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晚期可以手术治疗。但往往还需要结合化疗、放疗等进行综合治疗。 1、直肠癌病情到了晚期,往往会有复发或转移的情况,表明预后不佳,预期生存期时间短,病人需要根据自身的病情积极的进行治疗。 2、治疗期间要避免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否则很容易危害到正常的生活质量,缩短生存时间。
右半结肠癌的典型症状有以下几种: 1、肠道刺激症状和排便习惯改变:表现为便秘、腹泻、腹部隐痛等。 2、便血:由于肿瘤破溃、出血导致,一般间歇性出现,出血量不多。 3、肠梗阻:肠梗阻是肠癌晚期的表现之一。 4、腹部肿块:尤其是在右半结肠癌最为多见。 5、全身中毒性症状:包括贫血、消瘦、发热等等。
直肠癌腹膜转移的组织器官分布主要是肝脏、肺和腹膜,其中腹膜转移约占27%,在晚期直肠癌临床诊疗中常见。 2018年的NCCN指南对把结直肠癌腹膜转移定为M1c期,在TNM分期中认定为IVc期,这在指导结直肠癌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腹膜转移患者预后较差,手术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对腹膜转移效果都不理想。
直肠癌化疗药物比较多,目前最常用的化疗药物是XELOX方案,也就是要口服卡培他滨,同时需要静脉使用奥沙利铂。 也有患者直肠癌采用二线方案,比如紫杉醇、伊立替康、替吉奥,甚至雷替曲塞等。 但主流的化疗还是CAPEOX方案也就是CELOX方案,因为这个治疗方案的疗程整体来说对于患者的副作用相对较小。
结肠占位性病变有可能是良性肿物,也有可能是恶性肿物。 结肠占位是代表结肠局部有肿物,但肿物的性质并没有明确。当病理明确为恶性肿瘤时,就可以称之为结肠癌,结肠癌属于结肠占位里的一种类型。 发现结肠有占位应该行结肠镜的检查,在肿块上取病理活检。如病理结果是恶性肿瘤,需开腹或在腹腔镜下行根治性手术。
直肠癌和结肠癌的区别是二者发病部位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1、结肠癌:包括升结肠癌、横结肠癌等,它很少引起肛门刺激的症状。 2、直肠癌:指距离肛门15cm之内的这段肠管发生的癌症。右半结肠癌距离肛门比较远,症状表现为全身症状、中毒症状,比如贫血等。低位直肠癌,有一些肛门刺激症状,表现为大便习惯的改变。
直肠癌造瘘后定时排便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进食定时定量,以帮助控制肠道的活动规律。 2、在规律生活前提下,对结肠造口的人,可早上起床或晚上喝一杯淡温盐水、蜂蜜水或白开水,配合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使排便基本集中在早上或者晚上。 患者如不能定时的进行排便,可以选择使用造口袋。
结肠癌腹部B超不能完全看出来。 当肠管内有内容物、食物残渣的时候,如用腹部B超来检查,这时B超的显影就会受到严重的干扰。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发现消化道肿瘤。 为能够早期检查出结肠癌,建议选择结肠镜检查或是腹部CT、核磁共振检查。 总体来说,腹部B超不建议用于检查直肠癌,最好的办法还是纤维镜检查。
直肠癌的手术方式主要有: 1、极早期的直肠癌,通过纤维结肠镜或经肛进行局部的切除。 2、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指保留肛门手术和不保留肛门手术,不保留肛门就是改道手术即Miles手术。 3、直肠癌姑息性手术方式:如Hartmann术。 4、其它的手术方式:Parks手术、Bacon手术、Noses手术等。
直肠癌距肛门10cm,如果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保肛。 直肠癌一般从解剖上分为上段、中段、下段。高位直肠癌一般指上段,即距离肛缘10-15厘米部分。 低位直肠癌指距离肛缘5厘米以下部分,以往低位直肠癌保肛的可能性比较小,超低位的更加困难,但是我们引入腹腔镜技术,低位和超低位的也能保留肛门。
结肠癌T4不伴淋巴结或其他脏器转移转移,属于二期,是中期偏早的状态。 结肠癌T4是肿瘤侵犯肠壁的全层,甚至是侵犯到邻近的器官,没有出现淋巴结转移,没有出现远端转移的一种状态。 患者选择开腹手术或腹腔镜微创手术,术后结合化疗,对病人的生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直肠癌转移肺能否治愈,要根据具体的治疗方案来决定。 1、若转移到肺部是单发癌性结节,通过做肺叶的切除达到根治性的治疗,术后再结合病理类型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2、直肠癌肺转移时,只能采取放疗和化疗的方式,必要时也可以根据病理类型采取靶向治疗的方案,提升治愈率和生存时间。
结肠癌的治愈率与分期密切相关。Ⅰ期5年生存率可达90%-95%,Ⅱ期大概是70%-83%,Ⅲ期大概是50%-70%,Ⅳ期肠癌可能为20%-30%。 分期越早代表治愈率越高,如果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期的大部分病人经过根治性的手术切除,都可彻底治愈。
结肠癌术后是否需要化疗主要取决于肿瘤分期、结合患者的恢复情况: 1、Ⅰ期:不需要化疗。 2、Ⅱ期:一般癌细胞浸润较深,甚至侵犯到肠壁全层,但没有淋巴结转移,存在高危因素,需要化疗。 3、Ⅲ期:建议术后要进行六个月左右的辅助放疗、化疗。 4、Ⅳ期:术后应尽早给予化疗,以控制肿瘤的生长。
直肠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有: 1、种植转移:直肠癌的癌细胞浸透直肠壁的浆膜层,癌细胞脱落于腹膜腔而发生。 2、淋巴道转移:当癌细胞陷于黏膜层时,由于黏膜中没有淋巴管的存在,若肿瘤已经突破黏膜的基层到达黏膜下层时有可能发生。 3、直肠癌的血性转移:直肠癌在受侵的情况下直肠癌的血管受侵大于其他大肠癌。
直肠癌微创术后多久可出院,要根据患者本身体质条件、术中情况及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综合分析。 一般手术顺利、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的患者,大约术后10天左右即可出院。若患者进行了预防性造瘘,也可在一周左右出院,总之要保证患者术后无并发症,身体条件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出院。
直肠癌早期可能症状不典型,也可能没有症状。 1、早期患者可以出现肛门坠胀、大便带血、黏液脓血便。 2、出现大便习惯或大便性质的改变,如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变细、伴有里急后重感。极少数患者会出现便秘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如果想进一步的诊断及治疗,最好先做纤维结肠镜的检查可以进一步确诊。
结肠癌并不一定非要做造瘘手术。 1、结肠癌伴有梗阻、肠道扩张严重、肠道大便堆积较多,该类病人不适合吻合。 2、如果术前条件比较好、肠道准备不错,没有必要做结肠造口。根据不同的肿瘤位置、大小,手术情况因人而异。 3、如果有晚期肿瘤患者肿瘤无法切除,腹腔转移灶比较多,该类病人必须要做造口手术。
预防结肠癌的发生有: 1、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多吃纤维素高的食物,特别是蔬菜、水果。 2、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 3、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加班。 4、有家族史的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 5、警惕早期大肠癌的信号,如便血、大便性状改变、贫血、消瘦等。
结肠癌引起的原因有: 1、饮食习惯:经常食用油炸、腌制、烧烤及酒精类食物。 2、遗传因素:有结肠癌家族史的患者患此病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8倍。 3、结肠疾病史:如患有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此类人群患结肠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30倍左右。 4、缺乏运动:长期处在抑郁、压力大的环境中,患此病的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