血和癫痫两个方面。

听神经瘤术后会复发吗?
听神经瘤术后会复发吗?

听神经瘤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取决于两个关键指标:首先,肿瘤是否被完全切除;其次,肿瘤是否为良性而非恶性。如果肿瘤被完全切除且为良性,那么复发的概率虽然不是零,但非常低。例如,如果听神经瘤被全部切除,且它们几乎都是良性的,那么患者可能就无需再担心这个问题,可以认为已经彻底治愈。 然而,在个别情况下,由于粘连问题或与神经粘连过于紧密,或者角度问题导致未能完全切除,或者部分与面神经或脑干粘连太紧,为了保护脑干和面神经,可能会残留一小部分肿瘤。在这种情况下,复发是有可能的。应对方法包括:一是定期复查,观察残留肿瘤的情况;二是采用放射治疗,对明显的残留肿瘤进行进一步控制。 总体目标是,即使肿瘤是良性的,也要控制其生长,希望肿瘤生长得更缓慢,或者最好不要生长。即使知道有残留肿瘤,只要它在多年内没有增长,对人没有产生明显影响,也是可以接受的。这样,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会受到影响,也不会影响正常的寿命,是可以接受的情况。

三叉神经鞘瘤是恶性肿瘤吗?
三叉神经鞘瘤是恶性肿瘤吗?

神经鞘瘤大多数是良性的,至少99.999%是良性。 虽然有个别和极少数罕见的情况,但非常罕见的报道中也有恶性的神经鞘瘤。然而,因为这种情况太罕见,所以不把它作为重点。总的来说,我们见到的几乎都是良性神经鞘瘤,所以一般鞘瘤主要指的是良性的。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