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夏成雨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

擅长: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胆脂瘤(表皮样囊肿)、三叉神经鞘瘤等各种颅脑及椎管肿瘤...

概述 出诊时间 联系方式 口碑评价
视频
胶质瘤怎么分级
胶质瘤怎么分级

世界卫生组织分级系统将胶质瘤分为1级、2级、3级和4级。 实际上,神经外科医生在手术前,根据影像学检查,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判断出胶质瘤的性质。在磁共振成像中,3级和4级的胶质瘤在增强扫描上会显示出强化。特别是4级胶质瘤,其强化是不均匀的,强化非常明显,既有强化区域也有坏死区域。相比之下,3级胶质瘤的强化通常不是很明显。 1级胶质瘤通常是特殊类型的,例如毛细胞型胶质瘤,这类胶质瘤更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好发于小脑和鞍区。2级胶质瘤则较为常见,多见于中青年人。在磁共振成像中,2级胶质瘤的特点是T1加权成像上呈现低信号,在T2加权成像上呈现高信号,且在增强扫描中没有强化表现。

如何预防脑膜瘤
如何预防脑膜瘤

脑膜瘤没有明确的病因,因此缺乏明确的预防手段。 人们常说的“发物”不能吃的说法并不适用于脑膜瘤。然而,从健康生活和饮食的角度来看,应该戒烟戒酒,少吃油腻食物,并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

听神经瘤可以治愈吗
听神经瘤可以治愈吗

听神经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完全可以治愈。 即使肿瘤很大,达到3-4cm,为了保留面神经功能,可能会残留一小部分。由于血供中断,长期随访显示,残留的肿瘤几十年几乎不变,变化不大。因此,全切后肯定可以治愈。

什么是脑膜瘤
什么是脑膜瘤

脑膜瘤是指生长在脑膜上的肿瘤。 大脑表面就像人穿衣服一样,有硬脑膜、软脑膜和蛛网膜这三层膜。绝大多数脑膜瘤与最外层的硬脑膜关系密切,从硬脑膜上生长出来的肿瘤被称为脑膜瘤。脑膜瘤是一种良性肿瘤,较为常见,多发于中老年人。

胶质瘤怎么形成的
胶质瘤怎么形成的

胶质瘤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 实际上,它的本质是胶质细胞内的一种基因突变,导致异常增殖。尽管可能与外伤、辐射和化学刺激等因素有关,但目前缺乏确切证据。总之,胶质瘤的病因目前并不是非常清楚。

如何预防听神经瘤的发生
如何预防听神经瘤的发生

听神经瘤的预防目前无法实现,因为其病因尚不清楚。然而,有一种疾病是可以预防的,那就是神经纤维瘤病,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如果夫妻双方都患有神经纤维瘤病,他们的孩子有很高的概率会遗传此病,并可能出现听神经瘤。对于其他正常人群来说,目前没有预防听神经瘤的手段。最关键的是要知道听神经瘤的症状,比如早期的耳鸣和听力减退。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应及时进行磁共振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如何治疗
听神经瘤如何治疗

听神经瘤的治疗需要根据肿瘤的大小、病人的年龄和职业等综合因素来判断。 对于很小的听神经瘤,如果病人已经70多岁,并且发现的是1cm以下的肿瘤,由于其生长速度通常较慢,可以选择观察。如果病人是教师或音乐家,对于很小的听神经瘤也可以暂时观察。在观察过程中,如果发现肿瘤有增长的趋势,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或伽马刀治疗。 目前,听神经瘤的伽马刀治疗效果控制得相当好,尤其是对于2cm以下的小肿瘤。然而,对于巨大的听神经瘤,如3-4cm的肿瘤,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

脑膜瘤的症状有哪些
脑膜瘤的症状有哪些

脑膜瘤的症状较为复杂,因为它们生长缓慢,最常见的症状包括慢性头痛和头晕。 肿瘤的位置不同,引起的症状也不同。如果肿瘤影响视神经,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如果肿瘤位于三叉神经区域,可能会引起三叉神经痛。如果肿瘤影响听觉区域,可能会引起耳鸣和听力下降。如果肿瘤压迫控制手脚活动的部位,可能会出现肢体乏力和麻木。此外,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癫痫发作和肢体不自主抽动。

听神经瘤可以用伽玛刀治疗吗
听神经瘤可以用伽玛刀治疗吗

听神经瘤可以通过伽马刀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式特别适合2cm以下的肿瘤,尤其是1cm以下的肿瘤效果更佳。 伽马刀是将伽马射线聚焦到肿瘤上,使肿瘤变性坏死并逐渐萎缩。目前,对于2cm以下的肿瘤,控制效果非常好,通常不会产生明显的后遗症。与手术相比,伽马刀治疗发生面瘫的概率非常低。因此,主要针对2cm以下的肿瘤。对于超过3-4cm的肿瘤,由于无法聚焦到这么大的范围,效果不佳。

哪些人更容易患听神经瘤
哪些人更容易患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没有特定的患病人群,与工种无关,也没有特定原因,多数病人年龄在30岁以上。 有一些年纪较小的患者,可能会患神经纤维瘤病,双侧听神经都可能长肿瘤的疾病,这种疾病的患者身上可能伴有包块,还可能有牛奶咖啡斑和许多结节。

听神经瘤一定要手术吗
听神经瘤一定要手术吗

听神经瘤不一定需要手术。 如果肿瘤较小,比如1cm以下,或者患者年龄较大,可以选择观察或者使用伽马刀来控制肿瘤的生长。只有当肿瘤大于3cm时,才首选手术治疗。

脑膜瘤手术后容易复发吗
脑膜瘤手术后容易复发吗

脑膜瘤术后是否复发,主要取决于瘤子的性质和手术能否全切。 如果在大脑凸面的脑膜瘤,一般比较容易全切,所以不大容易复发。而在颅底部位的脑膜瘤,由于肿瘤周围全是密集的重要神经和血管,它本身就不容易全切,切除的彻底性比较差,因此颅底的脑膜瘤更容易复发。

如何降低垂体瘤复发率
如何降低垂体瘤复发率

降低垂体瘤复发率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肿瘤、选择正确的医生进行手术。手术切除得越彻底,复发的可能性就越低。对于部分无需手术的肿瘤,规律服药是关键,同时必须定期随访。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导服用药物,并调整药物及进行随访复查。 有些病人在切除肿瘤后的前几年可能还会定期检查,但后来就不再来了。等到肿瘤复发且长得很大时,处理起来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即使术后一两年的复查结果都很好,患者也必须坚持定期复查。

什么是胶质瘤
什么是胶质瘤

胶质瘤是大脑内胶质细胞异常增殖所形成的一类肿瘤,可分为1-4级。其中,1级和2级属于低度恶性,被称为低级别胶质瘤,而3级和4级则是高级别胶质瘤。 对于1级和2级的胶质瘤,如果能够完全切除,复发的概率相对较低。然而,3级和4级的胶质瘤复发是不可避免的。1级胶质瘤中,很多是特殊类型的,例如毛细胞型胶质瘤,有的瘤子甚至可以自发性缩小。对于这种肿瘤,如果能够完全切除,患者可能实现终身治愈。2级胶质瘤中最常见的是星形细胞瘤,全切后,平均复发时间大约为5年。3级胶质瘤被称为间变型星形细胞瘤或间变少突,全切后,平均复发时间约为3年。至于4级胶质瘤,即使经过手术和放化疗,患者平均生存期仅为12-14个月。

听神经瘤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听神经瘤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听神经瘤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听力丧失、面瘫、小脑受损和三叉神经受影响。 对于大型听神经瘤,几乎没有一个病人的听力能被保存,受影响的那一侧听力丧失,而另一侧则是正常的。面瘫也是一个重要的并发症。此外,小脑受损可能导致行走不稳,三叉神经受影响则可能导致面部感觉麻木。这些是听神经瘤手术后主要的几个并发症。

垂体瘤是什么
垂体瘤是什么

垂体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它生长在垂体上。根据肿瘤的大小,可以将其分为微腺瘤、大腺瘤、巨大腺瘤。直径1cm以下的称为微腺瘤,1-3cm之间的称为大腺瘤,而超过3cm的则被称为巨大腺瘤。 垂体瘤主要引起两种症状:一是随着瘤体的增大,它可能压迫周围的组织,导致视力下降;二是肿瘤可能分泌过多的激素,从而引起内分泌的改变。最常见的两种激素分泌异常是泌乳素过多,这可能导致停经和泌乳,以及生长激素过多,这可能引起肢端肥大症。此外,还有少数垂体瘤是ACTH型的,这种类型的肿瘤被称为库欣氏病,它可能导致满月脸和水牛背等表现。

脑胶质瘤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脑胶质瘤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胶质瘤的高发人群主要是中青年,但实际上全年龄段都可能发生。 由于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要想早期发现胶质瘤,首选的方法是进行头颅磁共振平扫。如果平扫发现异常,可以进一步做增强磁共振和磁共振波谱,以鉴别诊断胶质瘤的具体级别。

垂体瘤如何进行分类
垂体瘤如何进行分类

垂体瘤的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首先,根据肿瘤的大小,垂体瘤可以分为微腺瘤、大腺瘤和巨大垂体腺瘤。微腺瘤是指直径在1cm以下的肿瘤,而大腺瘤的直径则在1-3cm之间,有的观点认为大腺瘤的直径范围可以扩展到1-4cm。超过3cm或4cm的肿瘤,则被称为巨大垂体腺瘤。 其次,垂体瘤还可以根据分泌的激素进行分类。例如,有泌乳素垂体瘤、生长激素垂体瘤,以及库欣氏病相关的ACTH腺瘤。此外,还有不分泌明显激素症状的无功能腺瘤,以及同时分泌泌乳素和生长激素的混合型腺瘤。 最后,根据肿瘤是否包绕血管和神经,特别是颈内动脉,垂体瘤还可以被分为非侵袭性垂体瘤和侵袭性垂体瘤。不包绕颈内动脉的垂体瘤称为非侵袭性垂体瘤,而包绕颈内动脉的则称为侵袭性垂体瘤。后者的手术风险相对较高。

脑膜瘤怎么治疗
脑膜瘤怎么治疗

脑膜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的位置、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等因素。 如果患者发现的瘤子不大且没有明显症状,尤其是当患者已经七八十岁,预期寿命不超过5年,或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身体状况较差时,可以选择观察脑膜瘤的发展。 然而,如果肿瘤已经很大并引起明显症状,特别是当患者年龄较轻,预期寿命超过5年时,通常会建议积极进行手术治疗,早期干预。

垂体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垂体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垂体瘤至今没有明确的病因,因此病因不清楚。 由于缺乏明确的病因,也就没有特殊的预防手段。最关键的是早期识别和发现垂体瘤的主要表现。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