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乳腺、甲状腺疾病的外科及综合诊治以及相关恶性肿瘤的全程规范化治疗。
甲状腺结节需要再次穿刺的情况有: 1、取材不满意或不能诊断。是最常见的原因。 2、结节不断长大。应用甲状腺素治疗随访期间发现。 3、随访诊断为不确定的结节。 7、出现未发现的新结节。 5、颈部淋巴结可疑肿大。 6、良性结节的年度随诊中出现变化。 7、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
细针穿刺不会导致甲状腺癌细胞扩散,目前没有此类病例报告。甲状腺癌多数恶性程度较低,生物学行为呈惰性,病情发展缓慢,即使穿刺活检有刺激,也不会使癌细胞变得明显活跃。 穿刺的过程中,需要彩超引导,精准定位,操作比较局限,不会对周围组织造成较大损伤,使用的细针刺激小,导致癌细胞脱落、种植的几率非常小。
不是所有妊娠期间发现甲状腺癌手术都能推迟到分娩后。大多数甲状腺乳头状癌,短期内不会明显变化。但要根据穿刺确定甲状腺癌种类,再决定是否手术: 1、妊娠早期即发现甲状腺乳头状癌,可以密切随诊。一旦出现结节异常,可能需要在妊娠中期手术。 2、随诊期间结节稳定,可分娩后手术。 3、妊娠晚期可到分娩后手术。
甲状腺的开放手术在颈部会留下6cm左右的疤痕,但目前采用经腋窝、胸乳、口腔入路的腔镜手术,该手术疤痕会在隐蔽的位置。并且术后疤痕是否明显与个人体质也有关系。 甲状腺开放手术后一定要注意避免伤口感染,导致愈合时间延长,加重瘢痕增生。另外,避免激烈运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高蛋白食物,促进伤口愈合。
由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突变引起的甲状腺结节会遗传,有良性结节或甲状腺肿家族史的患者,其结节一般也是良性的。 若患者家族中有人患过甲状腺乳头状癌,应该每年定期体检,尤其是甲状腺结节的检查,做到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 另外,常发生在家族成员中的还有甲状腺髓样癌、肾上腺肿物,即嗜铬细胞瘤。
甲状腺手术后是否服用药物,是由手术切除甲状腺范围、剩余甲状腺体积、恢复情况、病理性质等综合决定的。 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补充甲状腺激素的原因: 1、维持正常代谢。手术后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需要通过口服甲状腺素维持治疗,否则可能出现甲减症状。 2、防止甲状腺癌复发。定期验血,确保用药量正确,维持TSH。
妊娠期间发现可疑的甲状腺结节,若穿刺结果证实良性,甲状腺功能正常,对胎儿没有太大的影响,则不需要任何的治疗。但需要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若甲状腺结节伴甲亢或甲减,胎儿的正常发育会受到影响,需要相应的治疗。妊娠期发现的甲状腺结节,恶性的比例可能比同龄非妊娠期妇女更高。
人体的甲状腺功能正常范围内,口服甲状腺素不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甲状腺功能过低,不利于宝宝甲状腺发育,因为在怀孕后第4-6周,宝宝的甲状腺才会具备功能。 若准妈妈孕期发现甲亢,也需服用抗甲状腺的药物,否则会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以及心脏系统的发育,甚至导致流产或者不良妊娠的发生。
甲状腺良性结节是否手术,需要根据结节的大小决定: 1、小结节,定期随访观察即可。 2、大结节,可以选择射频消融治疗。若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则需要手术。 手术切除良性结节时,只要尽可能保留更多正常甲状腺组织,一般也不会出现终身甲减,但仍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素是外源性补充激素,而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 当机体出现甲亢时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浓度增高,甲减时则相反,两者都会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 甲状腺分泌的激素主要是T4即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少部分T3即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两者都可用于治疗甲减和甲状腺癌。
并不是所有的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都好。大多数是分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较好的主要有: 1、早期发现肿瘤特征的低风险癌。 2、癌变组织局限在甲状腺腺叶内,没有大血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 乳头状癌中有些较强侵袭性,预后较差。 但若有甲状腺外侵犯、年龄>45岁、手术前肿瘤直径较大、有远处器官转移则预后不良。
甲亢患者能做手术。但要看引起甲亢的原因,一般不建议手术,除非迫不得已。 一般情况下,甲亢手术只适用于口服药物无效,或不能使用口服药物的情况。 甲亢手术治疗后,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甲亢危象是最危险的,甲状腺激素大量进入循环,导致甲状腺毒症急性加重,表现为严重高代谢状态,若抢救不及时,死亡率较高。
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甲状腺将血液中的碘摄入,合成两种甲状腺激素。 人体内的碘主要来源于食物、水、空气,食物是碘的最主要来源。若摄入过少,可能导致甲状腺肿;若摄入过多,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结节等。 碘缺乏或碘摄入不足,会导致大脖子病即地方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1、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耗氧量及产热。 2、促进生长发育,缺乏可能会患呆小症。 3、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 4、加强和调控其它激素。 总体讲,甲亢就是上述功能更加亢进,生命以超负荷的方式运转,缩短人体使用年限;甲减就是上述功能均处于滞后状态,整个机体运转会非常迟钝。
甲状腺素多服用是有害的。滥用甲状腺激素会导致的情况有: 1、药源性甲亢,表面上会产生更多能量消耗和体重减轻,但持续过量的应用会导致代谢加快。 2、消耗脂肪和蛋白质,导致肌肉无力等。 3、骨质中钙流失,导致骨质疏松甚至骨折。 4、心律失常、心肌肥大、心力衰竭等。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一般不会癌变。体检发现的甲状腺结节中有10%~15%是恶性的。一般儿童期的结节恶性可能更高,青年男性的单个结节,或结节短期内迅速增大,应怀疑恶性病变。 虽然,从正常的甲状腺细胞,到甲状腺癌细胞的过程非常漫长,但还是需要定期复查,若发现结节有变化,需要立即就诊。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没有症状的。有的甲状腺结节长得比较大,吞咽时结节上下移动被家人发现。其他症状有: 1、结节快速增长:周围疼痛或质地非常硬,咽喉部异物感。 2、压迫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 3、压迫食管:吞咽困难或疼痛。 4、颈部水肿。 5、呼吸困难:甲状腺癌侵犯或压迫气管会出现。 6、甲亢症状。
甲状腺结节检查颈部淋巴结有意义。甲状腺上下左右各面都覆盖着丰富的淋巴结网,引流头和颈部组织、甲状腺自身的淋巴液。早期恶性肿瘤会侵犯淋巴系统,引起肿大,对手术的预判及疾病预后非常重要。 因此,不能排除甲状腺癌的患者,都要进行仔细颈部检查。若发现某个淋巴结肿大,可能要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甲状腺术前需要细针穿刺。患者如有罹患甲状腺癌的高危因素,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彩超。 若发现结节生长迅速、或引起其他并发症,则需要行细针穿刺以明确其病理性质。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的准确率大约为90%。术前明确肿瘤的病理性质,可帮助医生在术前诊断出甲状腺的良恶性,并结合细针穿刺的结果,制定适合的手术方案。
甲状腺癌治疗后能哺乳。甲状腺癌手术目的是清除癌组织和可能已发生转移的颈部淋巴结。甲状腺癌本身及手术治疗都不会影响哺乳。 但是放射性碘扫描和治疗后,不能即刻进行哺乳,因为放射性碘能进入乳汁中。若要母乳喂养,需与医生讨论放射性碘治疗时间、固定哺乳的时间、间隔服用药物2小时以上、关注婴幼儿的甲状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