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外耳畸形,中耳疾病,面神经疾病,耳鸣眩晕,鼻窦炎,扁桃体炎,鼻咽癌及甲状腺癌等疾...
戴助听器并不能够直接治疗耳鸣,但是戴助听器对耳鸣确实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耳鸣的成因比较复杂,有一些来自于颅内,在患耳佩戴助听器,这一侧的声音刺激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耳鸣相关的异常电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掩蔽作用。 在这个意义上,戴助听器对耳鸣有一定帮助。
人工耳蜗体内植入体寿命理论上是70年,语言处理器的使用时间是7~10年。 人工耳蜗植入包括体内植入物和体外语音处理器。人工耳蜗体内植入物由钛合金制成,设计寿命为70年,如果没有损坏,一般不会出现功能故障。语音处理器是电子产品,设计寿命为7~10年,它是由电池带动的动力系统,电池耗尽要及时的更换。
如果是颈内动脉系统的斑块,一般不会直接引起听力下降,但它可能会引起中风,增加中枢性听力下降的风险。 中风可导致听觉中枢损伤,进而导致听力下降。因此,有颈部动脉斑块的朋友需要去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 内耳的供血血管主要是椎-基底动脉系统,如果是椎-基底动脉的斑块脱落,很有可能引起听力下降,头晕及耳鸣。
适合人工耳蜗的人群包括: 1、先天性耳聋者:出生时即存在严重听力缺陷或耳聋的人群。 2、后天性耳聋者:后天导致且其他手段无法恢复的听力损失。 3、进展性耳聋者:逐渐恶化的听力损失病情。 4、单侧耳聋者:只有一侧耳朵有严重听力损失或耳聋的患者。 5、已经接受过传统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但耳蜗失效者。
突发耳鸣听力下降很少会自愈。 部分低频突发性耳聋和早期的梅尼埃病可能会自愈。 如果出现了耳鸣听力下降,观察三四天都不好,要尽快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进行检查治疗,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因为在等待自愈的过程中,疾病有可能还在进展,或者血管病变、栓塞有可能再加重,导致后期治疗效果不好。
中耳炎的主要症状是耳痛,耳道流水或流脓,听力下降,耳鸣等。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还有发热、呕吐、腹泻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主要是听力下降,耳鸣等,活动期可出现耳痛、耳道流脓等。 并发症包括耳后脓肿、面瘫、迷路炎等颅外并发症,脑膜炎、脑脓肿、硬脑膜下脓肿等颅内并发症。
中耳炎耳朵痒的治疗有: 1、清理耳道内分泌物:可以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双氧水或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外耳道,或者到医院治疗。 2、局部滴耳以及口服抗生素:可以滴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或者口服抗生素。 3、少掏耳朵:掏耳会加重耳道肿胀,加重炎症渗出,从而不利于分泌物排出,导致病情加重。
耳蜗植入是不需要开颅的。 耳蜗植入主要是针对重度或者极重度聋患者的一种助听设备,属于精密电子设备,分为体内机和体外机。其中体内机是感音电极,通过耳朵后面的面神经隐窝植入内耳,而体外机是通过骨锚固定在颞部颅骨上的接收器。 不过,两个部位的手术操作都不需要开颅, 因此人工耳蜗植入是不需要开颅来做的。
鼻咽癌放疗后EB病毒升高说明EB病毒存在,要注意肿瘤的复发。 部分患者治疗后EB病毒升高,可能与病毒再次被激活有关。病毒被激活后,会开始大量复制,可以从患者血液样品中,检测到EB病毒相关抗体和DNA。 一般来说,EB病毒DNA和相关抗体持续阳性,与鼻咽癌复发密切相关,需要密切随访。
中耳炎会引起鼓膜穿孔。 中耳感染通常会导致中耳积液,来自这些液体的压力会使得鼓膜破裂。此外,细菌及炎症刺激,在中耳炎导致的鼓膜穿孔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鼓膜穿孔后,脓液得以流出,避免了炎症向颅内及乳突尖扩散,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耳炎鼓膜穿孔也起到了缓解病情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的作用。
鼓膜穿孔怎么治疗,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外伤性鼓膜穿孔:不需要急着使用滴耳药物,应及时到医院治疗,以免中耳感染,同时要关注听力损失情况。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遗留的鼓膜穿孔:建议及时手术治疗,清除中耳病灶、探查听骨、修复鼓膜,必要时重建听力。 3、胆脂瘤造成的鼓膜穿孔,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鼓膜穿孔听力下降有可能恢复。 1、外伤性鼓膜穿孔在4-8周左右会愈合,听力下降会随着鼓膜的愈合而恢复。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的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如骨导听力不下降,可以通过中耳手术恢复气导听力;如果出现骨导听力下降,那中耳手术也无法恢复其骨导听力。所以中耳炎导致鼓膜穿孔需要尽早治疗。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手段如下: 1、避免接触过敏原。 2、药物治疗:推荐鼻内局部应用激素、抗组胺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抗胆碱药物、减充血剂等。 3、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考虑脱敏治疗或免疫治疗。
耳廓形态异常戴矫正器有用,耳廓结构异常戴矫正器意义不大。 耳廓形态异常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因为组成耳廓软骨的重要成分之一透明质酸受雌激素水平影响,新生儿体内还有较高浓度的产妇雌激素,在短暂的时间窗内,可通过力学矫正方法治疗。 因而,家属在发现宝宝出生后一周耳廓畸形,应该尽早采取措施施行矫正治疗。
过敏性鼻炎引起的哮喘无法治愈,但可以控制临床症状。 严重的过敏性鼻炎有30-40%经过一段时间会发展成哮喘,需要及时治疗,而且要两个病一起治,这样会使病人哮喘的控制率高很多。 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的患者治疗会复杂一些,但80%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15%的病人可以完全停药。但最重要的还是预防其发作。
鼓膜穿孔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就是鼓膜本身很薄,外因就是外界的外伤和炎症等等因素。 鼓膜是位于耳道最深部,一般情况下不易损伤、穿孔,但当患者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外力作用,或在炎症的作用下,会造成鼓膜穿孔。 此外,在强噪音、爆炸声等作用下,鼓膜也会发生穿孔。
过敏性鼻炎有可能会引起头痛。 鼻塞症状严重者中会出现头痛;鼻窦引流不畅会出现头痛;鼻塞影响夜间睡眠,白天会有头痛、头晕。 因此过敏性鼻炎一定及早治疗、控制症状,药物治疗是首选,主要有鼻用激素、抗组胺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抗胆碱药物、减充血剂等。
新生儿耳廓异常能否自己长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耳廓形态畸形:有30%的概率可以得到部分或者完全的自行矫正,但是70%会维持原样或者更恶化,早期干预很有必要。 2、耳廓结构畸形:无法随着新生儿的成长而明显改善,一般都需要手术治疗。
先天性耳廓结构畸形有可能遗传。 临床上发现先天性耳廓畸形患者家族中,也有其他亲属出现耳廓畸形,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家族谱系及小耳畸形相关的综合征,甚至筛查出了一些可能的基因。 耳廓形态畸形一般不会遗传,只是由于在产道、子宫内的挤压,导致形态出现了异常。
EB病毒越高,患鼻咽癌几率越高。 但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也是与鼻咽癌发生密切相关的因素。 遗传因素属于内因,EB病毒感染和环境因素属于外因。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同情况下,EB病毒的载量越高,患者患鼻咽癌的几率就越高。而生活环境大致相同的两个EB病毒感染者,有鼻咽癌家族史者,患鼻咽癌几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