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擅长儿童龋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以及牙外伤和儿童早期矫正的治疗
儿童时期,牙齿替换是有一定的规律,正常情况下是乳牙脱落,新牙继续萌出。乳牙脱落之后,大概在1到3个月时间内,新牙萌出是正常的,但是也有的孩子长牙比较晚,或者是乳牙脱落的间比较早,下方的恒牙没有到达正常萌出的年龄。 如果说正常年龄脱牙之后,新牙在一年之内没有萌出,需要进行拍片检查。有时乳牙的炎症会导致新牙在萌出过程中偏离正常的萌出道,出现萌出困难,或者是有多生牙,影响牙齿的正常萌出。
乳牙萌出是在出生后六个月左右开始,有的宝宝长牙比较早,可能是在四个月左右就有牙齿能出。有的宝宝长牙比较晚,大概是在出生后一年左右才有第一颗乳牙萌出,到两岁半或者是三周岁,所有的乳牙能够完全萌出。 也有的宝宝长牙相对比较慢,可能要等到三周半左右,所有的乳牙才能出齐。这个阶段乳牙列完全形成,需要好好保护乳牙,因为完整的乳牙列能够为将来正常的乳恒牙替换提供必要的间隙。
孩子嘴唇磕破了,这是孩子时期好发的一种外伤。嘴唇磕破之后,首先要检查一下磕破的位置和深度。如果磕破的比较深,而且有引起破伤风的可能性,这种情况必须要打破伤风疫苗。如果说不严重,只是简单的软组织损伤,口腔局部上药就可以。如果特别严重的,还需要进行缝合。 除了软组织受伤之外,还要观察一下牙齿有没有受伤,比如牙齿有没有松动或者是牙齿有没有出现折断,必要时拍摄牙齿的根尖片确定是否存在根折。
牙齿的替换是有一定的时间规律的,一般来说,新牙萌出之后,旧牙能够脱落,或者是旧牙在新牙萌出之前进行脱落,为新的恒牙预留间隙,但是也有的孩子掉牙之后,牙齿在短时间内不能正常的萌出,这种情况有的是和乳牙早失有关系。 也有的是由于恒牙的萌出道异常导致的,比如乳牙根尖存在炎症,恒牙就可能会偏离正常长的萌出方向,至于在很久之后,也没有牙齿萌出,需要及时的进行就医确诊。
乳牙是人生的第一副牙齿,正常情况下所有的乳牙都是可以替换,乳牙替换之后萌出的是恒牙 ,恒牙是第二副牙齿,是终生不会替换的牙齿,乳牙在萌出过程中要注意好好刷牙保护,因为乳磨牙要等到十二三周岁才能够进行替换,所以牙齿一旦出现龋坏,可能会影响孩子正常的进食。 同时,乳牙也能够为恒牙提供间隙,完整的乳牙列能够最终形成完整的恒牙列,如果乳牙出现早失,将来恒牙会出现牙齿不齐或者是牙齿拥挤的现象。
这种情况常见的是牙齿的根尖炎,是由于牙齿龋坏没有及时的治疗,时间久了细菌感染到达牙髓组织,引发牙髓组织化脓坏死,炎症聚集在根尖区,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引流,就会突破粘膜向外排脓形成脓包,有时可能孩子的修复能力比较强,可能会形成瘢痕组织或者是肉芽组织,这种情况必须要及时的进行牙齿的根管治疗,肉芽才可能会自愈,不然会进一步感染,形成脸肿的情况。
这种情况常见的是婴幼儿时期的白色念珠菌感染,也称之为鹅口疮,表现在口腔黏膜或者是舌背部出现白色的片状或者是块状状的假膜。如果用力擦拭,能够被擦掉,露出里面鲜红色的创面。 这时和婴幼儿时期抵抗力比较低,容易诱发白色念珠菌感染有关系。白色念珠菌属于一种真菌感染,是条件致病菌,在成年人的口腔存在不会导致疾病,但是在婴幼儿口腔里,可能会出现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症状。除此之外,也可能是口腔溃疡。需要进一步检查。
一岁宝宝门牙缝隙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有的只是在牙齿萌出之前,或者是牙齿萌出过程中,由于侧切牙或者是尖牙没有完全萌出,缺乏对中切牙的压力导致的一种暂时现象,这种情况可以观察不用处理。 也有的宝宝门牙缝隙大是由于中间存在多生牙,也就是在正常的两颗门牙中间有一颗多余的牙齿,埋伏在颌骨内,以致于正常的门牙很难自行关闭间隙,这种情况一般很难发现,需要拍摄牙齿的根尖片,才能够彻底的进行确诊。
儿童时期的乳牙能够完全进行替换。乳牙大概是两岁半或者是三周岁完全萌出,一共是二十颗,能够完全进行替换。儿童六周岁左右,会有一颗大牙萌出,是六龄齿,这颗牙齿终身是不会进行替换的,一旦萌出需要尽早进行窝沟封闭,保护牙齿。 乳牙时期的大牙大概是十二、三周岁才脱落,所以牙齿龋坏之后,需要尽早进行牙齿的充填或者是根管治疗。以免引起牙髓炎或者是根尖炎,影响正常的牙齿替换。
三岁宝宝牙龈出血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牙齿周围有刺激因素导致的牙龈炎,比如牙菌斑或者是软垢等。进食之后没有及时的刷牙,食物残渣滞留在牙齿周围,形成的软垢刺激牙龈引发牙龈出血。 需要及时的进行清洁,去除刺激因素之后,在牙齿周围冲洗上药,牙龈出血的症状能够缓解。 第二种原因是牙齿龋坏导致的,牙神经化脓坏死,炎症聚集在根尖区突破粘膜向外排脓,形成脓包。也会引发牙龈出血,这种情况需要及时的进行牙齿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