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外耳畸形,中耳疾病,面神经疾病,耳鸣眩晕,鼻窦炎,扁桃体炎,鼻咽癌及甲状腺癌等疾...
鼻咽癌患者EB病毒复查可根据其随访时间和病毒检测结果来安排。 鼻咽癌根治性治疗后,第一个月复查一次EB病毒抗体和EB-DNA拷贝数;治疗后1年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治疗1-3年内,每6个月复查一次;如果都是阴性,可每1-2年复查一次。如果复查随访期间EB病毒持续阳性,建议调高复查和随访频率。
鼻咽癌治愈后EB病毒阳性要更为密切的随访。 在鼻咽癌根治性治疗后,第一个月随访一次;治疗后1年内,每1-3个月随访一次;治疗1-3年内,每2-6个月随访一次;治疗3-5年内,每4-8个月随访一次;治疗5年以上有症状时及时复诊,无症状每1-2年随访一次。 随访时,需要检测EB病毒,同时定期影像复查。
鼻咽癌EB病毒不一定是阳性的,有7%左右的是阴性,导致鼻咽癌的因素还有: 1、有鼻咽癌家族史。 2、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3、长期接触有害气体、液体、粉尘(农药、苯煤焦油、机油、棉尘等)。 4、长期吸烟、被动吸烟及酗酒者。 5、居住环境空气污染严重的人群。 6、长期吃咸鱼、腌菜、腌肉和熏烤食物者等。
鼻咽癌EB病毒具有传染性。 EB病毒广泛存在,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可进入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引起鼻咽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胃癌等疾病。 由于人们对EB病毒普遍易感,所以患者第一次感染EB病毒,可能是在婴儿时期,病毒来自母亲,或者在托儿所时无意中被感染,又或是在与朋友同喝一瓶饮料时被感染。
化疗后的鼻咽癌患者体内可能还会有EB病毒。 EB病毒是DNA病毒,是寄生性自我复制物,需要利用宿主的细胞系统自我复制,但病毒无法独立生长和复制。 放化疗可以杀死鼻咽癌细胞,清除EB病毒的宿主,所以放化疗后绝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病毒转阴,但是也有一些患者要过一段时间才会转阴。
EB病毒为阴性,也有可能患有鼻咽癌。 EB病毒阴性者大概率不会患鼻咽癌,但是也有7%左右的鼻咽癌患者是EB病毒阴性的,。 因为鼻咽癌的发生还跟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即使没有EB病毒感染,如果家族直系亲属中有鼻咽癌患者,或生活、工作及居住环境有致癌因素存在,也可能会得鼻咽癌。
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鼻咽癌患者中,大多都存在EB病毒感染。EB病毒广泛存在,通过唾液传播,也被称为“接吻病”。 少数EB病毒感染者会发展为鼻咽癌,感染时间越长、病毒负载量越高,概率相对更高。此外,鼻咽癌综合治疗后患者,若EB病毒持续阳性,可能提示肿瘤复发风险,患者要密切随访。
鼻咽癌检测EB病毒的意义主要是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 检测指标至少包括VCA-IgA、EA-IgA、EBNA及EB-DNA检测。 在广东等地区,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已经纳入健康体检的范畴,这也体现了大家对它的重视,体现了癌症治疗的三早原则,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EB病毒感染有可能会导致鼻咽癌。 有研究表明,鼻咽癌患者的临床分期与EB病毒抗体滴度及DNA拷贝数相关。同时,鼻咽癌放疗后,2-6年无复发者体内EB病毒抗体滴度很低。若放疗后5-6年内,EB病毒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提示复发风险高。 但也有5-7%的鼻咽癌患者EB病毒阴性。
鼓膜穿孔的症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耳部感染造成的鼓膜穿孔,会缓解耳部感染的疼痛。 2、压力变化或者有东西戳进耳朵里面导致鼓膜穿孔,会有剧烈的突然的疼痛,有时候会有少量的流血。在鼓膜穿孔后,可以没有任何的并发症或者症状,但是有些人会有听力的损失,耳内的噪音,眩晕耳鸣。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方法如下: 1、避免接触过敏原。 2、药物治疗:主要有鼻用激素、抗组胺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抗胆碱药物、减充血剂,鼻塞严重的时候可以鼻内滴减充血剂。 3、当药物无法控制和缓解症状时,可以尝试免疫治疗,包括皮下免疫治疗、鼻内免疫治疗、舌下含服免疫治疗。
过敏性鼻炎总体治疗效果很好。如果能避免接触过敏原,过敏性鼻炎甚至不需要治疗。 目前有多种药物可以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比如鼻用激素、抗组胺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抗胆碱药物、减充血剂等。 当药物无法控制和缓解症状时,可以尝试皮下免疫治疗、鼻内免疫治疗或舌下含服免疫治疗。
中耳炎引起的鼓膜穿孔的部位,因为中耳炎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一般位于鼓膜的紧张部,因为脓液给紧张部压力最大。 2、中耳胆脂瘤:一般位于鼓膜的松弛部,因为主要是松弛部内陷,导致胆脂瘤形成及鼓膜穿孔。 鼓膜穿孔的位置,在临床上也就有指导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
新生儿耳廓异常表现如下: 1、耳廓形态畸形:外耳结构发育尚不完整或者形态异常,多数会出现垂耳、圆耳或者环状耳,没有明显的缺少。 2、耳廓结构畸形:指耳廓的部分皮肤或者软骨发育中造成了缺失,比较明显。比如小耳畸形。 各种耳廓畸形都有明确的定义,家长需要去医院做一定的咨询。
儿童过敏性鼻炎无法治愈,但可以控制临床症状。 对于过敏症状轻者,可以选择高渗盐水洗鼻、鼻用激素,日常注意室内通风、勤换被褥、适当运动、早起早睡等;对于过敏症状比较重的、鼻用激素控制不佳的,可以加用口服药物以及鼻腔减充血剂等;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可以考虑免疫治疗。
感冒与过敏性鼻炎的区别如下: 感冒是病毒引起的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表现为鼻塞、喷嚏、流涕、发热、咳嗽、头痛等,多呈自限性,冬、春季节以及季节交替时多发。 过敏性鼻炎是由过敏原引发的非感染性炎症,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清鼻涕、鼻子痒等,有的时候会伴有结膜充血和眼睛痒。
创伤性鼓膜穿孔恢复的概率很大。 外伤性鼓膜穿孔基本上在4-8周左右会愈合。所以出现鼓膜穿孔可先去医院检查,如果不严重,可以根据医生的指示,保持耳内清洁,适当的口服几天抗生素预防感染。 同时4-8周后再去医院检查一下,看看鼓膜的愈合情况,如果没有愈合,可以进行手术修复。
新生儿耳廓异常的原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1、耳廓形态畸形:如妊娠前期胚胎发育不良、胎儿后期耳廓软骨发育出现异常、产前子宫内外压力及生产时产道阻力等。 2、耳廓结构畸形:大多由先天原因引起,如遗传,母亲怀孕期间受到梅毒、病毒感染,孕妇服用某些药物或患有内分泌疾病,或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及放射线等。
预防中耳炎导致鼓膜穿孔的方法如下: 1、避免得中耳炎:防止不恰当的擤鼻;慎防感冒;积极治疗鼻-鼻咽疾病。 2、急性中耳炎如果发现耳痛、听力下降,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3、注意锻炼身体、作息规律、均衡饮食与生活习惯。戒烟、酒,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最重要的一点是,耳朵有不舒服及时就诊。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症状有:鼻痒,有时还有软腭、眼和咽部发痒;阵发性喷嚏:每天有多长发作、每次3-5个,也可多达10余个;水样鼻涕;鼻塞;嗅觉减退;有的还会有过敏性结膜炎、咽喉痒、胸闷、咳嗽、哮喘等不适。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症状常持续数周,季节一过则症状缓解、不治而愈,于次年花粉季再次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