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肺结节的鉴别诊断,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手汗症和漏斗胸的微创外科手术治疗。

症状主要就是疼痛、胸闷。如果是有胸痛、胸闷,很多都是胸膜炎造成的。不管是男性,女性都是有这样的症状。胸膜炎就是因为肺炎、胸膜、背部胸膜部发生感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结核菌的感染等等,引起炎症的反应。因为胸膜上有痛觉神经,如果胸膜炎出来以后,就会引起胸痛和胸闷不舒服的症状。

胸膜炎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胸痛、胸闷、不舒服。如果是急性期也会有发烧、发热、感染的症状。胸膜炎就是因为背部胸膜部感染的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结核菌等等,细菌微生物的感染造成胸膜的发炎。胸膜上有痛觉神经,如果出现的胸膜炎就会有胸痛、胸闷、不舒服、呼吸难受等等这些症状。

在这里告诉大家,有的重有的不重。胸膜就是胸壁,肺表面有一层膜,就像保鲜膜一样包着肺这叫脏层胸膜,胸壁。肺和肌肉骨骼接触的也有一层膜叫壁层,照片、做胸部CT胸片检查会发现胸膜有增厚。有几种情况,第一就是感染引起的胸膜炎,胸膜会增厚。

肺癌的恶性程度非常高,1/3的肺癌病人会出现骨转移的情况。因为肺癌恶性程度高容易发生转移,在全身有肺癌容易转移的部位。比如还有自己在肺内转移,还有脑、肝、肾上腺,这几个部位是最容易发生转移的部位。肺癌发生骨转移以后,最主要的症状就是疼痛,疼痛是最主要的症状。因此止痛治疗,抗肿瘤治疗非常重要。

胃癌做手术以后,看到有很多人都带着胸腔闭式引流管,就是在胸部接一条管,接瓶子往外面流水、流血、流气体,放置的目的是什么?放置引流管的目的就是排液体、排气体、排血液排干净以后管子就可以拔掉。人体的胸膜腔是完整的,胸腔是完整的,外面有肌肉有骨骼就是排骨,这是硬的,里面就是肺,肺在胸腔里面一呼一吸。

我们国家把应急的突发事件,划分了四个等级来进行响应,也就是根据不同的等级,国家的各个政府部门、全体公民应该根据响应的程度,来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实施对策。一级突发事件的一级响应,是指这个事情非常严重,比如像这次新冠疫情一开始的时候,因为它的大面积的传播,严重的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了公共安全。

最近北京的疫情又出现了反复,而且在一个海鲜市场,三文鱼接触过的按板,三文鱼的这些地方,都检测到了病毒核酸是阳性,而且检测了海鲜市场相关的人员有四十多例,已经是确诊核酸检测阳性,而且有几例已经确诊新冠病毒感染。

所以这个时间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即使是感染了,绝大部分的健康人能挺得过去,在这个时候要做生活饮食起居方面的防护;即使是被感染,做得好也能挺得过去,怎么做?第一个就是保证充足的休息睡眠、多睡觉,休息好免疫功能就好。第二保持充足的营养,足够的蛋白质摄入,之前张文宏教授给大家讲要多吃牛肉,牛肉、海鲜、牛奶、鸡蛋、高蛋白,这是免疫物质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其实嗓子痛、咳嗽很常见,就是普通的感冒,普通的上呼吸道的感染感冒都会出现这样的症状,我觉得首先不要紧张,第二个要分类,是不是去过北京的高发风险地区,还是离高发风险地区十万八千里的地方,根本就没机会接触高危人群或高危地区,绝大部分都没事。即使是去过高危高风险的地方,症状都非常轻微,好好的在家里面休息、补足营养,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感染、什么病毒,靠自己的免疫力都能挺得过去。

本来口罩戴着就很热,这个时候应该怎么戴口罩?其实我告诉大家,戴口罩确实很不舒服。我最近跟人聊天,有一个朋友在跟我讲,我现在才了解医生很不容易,每天戴着口罩做手术,要戴一天的口罩,呼吸不顺畅,我朋友说戴了两个小时就憋得受不了了,确实时间长了,戴口罩以后呼吸不顺畅会带来很多问题,所以在这个时候口罩应该怎么戴?

我认为空调坚决要开,因为空调保持舒适度,太热的时候,免疫状况在出汗、心情烦躁,免疫功能免疫的抵抗力也是不好的空调要开,因为舒适度、空气的清新很重要。但是,开空调也是要注意技巧,开的时候,像我现在我正在做直播开着空调,但是我的门窗打开缝的,就是空气是流通的,不要在密闭的环境空间里面,就容易出问题。所以开空调我认为是要开,要科学的开。

其实海鲜我觉得是无辜的,最近我很欣赏有个专家说的一句话,到底是海鲜把病毒传染给人,还是人污染了海鲜,海鲜背了一个背锅,是不是这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就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海鲜包括三文鱼是不会传染病毒给人的,因为海鲜、三文鱼,这些海鲜的级别太低了身上带的毒,传染不了给人的,身上存在的病毒病毒传染不到人的,因为物种之间有严格的生物界限,这是低等级的生物;身上携带的病毒它到人身上是活不了的。

在这个特殊的时候还是不要吃生的海鲜,比如三文鱼、刺身,各种海鲜类的刺身还是不要吃了。另外在家里面也提醒,做饭的时候,按板、菜刀,各种烹饪的厨具要冷的和热的一定要分开,就是这刀是切生吃的,按板是专门固定的,不要生吃的和熟吃的东西用的是同一套东西,那就有问题了,做好健康的保护非常的重要。

高中风险地区是国家有关部门确定的,确定的原则是什么?就是管辖区行政区域内有没有新发病例,有没有病人存在,这样来区分的。比如已经连续14天没有新发病人,这个地方就是低风险的地方,为什么?连续14天已经超过了病毒的潜伏期,没有新发病人,说明这个地方是相对安全的,它就是的低风险。

我认为空调可以开,尤其不是高风险的地方,因为全国绝大部分地方都是低风险甚至没风险的疫情。天气这么热不开空调,没有感染新冠病毒,因为热出来中暑了更麻烦,所以空调要开。当然空调每年或者每个月都要做好清洗,不要因为空调导致卫生状况出问题。洗手间的反胃,因为流行病病毒感染是有粪口传播途径的,之前广东也是报道过,因为粪口途径感染过一些人,所以家里面的卫生间条件,通过疫情的洗礼确实也应该重视。

现在大部分戴的都是一次性口罩,一个一次性的口罩,它的使用的寿命是四个小时,四个小时是怎么算出来的?就是保护能力,我们知道口罩就是一个过滤器,外面的病毒、细菌、颗粒过不去,但是空气可以进来,吸气能把空气氧气吸进来,能呼出二氧化氮,但是病毒穿透不了,如果用的时间长了以后,这上面都沾染的各种颗粒、病毒,就像网筛一样填满了以后就不透气,不是越吸越吸不进去气,很憋气的,所以一般寿命四个小时。

我们国家的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响应程度分为四个等级,第一个等级就是全国上下一盘棋就是统一管理,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就像过年期间,武汉、全国的疫情最重的时候叫一级响应,一级响应的时候所有的人、所有的政府、单位全部听中央的,要封城就得封城,要所有的公共场所必须关闭、小区封闭。

我给大家一个建议,第一个:要有公共卫生的,就是做人有底线,做人有道德,就是如果有去过北京,去过新发地、丰台、西城这些有点风险的地方,或者是接触过可疑的人群,自己千万在这个时候果断把自己隔离,待在家里面,而且不要跟家人在一起,把自己关到房子里,或者是再找一个房子把自己隔离起来。

由三级响应转变成二级响应,这个时候是一听三级响应变二级响应就严重了,国家要管控了、政府要控制,就是公共场所密集的地方、不通气、不透气的地方都是高危场所,在空旷的田野里、操场,空气非常流通,病毒的危害很大,容易中招的几率很大。但是,要是进了地下商场、农贸市场,人挤人很多人,又潮湿、空气又不流通,有一点病毒周围的人很可能都中招,所以风险就非常高。

其实哈尔滨市的疫情是比较早的,大概在四月份、五月份的时候,现在已经到了六月中旬,到了六月中旬以后,哈尔滨的疫情已经控制得非常好,已经不叫高风险地方,所以不用隔离。除非特殊情况接触过的人去了哈尔滨以后接触过的人也有可疑,或者是已经感染了要隔离。还有一个时间,如果已经去过哈尔滨14天,很长时间了,你回来了,已经过了病毒感染的潜伏期,说明根本就没什么问题,所以根本就不需要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