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被称为万癌之王,主要因为它非常凶险。 一方面,胰腺位置较深,早期无明显症状,等到出现腹痛、黄疸时,往往已到晚期,难以及时发现。 另一方面,胰腺癌恶性程度高,肿瘤生长快,易转移到肝、肺等器官,治疗棘手。胰腺癌对放化疗不敏感,手术切除难度大,许多患者确诊后生存期短。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希望,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能提高总体生存率。
从普外科的角度看,最该注意的健康习惯核心都和消化道腹部健康相关。 首先就是好好吃饭,不要顿顿重油重辣,也不要饥一顿饱一顿,规律的饮食可以减少胆囊结石和胃炎的风险。 其次就是不要久坐,每天动一动促进肠道的蠕动,能够降低便秘和痔疮的麻烦,对预防结直肠问题也有好处。 还有一点很重要,不要忽视身体的信号,比如突然的腹痛、排便带血或者肚子摸到硬块,这些都可能是急症的苗头,不要硬扛,及时来医院检查更稳妥。 另外少吃腌制、熏烤的东西,这些对消化道黏膜刺激大,长期吃没好处。 做好这些就能避开不少普外科的常见问题。
想要肝癌不复发,做好这三点非常重要。 首先,定期复查不能少,肝癌术后的两年内,每三个月就得查一次,包括肝功能、超声这些,早发现苗头,才能更早的处理。 其次,管好我们的嘴,不要喝酒,少吃油腻、霉变的食物,多吃新鲜蔬果或优质蛋白,给肝脏减轻负担。 最后,调整好状态,不要熬夜,少生气,保持规律的作息,适当的活动增强体质,免疫力上去了,才能更好地挡住癌细胞。 这三点环环相扣,坚持做到,才能大大降低复发的风险,让身体更稳当。
现在消化道癌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这和年轻人的生活习惯脱不了关系。 很多人三餐不规律,要么饿到胃痛才吃,要么一顿胡吃海塞,导致胃黏膜反复受刺激,慢慢就容易出问题。 饮食口味太重,如火锅、烧烤、麻辣香锅等,天天换着来,高油高盐还趁热吃,这些都会反复损伤消化道黏膜。加上不少年轻人熬夜成常态,压力大就抽烟喝酒解闷,身体的免疫力下降,癌细胞更容易趁虚而入。 还有些年轻人觉得自己年轻扛得住,小毛病不重视,疼得受不了再去检查,这个时候往往已经晚了。
腹痛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症状,而不少外科疾病都可能是幕后的黑手。 例如,阑尾炎是大家比较熟知的疾病,一开始可能是肚脐周围疼,之后慢慢转移到了右下腹,疼痛还会逐渐加重。 胆囊炎也不容忽视,常常在吃了油腻的食物后发作,右上腹会出现疼痛,有时会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疾病是肠梗阻,肚子会一阵一阵的绞痛,同时还伴有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等表现。 这些外科疾病引发的腹痛可不能小觑,如果出现腹痛长时间不缓解,或者有发热、呕吐等其他症状,那可得赶紧去医院看看。
饭后如果频繁出现一些异常表现,可能是胰腺癌发出的信号,需要我们格外留意。 比如刚吃完饭,就觉得上腹部隐隐作痛,甚至疼到后背,而且这种疼痛在弯腰或者蜷起身子的时候可以稍微缓解,这可能是胰腺出现问题的信号。 还有一些人饭后总觉得肚子胀,吃一点就饱了,哪怕没吃多少也恶心想吐,这也可能和胰腺功能异常有关。 另外,要是饭后频繁拉肚子,大便看起来油腻腻的,冲不干净,也需要提高警惕。 这些表现容易当成普通的胃病,但如果反复出现,尤其是本身有胰腺疾病或家族史的人,不要拖延,及时检查清楚,才能早发现问题早处理。
要说到消化道癌里哪种最严重,其实不能一概而论。 但胰腺癌往往被认为是癌中之王,凶险程度很高。它的早期症状特别隐蔽,很难发现。等出现腹痛、黄疸这些明显症状的时候,大多已经到了晚期,治起来特别棘手,预后也比较差。 不过像肝癌、胆管癌,这些恶性程度也比较高,进展速度也比较快,但对于治疗的反应也比较有限。 胃癌、肠癌,如果发现得很晚的话,出现了转移,同样也会变得很严重。 其实不管哪种消化道癌,早发现早治疗都是关键。
肝胆不好的时候,其实我们的身体会给不少的信号。 比如看脸色,要总是发黄、没有光泽,眼白会带点黄,可能是肝胆代谢出了问题。 再看消化,吃点油腻食物就恶心、腹胀,甚至右上腹隐隐作痛,也得留意一下。 还有就是皮肤莫名发痒,长出一些小红点,或者指甲上有竖纹、容易断,可能都和肝胆有关。 另外,总觉得没有力气、容易累,晚上睡不好,脾气变得暴躁,这些也可能是肝胆功能失调的表现。
大家对于做手术常有一些误会,这个得说清楚。 比如觉得微创手术是绝对安全,其实微创它只是创口比较小,风险和手术难度不一定低,同样可能有一些出血、感染的情况。 还有一些人担心全麻会变笨,这其实是没有依据的,全麻药物代谢比较快,术后短时间的头晕是正常反应,不会影响智力。 另外有人觉得这个手术能一次性解决问题,其实有些病的术后可能复发,需要长期的护理。 也有人怕开刀留疤,就拒绝必要的手术,反而耽误了治疗。 那么了解这些误区,便能理性的看待手术,该做时候不犹豫,也不盲目的恐惧,这对治疗更有帮助。
左侧的肩痛可能和肝癌有关,但这种情况其实很少见。 肝癌引起的肩痛很多时候是因为肿瘤长大了,压迫周围的神经,或者癌细胞转移到肩部,才会出现放射性样的疼痛。这种痛往往还伴有其他症状,比如右上腹隐痛、食欲下降、体重变轻等等。 大多数时候,我们左侧的肩痛更可能是肩周本身的问题,比如肩周炎、肌肉劳损,或者睡眠的姿势不对压着了。所以不要一肩痛,就往肝癌上想,徒增我们的焦虑。 如果肩痛持续不好,或者伴有其他不舒服,我们还是需要及时就医检查,让医生帮您判断。
久坐人群患肠癌的几率确实可能比经常活动的人高一些。 这是因为久坐会让肠道蠕动变得比较慢,粪便在肠道里停留时间比较长,其中有害物质刺激肠黏膜的时间也会增加,长期下来可能就会增加肠道病变的风险。而且久坐的人往往饮食也不太规律,比较爱吃高热量、低纤维食物,这会让肠道的负担更重。 不过也不用太紧张,久坐只是增加风险的一个因素,不是说你久坐一定会得肠癌。平时每隔一段时间起来活动活动,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保持规律的排便,这种风险将会被大大降低。
想知道身体有没有癌,做好针对性的筛查非常关键。 肺癌的筛查常用低剂量的CT,尤其是长期吸烟或者接触粉尘的人,比胸片更能够早地发现问题。 胃癌、肠癌,40岁以上我们建议做胃肠镜,能够直接看到黏膜病变,发现早期的息肉或者癌前病变。 肝癌可以通过肝脏超声加上甲胎蛋白,如果有乙肝、丙肝病史的人,更应该定期的检查。 乳腺癌对于女性来说,钼靶、乳腺超声结合筛查更准确。 宫颈癌则靠HPV加上TCT联合筛查,能够提前发现癌变的风险。 这些筛查不是所有人都一样,要根据年龄、家族史、生活习惯,进行一个个体化的调整。
腹腔内有众多的器官,其中运动度最大的当属小肠。 小肠在腹腔中有着独特的位置和构造,它的长度很长,盘曲在腹腔内部,有着系膜将其固定。不过这些系膜又赋予了它相当大的活动空间,所以它可以自如地蠕动、摆动或者伸缩,来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等重要工作。 在人体进食后,小肠会开始积极地运动,通过不断地蠕动,让食物充分消化,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以便更好地提取其中的营养成分,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支持。而且它的这种运动特性也使得它能够适应腹腔内的各种复杂状况。
肝癌患者的护理做好这几点,就能帮助你稳定病情。 首先,把饮食管起来,以清淡饮食为主,比如像粥、蒸蛋、嫩叶菜,不要吃太油、太硬或者带刺的食物,避免伤了食管。 然后要紧盯着身体的变化,要是突然没有力气、肚子胀、皮肤发黄,得赶紧告诉医生,这可能是病情变化的信号。 接下来就是规律的作息,不要熬夜累着,每天适当的溜达溜达,比如慢走,能够帮助我们恢复体力,但不要过量。 最后要多留意情绪,家人多陪着说说话,自己也不要钻牛角尖,心情顺了,身体恢复也便能更顺利了。
父母有肝癌,儿女得肝癌的概率确实会比普通人高一点,但这个具体的数字没有统一标准。 一般来说,有肝癌家族史的人患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5倍左右,主要和遗传因素有关。比如家族中可能会存在某些基因易感性,让身体对肝癌的抵抗力变弱。 不过要注意的是,肝癌不是直接遗传的疾病,它跟我们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一家人都爱吃霉变的食物,或者长期饮酒等等,这些因素就会叠加风险。 所以有家族史的患者不要过度恐慌,但要做好早期预防,定期查肝功能和肝脏超声,改掉不良习惯,就能够大大降低患病的可能。
不当的减肥确实可能会引起一些外科疾病。 比如很多人靠节食减肥,吃得少又不规律,胆囊收缩会减少,胆汁淤积在里面,时间长了就容易形成结石,诱发胆囊炎,疼起来也直不起腰。 还有些人突然大幅减少主食,肠道蠕动变慢,粪便在阑尾里堵着了,细菌繁殖就可能引发阑尾炎,那种疼也是钻心的。 另外,吃泻药快速减肥的人,肠道功能紊乱,也可能让这些器官出问题。 所以,减肥得循序渐进,不要用极端的方法,不然体重没减下来,反倒惹上一身外科病,太不值了。
习惯不吃早餐,胆囊里的胆汁就容易淤积。那么时间长了,就可能会引发结石或者炎症。 如果想预防,哪怕没有时间吃正经早餐,也要简单的垫点东西,比如喝杯牛奶、吃片面包,让胆囊收缩,把胆汁排出去减少淤积。平时要少吃太油、太甜的食物,这些会让胆汁成分变稠,增加结石的风险。 每天多喝水帮胆汁稀释,也能促进代谢。另外尽量固定吃饭的时间,就算早餐吃得晚,规律进食也比完全不吃的好。 要是经常右上腹的隐痛,不要大意,及时检查,看看胆囊有没有问题更放心。
小孩得消化道癌的情况其实很少见。 消化道癌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中老年,或者与长期不良生活习惯、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而小孩的消化道还处在发育阶段,细胞分裂虽然活跃,但恶性病变的概率很低。 不过,也不能完全掉以轻心,极少数情况下,小孩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类型的消化道肿瘤,如神经母细胞瘤转移到消化道,或某些遗传性疾病相关的肿瘤。但这些情况大多有特殊症状,如长期腹痛、便血、体重骤降等。
给外科术后的病人选补品,关键看术后的阶段和消化能力。 刚做完手术,胃肠功能还没有恢复,不要选太油腻或者难消化的,比如蛋白粉、高脂的营养品,可能会加重胃肠的负担。这个时候可以送一些清淡的,像小米粥、藕粉,好消化而且还能补充能量。 等病人正常吃饭了,再考虑高蛋白、易吸收的,比如说鸡蛋、鱼肉、低脂牛奶,帮助伤口愈合。另外,新鲜水果也不错,像苹果、香蕉,补充维生素还能预防便秘。 记住,别盲目选贵重补品,适合病人消化状态,能够帮助身体慢慢恢复的,才是最实用的。
肝癌术后不能吃肉,这是一个误区。 手术后身体需要恢复,蛋白质是修复组织的关键,而肉是优质蛋白的一个重要来源,比如瘦肉、鱼肉、鸡肉这些。只要处理得当,反而能够帮助我们身体补充营养,促进伤口愈合。 当然,吃肉要讲究方法,要选新鲜的、好消化的部位,做法以清蒸、水煮为主,避免油炸、红烧。 当然,也别一次吃太多,否则肠胃的负担太大。总之,肝癌术后不是不能吃肉,而是要选对肉、吃对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