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擅长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治疗
心脏病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的,急救措施各不相同。如果是怀疑突发心肌梗死,一般急救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让患者休息,减少体位变动。同时,帮助患者使用一些抗心肌缺血以及快速扩张血管的药物,并且及时拨打120求救。 在等待期间,如果患者出现面色苍白,手脚冰凉,心跳加快的情况,表示患者可能发生休克,此时,要让患者平卧下肢部位稍微垫高,去掉枕头,以改善大脑缺血的状况。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心脏停止跳动或者脉搏消失,应该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直到专业医生到来。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英文简称为hfpef,它是指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心脏不能完全满足机体的循环需求时,以增加左心室充盈压为代价来满足这种需求,舒张功能异常。造成左心室舒张末压升高而引起左心房压力升高,进而诱发肺静脉压力升高,导致肺淤血,甚至发生心脏功能衰竭。 根据相关临床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这种类型的心脏功能衰竭,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是最常见的心衰形式,在老年妇女中大于80%的新发心衰均属于这种类型。
在常规心电图上,如果v1导联的p波ptf值增大,提示左心房可能存在增大,这并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而是可能提示左心室的结构存在改变。 通俗的来讲,引起左心房增大的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某些器质性心脏疾病、心力衰竭、肥胖等,都有可能会引起这种心电图改变。如果心电图发现这种改变,最好是进一步进行心脏彩超检查,重点测量左心房内径。
一般如果左心房肥大,在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时,可以表现为特殊的二尖瓣p波。具体是指p波增宽大于0.11秒,并且形态会发生改变,呈现为双峰型,双峰间的间期要≥0.04秒。其中,这种改变以在v1 导联上最为显著。临床上可以见于二尖瓣狭窄,所以,通俗地称之为二尖瓣型p波。p波幅度的改变,在1、2、avl导联上更为明显,发现二尖瓣型p波心电图改变,需要进一步进行心脏彩超检查。
心电图ptfv1称之为p波终末电势,如果该指标振幅,一般在心电图为v1导联中p波的振幅增高,并且呈双向,p波终末部分明显增深,即p波终末电势增加。以v1导联p波正负部分的振幅和时间相乘得到的数值。 其临床意义在于,除了提示左心房肥厚以外,还经常提示左心房压力增高是左心衰竭的早期征象,特别是舒张性心衰的早期表现之一,一般该指标的正常范围意见尚不完全统一,多数以大于等于-0.02毫米每秒为正常。
一般认为,心电图上rr间期大于1.5秒就属于长间歇,也有一些整的标准将rr间期大于2.0秒称之为长间歇。 出现长间歇原因很多,既有一些是缓慢心律失常所引起,也有一些是器质性心脏疾病所引起,也可以见于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等。部分患者出现长间歇,并没有相关的临床症状。但一般来讲,长间歇持续的时间越长,临床症状一般越明显。部分患者可能伴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的情况,比如头晕,甚至发生晕厥等。
碳酸钙片d3(Ⅱ),其中的Ⅱ主要是指第二代碳酸钙片,这是一种新型活性的钙剂。 口服钙剂以后肠道内钙的吸收主要由骨化三醇调节,适当的骨化三醇能够促进胃肠道对钙的吸收,并调节骨形成和钙化,抑制骨吸收。所以新型钙片具有提高骨密度,减少老年人跌倒,降低骨折风险的作用。 此外,第二代的碳酸钙d3适用于各类人群,比如老年人群、肝肾功能减退以及羟化酶缺乏症减少的患者,故第二代的药物适应症更强,而且其含有活性钙的成分更高。
输液港本身对心脏是没有危害的,输液港体表没有导管或者接头外露,也不会影响患者体表美观。此外,它也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由于输液港置入皮下,可以正常洗浴,更方便日常生活。 相比传统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它的感染发生率比较低。由于输液港完全埋藏在体内,所以,不用担心发生因贴敷或导管感染引起皮肤过敏、瘙痒、红肿等问题。 此外,它的穿刺比较简单、精准,随时可以使用,原则上可以长期应用,最长可达20年以上。所以整体来说,它的安全性是比较高的。
缺血预适应,是指在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发现人体的心脑等重要脏器,在预先接受短暂,非致病的缺血缺氧以后,能够产生自身内源性的保护物质,从而减轻随后持续更长时间缺血引起的心肌梗死和脑梗塞,降低心脑血管疾病致残率和死亡率,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缺血预适应。缺血预适应,是指人体在接受一定的缺血以后,自身细胞可以产生一定的自我保护和修复作用,来适应缺血缺氧的改变。
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一般麻醉的方法包括: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也有一些采用局部表面麻醉和静脉全麻。 传统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多处采用黏膜喷洒局部麻醉药物的麻醉方式。患者处于清醒状态,一般充分的鼻气道表面麻醉可以消除一些心血管应激疼痛和恐惧、窒息感,检查过程中仍然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以及不良的术后患者体验。说明充分的表面麻醉也并不能完全缓解患者的痛苦。 单纯局部麻醉,一般很难完全消除患者恐惧感,多数患者并不愿意接受第二次检查,而且术中可能会出现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