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黄瑜芳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临床营养科

擅长:恶性肿瘤病人的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概述 出诊时间 联系方式 口碑评价
视频
肺癌晚期营养不良患者吃什么好
肺癌晚期营养不良患者吃什么好

肺癌晚期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吃什么好,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决定。 1、多摄入蛋白质丰富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其他植物性食物、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食物。 2、年龄大、牙口不好、咀嚼吞咽有困难,可改变食物性状,用料理机、破壁机打碎食物。 3、患者食欲差,经口进食量少,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治疗方案。

恶性肿瘤患者需要营养干预的指征有哪些
恶性肿瘤患者需要营养干预的指征有哪些

恶性肿瘤患者是否需要营养干预的指征,要进行风险筛查与评估。指征包括: 1、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患者。 2、每日摄入能量低于需要量60%超过1-2周,或7天及以上不能进食等。 3、口服摄入较低的患者。 4、放疗后口腔、食管、胃肠道黏膜反应3级及以上者。 5、头颈部肿瘤合并吞咽困难、严重口腔黏膜炎患者。

肠外营养制剂有哪些
肠外营养制剂有哪些

肠外营养制剂是从静脉途径供给患者所需的全部营养要素,主要包括: 1、糖类制剂:葡萄糖。 2、脂肪乳制剂剂:豆油长链脂肪乳、中/长链脂肪乳、结构脂肪乳等。 3、氨基酸制剂:平衡型与非平衡型氢基酸溶液。 4、维生素制剂和微量元素制剂。 5、电解质制剂:0.9%氯化钠溶液、10%氯化钠溶液等。

肠内营养治疗时最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肠内营养治疗时最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肠内营养治疗并发症包括胃肠道并发症、感染等并发症、代谢性并发症、机械性并发症。 1、胃肠道并发症:最常见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等。 2、感染等并发症:常见吸入性肺炎。 3、代谢性并发症:包括脱水、高血糖、低血糖及电解质紊乱。 4、机械性并发症:包括鼻咽部糜烂、食道炎、喉部水肿引起的声音沙哑等。

肿瘤患者营养治疗的原则有哪些
肿瘤患者营养治疗的原则有哪些

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应遵循五阶梯治疗原则:饮食与营养教育—口服营养补充—全肠内营养—部分肠外营养—全肠外营养。 ESPEN建议,当下一阶梯不能满足60%目标能量需求 3-5天时,应该选择上一阶梯。 患者规范化营养治疗,包含疾病确诊、入院后评估与干预、出院后评估与干预,营养状况院内外再评估、再干预等。

吃素能防癌吗
吃素能防癌吗

吃素不一定能防癌。 目前无证据表明,纯素食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平衡膳食模式有更好的防癌作用,且食物品种越单一,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越大。 肿瘤患者术后或放化疗期间长期吃素食,造成优质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能导致伤口愈合延迟、白细胞低下、免疫力下降、感染等并发症增加,对身体恢复不利。

在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时应注意什么
在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时应注意什么

患者采取营养支持方法不一样,注意事项有所不同。 肠内营养患者注意以下几点: 1、插管后喂养管位置、与喂养管有关的感染。2、输液系统、输入速率、浓度。3、营养及体液平衡。4、有无相关并发症。 肠外营养患者注意点如下: 1、观察导管周围情况。2、神志变化、体温等是否平稳。3、人体测量指标。

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临床以体重下降及BMI来诊断。 1、BMI<18.5 kg/m2。 2、体重下降:非自主性体重下降>10%,同时伴BMI下降。 3、体重下降:自主性体重下降>10%,同时伴去脂体重指数FFMI下降。 目前,诊断营养不良在营养筛查基础上进行,再根据不同评估方法进行诊断和评级。

肠外营养的禁忌症有哪些
肠外营养的禁忌症有哪些

肠外营养禁忌症有: 1、肠道功能正常,需肠外营养支持少于5天的。2、心血管功能紊乱或严重代谢紊乱,尚未控制或纠正期。3、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4、发生肠外营养并发症风险大于益处的。5、急诊手术者,术前不宜强求肠外营养的。6、临终或不可逆昏迷患者。7、肾衰竭末期。8、多器官功能衰竭。

肠外营养如何搭配才能更好地过渡到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如何搭配才能更好地过渡到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过渡到肠内营养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1、全肠外营养阶段:营养液中添加谷氨酰胺注射液。 2、肠内营养过渡时,用营养泵泵入。 3、消化系统影响严重者,氨基酸或短肽型配方逐渐过渡为整蛋白型。 4、肠内营养供给达到60%,可停止肠外营养供给。 5、肠内营养过渡先增加频次,再增加剂量。

营养不良会导致低钾血症吗
营养不良会导致低钾血症吗

营养不良有可能导致低钾血症,造成原因有以下两种: 1、摄入不足:长期禁食、少食、偏食等。肿瘤病人治疗过程中摄入减少,容易导致体内钾含量下降。 2、丢失过多:严重呕吐、腹泻或胃肠减压时,钾从消化道排出增加;利尿剂及肾上腺皮质激素诱发排钾增加。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细胞分解过多,大量钾从尿液排出。

营养支持治疗的目的是什么
营养支持治疗的目的是什么

营养支持治疗的目的有以下几个: 1、纠正已经或即将出现的营养不良,改善营养状态,提高对疾病和治疗的耐受性。 2、阻止进行性蛋白质和热量消耗,改善负氮平衡,促进伤口愈合,减少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3、调整和改善患者代谢状态、增强免疫力、减少并发症。 4、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

哪些患者需要在外科手术前接受营养支持治疗
哪些患者需要在外科手术前接受营养支持治疗

以下患者要在外科手术前接受营养支持治疗: 1、被评估为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的患者。 2、术前正常进食未达到能量需求。 3、无营养不良,但围手术期超过5天不能进食或能量摄入不足需要量50%超过7天。 4、重度营养不良或严重营养风险患者,经口和肠内营养无法获得足够营养。 5、严重营养风险患者建议推迟手术。

肿瘤病人需要补充哪些营养
肿瘤病人需要补充哪些营养

肿瘤病人需补充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水、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肿瘤患者建议提高脂肪供能占比,减低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碳水化合物供能比35%-50%,脂肪供能比为35%-50%。建议适当增加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食物。 推荐接受抗肿瘤治疗患者蛋白质摄入量每公斤体重1.5-2.0g。

胰腺癌如何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胰腺癌如何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胰腺癌营养支持分为术前及术后两种。 1、术前营养支持:患者能正常经口进食,建议选用低脂食物。 2、术后营养支持:早期行肠外营养支持,术后4~7天开始肠内营养,以空肠造瘘滴注低脂肪型肠内营养制剂。 3、术后化疗和放疗时:以肠内营养为主,适当加用止吐药以减少呕吐反应。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启动肠外营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