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胰腺良恶性肿瘤的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肝脏、胆道良恶性疾病手术及治疗。
胆囊息肉一旦达到一厘米,相对来说,就到了需要考虑手术治疗的程度。目前,胆囊息肉超过一公分时,其癌变的概率将近30%,因此具有癌变倾向。特别是对于腺瘤样息肉,一旦超过一公分,癌变的概率较高,需要尽快进行手术。然而,有些胆固醇性息肉即使达到一公分,也不会癌变。 但目前我们无法区分息肉是胆固醇性的还是腺瘤样的,只有通过手术病理才能明确。鉴于目前的诊断手段难以判断,对于超过一公分的息肉,目前的统一建议是进行手术切除胆囊。
关于胆囊结石,目前可以通过服用一些利胆药物来调节胆固醇结石,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粘稠度。 例如,熊去氧胆酸对于胆固醇结石具有较好的疗效。然而,如果结石较大且数量多,且胆囊的收缩功能较差,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的效果都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最终可能需要通过手术干预来进行治疗。
肝结节边界清晰,大多数情况下是良性的,但也不能排除恶性的可能性。有些肝结节即使有包膜且包膜完整,也可能表现出边界清晰。例如,肝囊肿等囊肿性病变,其边界通常较为清晰,且大多数囊肿属于良性。然而,在肝癌的情况下,一些小肝癌在包膜完整时,边界也可能清晰。 因此,仅凭边界清晰并不能作为判断肝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的根本依据。当肝脏出现结节时,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如增强CT或增强磁共振,来观察结节的强化情况和血流情况,以判断其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
吸烟对肝脏的影响相对较少,其主要影响集中在肺部和心血管系统。相比之下,肝脏受到的影响更多来自于饮酒、缺乏充足休息、经常暴饮暴食以及饮食不规律等因素,这些对肝脏的影响相对较大。
乙肝小三阳患者转阴的概率非常低,目前在临床上,不到10%的病人能够实现转阴。这些能够转阴的人,通常是因为自身的抵抗力较强,并且配合服用了一些抗病毒药物等治疗手段。在这些治疗的帮助下,他们有机会完全杀死乙肝病毒。尽管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总体发生率相对较少。
肝脏出现低密度结节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低密度结节可能表现为囊肿或肝血管瘤,这两种情况通常是良性的。但同时,肝癌或转移性肝癌也会表现为低密度结节,这些情况是恶性的,需要立即住院治疗,可能需要手术或化疗等治疗手段。 对于囊肿和血管瘤这类良性结节,通常不需要药物治疗,只需定期检查即可。当然,患者还是需要到肝胆外科门诊接受正规医生的意见和处理。
胆结石引起的恶心和呕吐表明胆囊结石可能已经严重到需要手术治疗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应尽快前往医院的肝胆外科接受治疗。如果症状较为激烈,建议患者先去急诊科接受输液等紧急治疗,然后再安排住院进行手术治疗。
肝脏虽然有痛觉神经,但它们主要分布在整个肝包膜的表面。肝实质里面是没有痛觉神经的。 因此,当进行肝脏穿刺时,突破肝表面的那一刻会有疼痛感。同样,当肿瘤生长并突破肝表面肝包膜时,也会产生疼痛。这就是为什么肝脏被称为“沉默器官”,即使生病时也不会表现出疼痛。 因此,肝癌往往在被发现时已经是晚期,因为肝脏不会有疼痛的表现来提醒你。所以,有肝病的病人需要定期检查,以了解病情是否有进展或癌变。
20岁的年轻人有可能得胰腺癌。 目前癌症逐渐年轻化,20岁可以得多种肿瘤。在临床上,我们见过肝癌、甲状腺癌和胰腺癌的患者。有些胰腺癌甚至在出生时或10岁时就可能发生。当然,还有一些胰母细胞癌,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发病。早期的胰腺癌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早期基因突变后可能会引起胰腺癌。但总体来看,在临床上,胰腺癌的发病率通常是在60岁左右,这是最常见的。
胰腺癌引起的背痛通常发生在胰腺癌背部的体表投影区域,这个位置通常对应于肚脐和剑突下区域,也就是腰部位置。 胰腺的疼痛区域会表现为腰背部的疼痛,这主要是由于内脏神经受到肿瘤侵犯或肿瘤分泌物质的影响,从而引起神经疼痛。这是胰腺癌比较典型的疼痛表现。
胆管发炎需要通过B超、上腹部增强CT或上腹部增强磁共振来明确原因,因为胆管炎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原因包括胆结石、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这些都能引起胆管炎。 此外,肿瘤也可能引起梗阻,进而导致胆管炎。有时候,胰腺炎也可能合并胆管炎。因此,需要通过这些检查来明确胆管炎的具体原因。
胆结石的疼痛通常出现在胆囊的体表投影点,这个位置可以看到肝脏表面凸起,与乳头的垂直连线沿着肋骨下缘1-2公分处相对应,这个点被称为胆囊的疼痛点。当按压这个点时,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影响呼吸和深呼吸,这种情况被称为墨菲斯征阳性体征。这种疼痛最常见的是在急性胆囊炎发作时表现出来,除了疼痛,还可能伴有右侧肩膀的酸痛和后背部分的酸胀。此外,这种疼痛有时还会表现为剑突下区域的疼痛,与胃痛有所交汇。这些都是胆结石疼痛的常见表现。
胆囊切除后,部分病人可能会表现出口干舌燥的症状,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口干舌燥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消化功能受到影响。胆囊切除后,患者的消化功能可能会出现紊乱,进而导致一些人出现口干舌燥的症状,这表明消化道功能受到了影响。为了调理这种情况,需要调节胆汁的粘稠度,使胆管更容易松弛放松,从而使胆汁更顺畅地排泄,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这样就能减少口干舌燥的症状。同时,如果有口干的情况,可以通过多喝水来缓解。如果通过这些方法调理效果不佳,可以考虑使用中药进行调理。
胆囊位于人体肝的左右分界的中间点,具体位置可以通过乳头的垂直连线来确定。这个垂直连线的投影点位于肋骨下缘一公分区域,这个区域就是胆囊的投影点。胆囊与肝脏紧密相连,形象地说,它们是“肝胆相照”。胆囊位于肝脏上方,有一个凹陷的地方,称为胆囊窝,也被称作胆囊床,胆囊就躺在这个位置。在人体中,胆囊位于肝脏的下方,这就是胆囊的具体位置。
肝囊肿9毫米,不算大,而且很小,不到一公分。囊肿是超过10公分的时候才考虑做手术。 9毫米的囊肿是很小的,也不需要吃药,也不需要做手术。它只是肝脏的水泡,不用管它。定期做个B超,看看它有没有长大就可以了。
肝脏多发的低密度灶指的是肝脏中存在多个低密度的占位,这些占位可能是瘤子,而瘤子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低密度通常是指在B超或CT下看到的密度较低的区域。在CT平扫时,一些囊肿、肝血管瘤和肝癌可能会表现为低密度。遇到低密度的情况不必过于紧张,因为并非所有低密度病灶都是恶性的。 例如,肝囊肿和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两种良性低密度病灶,通常无需担心。然而,如果是肝癌,就需要尽快处理。在没有进行增强CT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增强CT或增强磁共振来进一步明确诊断,以确定病灶是良性还是恶性。
热灌注对胰腺癌是有效的。其作用原理是通过43度左右的热水在腹腔内循环,研究表明这种超过43度的热水对肿瘤细胞具有破坏作用,可以杀伤肿瘤细胞。然而,这种杀伤作用是有限的,因此有时需要配合化疗药物。热灌注主要针对胰腺癌的腹腔种植转移或表面肿瘤细胞较多的情况,可以联合腹腔灌注使用。 此外,对于已经进行胰腺癌切除的患者,热灌注也可用于防止术后复发。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存在吻合口,热灌注可能会对吻合口产生一定影响。
乙肝患者建议终身服药,原因是目前没有能完全杀死乙肝病毒的药物。现有的治疗主要是控制乙肝病毒,防止其潜在的爆发。虽然目前的药物不能完全根治乙肝病毒,但少数患者有可能转阴,转阴后可以停止服用乙肝药物。 然而,有些患者会出现耐药性,这时需要更换其他抗乙肝病毒的药物。
胆囊切除手术对人体的影响并不会太大。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胆汁,但它并不分泌胆汁。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当胆囊被切除后,胆汁并不会减少,而是直接通过胆总管引到肠子里面,不再经过胆囊这个中转站。当然,胆囊切除后,消化功能会稍微受到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大。随着胆管的代偿,它可以逐渐替换胆囊的功能,因此消化功能会慢慢恢复。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胆囊都需要切除,只有在胆囊发生病变,其功能本身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才会考虑进行胆囊切除手术。
胆结石目前不推荐保胆取石术,尽管从技术上讲,这一手术并不难。过去,全国各大医院乃至国外都有开展此类手术。然而,目前中国的权威指南和国外权威的大医院都不推荐进行保胆取石术。尽管如此,有些医院会根据自身情况以及患者强烈的意愿来开展这一手术。技术上,保胆取石术并不复杂,但主要问题在于术后胆结石的高复发风险,以及可能会掩盖胆囊癌变的情况,这对患者的后续治疗总体上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