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神经炎具体的临床特点:前庭神经炎多数有前驱“感染”病史,即在发病之前可能有感冒等情况。 发病时出现持续且严重的眩晕,伴恶心、呕吐及不稳感,站立时易向患侧倾倒,不伴听力下降却可以有耳鸣,头部活动加重眩晕。一般数天或一个月左右逐渐缓解。 鉴别点包括前驱时有感染的病史,且发作时自主神经症状非常典型。
耳石症采用复位是最快捷、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若复位后无效则高度提示诊断可能存在偏差。 耳石症主要是头位相对重力变化引起的短暂眩晕,但却不是唯一病因。当复位治疗无效时需警惕中枢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CPPV病变部位以脑干、小脑为主,出血、梗死、占位性病变、脑积水、退行性病变都可以引起位置性眩晕。
梅尼埃病具体临床特点:主要是由于内耳膜迷路积水导致的反复发作的眩晕。 这种眩晕反反复复发作,且眩晕的持续时间多数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5-12个小时内可以缓解,故梅尼埃病发病有自己特定的持续时间。 除了眩晕以外,还有耳鸣症状,包括耳闷、耳涨感、波动性听力下降,即患者每发作一次,听力就会波动一次。
耳石症复位要根据不同的病变半规管选择不同的复位手法。 1、后半规管耳石症:首选Epley法(成功率约95%),次选Semont法。 2、水平半规管耳石症:Gufoni法、Barbecue 翻滚法(BBQ)/烧烤法。 3、上半规管耳石症:Kim法。
头晕、头昏、眩晕不是一回事,各有自己的特点。 头晕是指头重脚轻感,多数是由前庭系统、视觉或深感觉病变引起。 头昏是指持续的头脑不清醒的一种感觉,多数是全身性疾病或精神心理因素引起。 眩晕是指主观上一种体验,但客观上不存在,患者坚信自身或周围物体按一定方向天旋地转,多数伴随有大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颈动脉斑块需不需要使用阿司匹林,要依据患者情况决定。 颈动脉斑块治疗核心是降血脂、稳定斑块,阿司匹林不是必须的,要结合患者是否有其他的心血管疾病。若有冠心病、中风病史,且颈动脉有斑块,肯定需要阿司匹林。 若患者心血管病风险高危,无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年龄再40-70岁,可考虑使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
眩晕几乎不可能是颈椎病导致。 眩晕由颈椎病导致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颈椎病引起的眩晕,发生的概率小于1%。 当发生眩晕时,第一个诊断就应该排除颈椎病,即医学上认为颈椎病引起的眩晕——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性眩晕。因为颈椎骨增生或突出引起椎动脉压迫的概率是极低的,小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