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胆道结石的微创治疗。肝脏肿瘤、胰腺肿瘤的规范化手术治疗。
肝硬化目前还不可逆转。 肝硬化是由于各种病因所导致的肝脏内部纤维化及外形改变。 现在医学虽能去除肝硬化的病因,如可把丙型肝炎完全清楚,但感染过肝炎的肝脏会遗留增生的纤维组织,使肝脏变硬。 目前并没有药可消除纤维组织,让肝脏恢复弹性。其他乙肝等慢性肝炎的病因都还无法清除,肝硬化更不能被逆转。
若患者出现呕血或大便出血,应立即就诊。因有的患者出血是经嘴巴吐出,吐出来的血量不大,但大部分可能通过食管胃进入小肠,建议患者此时立刻就诊。 因消化道出血,若未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患者要及去医院治疗。但即使经保守治疗把止血彻底止住后,患者还要考虑进一步检查,是否行断流或分流手术避免短期内再次出血。
门静脉高压后,部分患者可考虑用分流术,其利弊如下: 1、利:可从根本上减少门脉内血流,有效降到门静脉压力。从某种意义上,可减少其带来的并发症。 2、弊:把部分血流导入静脉系统,减少入肝血流,部分患者可能术后会诱发肝昏迷。因患者已长期适应门脉有大量血流流入,减少入肝血流后,肝脏无法适应而诱发肝昏迷。
门静脉高压症是可能会危及生命的疾病,所以一旦出现门脉高压后,及时就诊治疗。 虽门静脉高压症在早期可能没明显表现,但随病程进展,一旦出现危及生命并发症时,如出现严重消化道出血,患者甚至会失去治疗机会。 所以门脉高压一旦出现轻微表现,要及时就诊,明确病情情况和病因,控制病情进展。
肝硬化患者病情到失代偿期后,总体预后较差。 肝硬化分代偿和失代偿期。 1、代偿期:有肝硬化,但身体各项指标和自我感觉良好。患者指标无异常,胃口好,身体无乏力,一切如常。 2、失代偿期:肝功能无法维持正常状态,患者可能表现肝功能检测不正常或肝腹水、胃口差、乏力等。此时意味患者病情属严重阶段,预后较差。
对于门静脉高压症再出血的预防,要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消化道出血风险才能够逐渐下降。 目前降低门脉压力,可考虑分流或TIPS手术。TIPS术是指经介入手段,在门静脉系统和腔静脉间搭桥,用人工支架为桥梁,使部分门静脉内血流导入静脉内,降低门脉压力。 另外,饮食不要吃尖锐食物,如坚果、核桃等。
门静脉高压症常见治疗方式如下: 1、断流手术,主要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离断食管胃周围曲张的血管,控制上消化道出血,短期内患者出血风险降低。 2、分流手术,可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消化道出血风险。但术后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肝昏迷。 3、脾亢患者可考虑脾切除,升高血小板,减少出血风险。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治疗方法很多,据病因不同来选择。 区域性门脉高压指局部病因所致血管扩张、压力升高,有的是局部血管狭窄;有的是胰腺出现病变;有的是脾静脉部分栓塞。 据病因不同,治疗方式也不同。若是区段性血管狭窄,部分可经血管松解,缓解门脉高压。若是胰腺处出现肿瘤压迫,考虑是否切除肿瘤来缓解。
肝硬化大部分治疗在门诊就可进行,无需长期住院。 肝硬化治疗分病因学治疗和饮食、工作、习惯的调整及定期复诊。这三方面治疗都无需长期住院,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实现。定期复诊也可在门诊完成,行抽血、彩超监测即可。 所以,肝硬化患者大部分不用长期住院治疗。除非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才需住院治疗。
门静脉高压症对人体危险较大。因门静脉高压症早期时,可能对身体没伤害,身体未出现不适。但等到门脉高压逐渐加重,出现较严重并发症,如出现消化道出血可能危及生命。甚至部分患者第一次出现消化道出血就累及生命。 所以,对于门静脉高压症需警惕,即使出现较轻微表现时也要就诊,控制其进展,避免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肝硬化早期若有病毒性肝炎,且肝炎滴度较高,建议行早期抗病毒治疗。 肝硬化病因很多,若明确是病毒性肝炎造成后,强调病因治疗。因目前肝硬化很难逆转,所以病因治疗很重要。把肝炎病因从源头上遏制病毒扩展,才可能延缓病程。 患者一旦有肝硬化后,需明确是否有肝炎病毒感染及滴度,再决定是否行抗病毒治疗。
肝硬化的治疗首先要查清病因。目前常见病因是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以乙型肝炎为主。丙型肝炎也有类似病程,但三年前已开发出彻底清除其的方法。但对乙型肝炎只能控制,无法清除。 对肝硬化进展除清除病毒外,还注意日常生活习惯调理,规律饮食,锻炼身体。同时不要熬夜,定期到医院复诊,一旦出现肝功能异常及时调整。
门静脉高压临床表现多,常见以消化道症状为主。患者可能出现门脉高压性肠病,表现胃口差、饭后饱胀和不适,2-3小时饱胀才消失。是因门脉高压后,小肠血液回流不通畅,长期处于淤血、水肿,才使患者出现症状。 更严重者,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有呕血或便血。有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脾功能亢进、血小板下降等。
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指征包括以下方面: 1、消化道出血,患者需行断流或分流手术,减低出血风险。但手术也无法消除门静脉高压,只能减少出血风险。 2、脾功能亢进,因门脉高压后,脾脏长期淤血、肿大,导致血小板和白细胞下降,也考虑手术。 3、其他并发症,较严重、明显时也考虑手术。但门脉高压较轻微时,无需手术。
门静脉高压症预防分几个方面: 1、预防病因,先预防肝炎病毒感染。我国大部分肝硬化患者是病毒性肝炎所致,控制乙肝、丙肝能预防门脉高压;有些是酗酒致酒精性肝硬化而产生门脉高压,患者要及时戒酒。 2、出现门脉高压及时就诊,明确病情程度的分级,才能延缓病情进展。 门脉高压早、中及严重阶段,治疗方式都不一样。
门静脉高压症治疗要结合症状及病情而定。 若患者只出现门静脉高压,并无并发症,如未出现消化道出血、脾亢不明显,血小板、白细胞未下降。患者只有消化道症状,如胃口下降、饱胀不适,门脉高压则无需手术治疗。 此时可行病因性和对症的保守治疗。如患者有病毒性肝炎,可行抗病毒治疗。若有并发症,再考虑相应手术治疗。
门静脉高压症主要表现如下: 一、消化道症状。 1、饱胀不适,过2-3小时后饱胀才慢慢消失。 2、胃口下降,如以前吃一碗饭,现在吃小半碗都饱。 3、身体乏力,没精神,工作没热情。 二、严重者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可能会呕血或大便带血等并发症。 三、脾亢,脾亢后导致血小板下降,易出现牙龈出血。
门静脉高压症手术主要目的如下: 1、消除并发症,如门脉高压后,最危险且常见并发症是消化道出血,通过手术可减少出血风险。 2、降低门静脉高压,如部分患者可考虑分流手术。分流手术是把门静脉系统转接到静脉系统,门脉所流动血液会减少,高压会下降。 3、若有脾亢,手术切除脾脏可减少再出血风险。
门静脉高压症出现呕血,是因门静脉压力升高后,出现血液逆流,导致侧支循环开放。最后致患者食管和胃相连的贲门附近血管增多、增粗,同时血管壁变薄,称为食管到胃左静脉的侧支循环的开放。 出现此问题,若患者饮食上吃较尖或硬的食物,未嚼碎,食物可能划破静脉而致血管破裂出血,患者需及时就诊。
门静脉高压症是因各种原因造成门静脉流动不通畅所致。从压力升高部位来说,可为窦前性、肝性及窦后性。 1、我国多见病毒性肝炎所致的门静脉高压。 2、寄生虫感染,如血吸虫所致肝硬化后引发的门静脉高压。 3、血管狭窄,如因各种炎症所致海绵样变性等,使血管不通畅而致。 4、脾动脉、脾静脉血栓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