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李庞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心胸血管外科

擅长:中心静脉疾病、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手术、血液透析通路构建维护、外周动静脉血栓性疾病。

概述 出诊时间 联系方式 口碑评价
视频
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有什么优势
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有什么优势

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具有多个优势。首先,微创治疗创伤小,可以实现小切口或无切口,与传统手术相比,术后留下的疤痕小,对腿部外观影响小,这对注重腿部美观的患者是一个重要优势。其次,微创治疗组织损伤小,传统手术剥脱静脉时可能损伤周围神经、淋巴或肌肉组织,而微创治疗在血管腔内操作,精准作用于病变静脉,有效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第三,微创治疗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多数患者术后当天或短期内就能下地行走,而传统手术患者可能需要卧床数天,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此外,微创手术住院时间短,许多患者可在门诊完成手术,无需住院或只需短暂住院观察。最后,微创治疗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相对于传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且耐受性好,特别适合身体状况差、不能耐受传统手术的患者,如老年患者和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的患者,微创治疗的小创伤和低风险特点使其能够更好地接受治疗,降低手术风险和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下肢静脉曲张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下肢静脉曲张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下肢静脉曲张的形成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静脉壁薄弱、瓣膜功能不全和静脉压力升高是主要原因。先天性因素包括静脉壁弹力纤维少,容易扩张,以及静脉或瓣膜先天发育不良,无法有效阻止血液反流,导致静脉内压力逐渐增加,进而引发静脉扩张和迂曲,最终形成静脉曲张。后天因素则涉及随着年龄增长,静脉壁和瓣膜逐渐退化,以及炎症性疾病可能累及静脉,造成静脉壁和静脉瓣膜损伤,最终导致静脉曲张。静脉压力增高主要是由于长时间站立、久坐、重体力劳动、高体重肥胖、吸烟和妊娠等因素。特别是女性在怀孕期间,子宫体积增大压迫下腔静脉和髂静脉,阻碍下肢静脉正常回流,使下肢静脉压力升高。孕期激素水平变化也可能导致静脉壁松弛,增加静脉曲张的发病风险。通常在怀孕中后期,孕妇可能会出现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

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发人群
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发人群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好发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首先是老年人,其次是长期卧床者,这包括瘫痪在床和久病虚弱、不能起身活动的人群。这部分人因为下肢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还有手术后的患者,由于手术创伤会导致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术后活动受限,也会增加发病风险。孕产妇也是高发人群,因为孕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产后活动减少。肥胖人群由于体重过大,也会影响下肢血液循环,提高发生血栓的机率。最后,乘坐长途交通工具的人群,因为长时间坐着不动,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容易诱发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会导致肺栓塞吗
下肢深静脉血栓会导致肺栓塞吗

下肢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临床统计中,大约80%的肺栓塞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而70%的肺栓塞患者合并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在人体活动、肌肉收缩以及血流冲击等情况下,血栓有可能从静脉壁脱落,并随着血流进入肺动脉。小的栓塞可能只引起轻微的呼吸困难症状,但较大的血栓如果堵塞肺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肺循环障碍,使得血液无法在肺部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胸痛、呼吸困难、咯血、晕厥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猝死,危及生命。

腿疼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前兆吗
腿疼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前兆吗

腿疼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能会出现的症状之一,但它本身并不能作为判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前兆的依据。虽然腿疼是一个常见的症状,但仅凭腿疼并不能确定就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前兆。如果腿疼是不明原因的、持续不缓解的,或者伴有下肢肿胀、持续性加重、皮肤温度升高等异常表现,这时就应该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以及辅助超声等相关检查来明确病因。

下肢深静脉血栓手术方法有哪些
下肢深静脉血栓手术方法有哪些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手术方法主要分为两类:开放手术和介入手术。介入手术包括导管接触性溶栓术、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导管接触性溶栓术通过静脉插入溶栓导管,将溶栓药物如尿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直接输送到血栓部位,提高局部药物浓度,更有效地溶解血栓。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利用物理方法,如高速水流或旋转刀片,将血栓切除并吸出体外,减少溶栓药物的使用量,降低出血风险。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则是将类似筛子的滤器放置在上腔静脉内,拦截从下肢深静脉脱落的血栓,防止大块血栓进入肺动脉,避免严重的肺栓塞。而开放手术,即传统的静脉切开取栓术,通过直接切开静脉取出血栓,快速恢复静脉通畅,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并存在较大的出血和感染风险。

下肢静脉曲张有哪些危害
下肢静脉曲张有哪些危害

下肢静脉曲张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观和生活质量方面:下肢静脉曲张会影响腿部的外观,特别是在小腿段和大腿段,可以看到明显的扩张静脉团,影响美观。此外,患者可能会感到下肢沉重、乏力、酸胀等不适症状,这些症状甚至可能影响到出行和运动。 2.皮肤营养障碍:在足踝区,即踝关节附近的皮肤,可能出现色素沉着、干燥、脱屑、变薄,甚至破裂。还可能出现湿疹样改变,并伴有瘙痒。部分人群可能因为瘙痒引起的破溃和感染,最终导致皮肤溃疡的形成。一旦皮肤溃疡形成,可能难以愈合,容易反复感染,并且可能会逐渐扩大和加深。溃疡周围的皮肤可能会长期处于炎症状态,进一步恶化,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因此需要反复就医。 3.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曲张还可能导致静脉血栓的形成,即血栓性浅静脉炎。

什么人容易患下肢静脉曲张
什么人容易患下肢静脉曲张

容易患下肢静脉曲张的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第一类是与职业相关的人群,例如教师、售货员和交警等职业,由于工作性质需要长时间站立,导致静脉压持续升高,使得静脉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第二类是久坐的人群,包括白领和重体力劳动者。除此之外,还包括孕妇、老年人、高体重者、肥胖者,以及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

下肢静脉曲张如何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如何治疗

限制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也就是保守治疗,包括压力治疗和药物治疗。压力治疗中最常用的手段是医用弹力袜。药物治疗则包括静脉活性药物,这类药物可以增加静脉张力、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和炎症。常见的药物有黄酮类药物,如地奥司明,以及七叶皂苷类药物,如迈之灵。手术治疗包括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传统手术主要是进行大隐静脉的高位结扎和剥脱。微创手术则包括硬化剂治疗、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和射频消融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如何分型
下肢深静脉血栓如何分型

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根据发病时间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是指发病14天以内的情况,亚急性期是指15至30天之间,而慢性期则是发病30天以后。此外,根据血栓发生的部位,下肢深静脉血栓还可以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和混合型。中央型指的是血栓位于髂静脉和股静脉,周围型指的是血栓位于腘静脉以下的小腿段,而混合型,也称为全肢型,指的是血栓累及整个下肢。

介入手术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的优势有哪些
介入手术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的优势有哪些

介入手术治疗深静脉血栓具有多项优势。首先,介入手术能够通过导管直接将药物输送到血栓内部,实现精准给药,这比传统的全身静脉给药溶栓方法更有效,同时出血风险更小。其次,机械性血栓清除可以直接作用于血栓,将血栓分解后取出体外,这一过程快速且高效。介入手术的另一个优势是创伤小,通常通过经皮穿刺进入血管内操作,创口仅有几毫米,与传统的静脉切开手术相比,术后疼痛轻,大多数患者能够较快恢复正常活动。此外,在介入手术过程中,通过血管造影可以清晰观察到静脉血管的形态、血栓的大小、位置和范围等信息,这有助于准确判断血栓栓塞的程度,并直接指导后续的治疗操作,实现诊断和治疗的一体化。

下肢静脉曲张一定要手术治疗吗
下肢静脉曲张一定要手术治疗吗

下肢静脉曲张不一定需要手术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如仅有轻度静脉扩张迂曲、偶尔出现下肢沉重酸胀感,且无明显皮肤改变或其他并发症,一般适用于保守治疗。这类患者可以结合压力治疗和药物治疗来改善症状。然而,如果下肢静脉曲张严重,伴随明显的下肢沉重、酸胀、疼痛、静脉跛行,局部皮肤出现色素沉着、湿疹样改变,甚至溃疡,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那么这部分病人建议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如何选择弹力袜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如何选择弹力袜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在选择弹力袜时,合适的选择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选择要点: 1.压力级别:一级压力通常是20~30mmHg,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者,例如长时间站立后仅有轻微腿部酸胀和疲劳感,或用于预防静脉曲张的发生。二级压力是30~40mmHg,适合症状较明显的患者,如有腿部浅静脉扩张、迂曲,中度下肢沉重、酸胀痛等症状。三级压力达到40~50mmHg,适用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如有严重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炎症表现,甚至溃疡。 2.长度选择:膝长型(短筒)弹力袜长度只到膝盖以下,主要作用于小腿部位,适合静脉曲张主要局限在小腿的患者或初次使用弹力袜、觉得长筒袜麻烦的患者。大腿长型(长筒袜)适合静脉曲张累及到大腿部位的患者,包括大隐静脉主干区域,或长时间站立后整个下肢有明显坠胀感的患者。 3.尺寸选择:需要准确测量腿部尺寸,包括脚踝最细处、小腿最粗处和大腿最粗处的周长,以选择合适的弹力袜。 选择合适的弹力袜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至关重要,正确的压力级别、长度和尺寸能够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和舒适度。

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血管疾病。它指的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导致阻塞,从而引起的肢体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这种病症常发生在下肢,下肢的深静脉主要包括盆腔和大腿部的髂骨静脉、膝静脉以及膝关节后方的腘静脉,还有小腿的颈前颈后静脉。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方式有几种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方式有几种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 传统手术是采用开放手术的方式,对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进行高位结扎和剥脱。手术过程中,主要从大小隐静脉主干的起始端进行结扎,以阻止血液从深静脉倒流进浅静脉。随后,通过剥脱术将曲张静脉主干和分支完整地从皮下剥离,彻底去除病变的静脉。这种方法可以根本解决血液回流和血流瘀滞的问题。其优点是治疗相对彻底,对于严重的下肢静脉曲张效果明显。但缺点是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一般需要住院几天,且术后疤痕相对较大。 第二种方式是微创手术,包括硬化剂注射、激光腔内治疗和射频消融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能彻底治愈吗
下肢深静脉血栓能彻底治愈吗

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治愈的。如果在早期及时治疗,特别是在急性期,即发病的1到2周之内,及时发现和治疗,治愈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如果血栓范围较小,仅限于小腿的肌腱静脉,通过规范的抗凝治疗或适当的物理治疗,比如穿弹力袜以促进静脉回流,血栓有可能在数周或数月内完全消失,静脉功能恢复正常。然而,当血栓累积范围较广,如全肢型,整个下肢深静脉系统都被血栓栓塞时,即使经过积极的溶栓、取栓等治疗,也可能留下一些后遗症。因为在大面积血栓形成后,即使血栓被清除,静脉瓣的功能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受损,可能会导致静脉回流不畅、反复的下肢肿胀、色素沉着等血栓后综合症的表现。此外,存在较多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有恶性肿瘤、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等易栓症的特殊人群,血液长期处于高凝状态,血栓容易复发,也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

什么是下肢静脉曲张
什么是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疾病,它指的是下肢浅静脉系统出现伸长、蜿蜒和屈曲的状态。在正常情况下,下肢静脉中存在静脉瓣,这些静脉瓣类似于单向阀门,确保静脉血液从肢体远端向心脏流动。然而,当静脉瓣膜功能受损时,血液会在静脉内发生反流,导致静脉内压力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静脉会因为这种压力而逐渐扭曲和扩张,最终形成静脉曲张。

下肢深静脉血栓怎么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怎么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抗凝治疗:这是血栓治疗的基础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利伐沙班和艾多沙班等,它们主要作用是抑制血栓的继续形成和扩展。 2.溶栓治疗:在发病早期,符合条件的患者可以选用尿激酶等溶栓药物来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但需要注意的是,溶栓治疗相对有一定的出血风险,因此需要在专业医生的监控下进行。 3.手术治疗:手术包括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开放手术是传统的切开静脉取栓,而最新的微创手术是在介入下进行机械性血栓清除。这些手术适用于病情严重,甚至可能出现股青肿的患者。 4.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穿弹力袜或使用间歇性冲压加压装置,这些方法可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轻症状,并辅助康复。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害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害

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果数量较少,可能仅表现为下肢轻度肿胀。然而,当血栓数量增多时,它可能导致严重的下肢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动脉供血,引发股青肿、股白肿等严重情况,甚至可能导致截肢。如果大量的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可能引起肺栓塞。若肺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被血栓堵塞,可能会导致急剧的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和晕厥,甚至危及生命。未经系统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还可能发展为栓塞后综合症,表现为慢性下肢反复肿胀、疼痛、皮肤色素沉着以及下肢溃疡的形成。这些溃疡一旦形成,往往顽固且难以愈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下肢深静脉血栓穿弹力袜有用吗
下肢深静脉血栓穿弹力袜有用吗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穿弹力袜有一定作用。首先,弹力袜可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通过从脚踝到大腿不同的压力梯度设计,弹力袜对下肢施加由下向上递减的压力,在穿着后能够帮助挤压腿部的浅静脉,促使下肢静脉的血流更顺畅地回流至心脏,减轻血液瘀滞的状况。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而言,这有助于缓解血栓导致的静脉回流不畅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腿部肿胀和疼痛的不适症状,尤其适用于病情相对稳定、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其次,在预防血栓后综合症的情况下,穿弹力袜可以持续改善下肢静脉血流的血流动力学情况,降低静脉高压的程度,对预防血栓后综合症的发生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