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很难有特别有效的调理措施,就能够处理好肾功能衰竭的问题。对于肾功能衰竭,一定要明确病因,要治疗这些病因,才能够有希望处理好病情,比如患者是因为泌尿系统的结石或者肿瘤堵塞了输尿管,造成尿路梗阻,引起肾功能衰竭,就需要手术解除梗阻、疏通泌尿系统,肾功能衰竭才有希望恢复或者大部分恢复。 如果患者是因为糖尿病、高血压这些问题造成的慢性肾衰,病情是不可逆转的,但是仍然需要使用药物控制好血压血糖,延缓肾衰发展速度。
慢性肾炎的患者是可以吃羊肉的,但是羊肉不可以吃的太多,这是因为慢性肾炎的患者,可以吃蛋白质,整体上来说,患者要求优质低蛋白。 所谓低蛋白质的质患者,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8克每公斤体重以下,这比普通人要少,由于蛋白质吃的少,所以建议患者尽量以优质蛋白质为主,这些优质蛋白质,可以提供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 所以要尽量以动物性的蛋白质,或者是大豆制品为主,羊肉就属于优质蛋白,所以慢性肾炎患者是可以吃的,只是不能吃的太多。
尿毒症患者的肾脏已经被破坏非常严重,90%以上的肾组织已经丢失,所以尿毒症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很多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这样的患者需要接受肾脏替代治疗,也就是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者是肾移植治疗。 血液透析每月的费用大概是5千至1万块钱左右,每个患者病情不一样,花费也有所不一样,不过,由于国家医保的支持,绝大多数的患者都是能够报销的,尤其是职工医保的患者可能会报销90%以上。如果是腹膜透析费用可能比血液透析每月还会少1千到2千块钱。
慢性肾炎指的是肾小球有炎症反应,这种病情可能与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有关系,紊乱的免疫功能会对肾小球组织产生损伤作用,会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的破坏,其完整性受到损害以后就会导致血液中的蛋白质、红细胞从肾小球毛细血管中漏出到尿液中。 目前医学上并没有彻底根治的方法能够调整好这种免疫功能。所以本质上来说,慢性肾炎是不能够彻底根治的,但是使用一些药物治疗,控制尿蛋白,控制这种炎症反应以后,患者肾脏脏功能也能够长期保持稳定,这就是治疗目标。
尿毒症指的是患者的肾功能已经被损害到最后的阶段,绝大多数的肾组织已经被破坏,大概90%以上的肾功能已经丢失,血肌酐达到707umol/l。 这个阶段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或者叫做肌酐清除率,往往是会在10 ~15毫升每分钟以下,甚至更低的状态,而且,这样的患者的病情属于慢性的病变,一般会有贫血,高血压以及肾脏体积缩小等问题。 患者的肾功能损害到这个程度,同时,提示为慢性肾衰才可以考虑尿毒症,否则也可能是急性肾衰的严重状态。
一般来说尿蛋白尿潜血的阳性往往是尿常规的检查结果。这种检查结果的阳性,说明患者存在泌尿系统的疾病,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肾脏的问题,尿蛋白尿潜血的程度越严重,说明患者肾脏里面的炎症反应越剧烈。 有很多种原因都能够造成肾脏内的炎症反应,包括按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系统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原因造成的肾小球的病变,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的患者,建议到医院去做进一步的检查,明确具体造成肾脏病变的原因以及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才好做更进一步的处理。
B超是不能查出肾炎的。所谓肾炎指的是肾小球有炎症反应,而肾小球是肾脏类的非常细小的结构,这种显微结构的病变通过B超时观察不到的。 B超能够观察器官的大小、形态、外表、有没有占位、有没有结石、畸形等等这些信息,主要观察的是大体上的变化。 而组织内细微的变化,通过B超是看不出来的。所以肾炎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尿液或者是肾穿刺,而不是做肾脏的B超。
所谓尿检指的是尿常规,尿常规的检查有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如果是女性患者应该避开月经期,一般月经前后三天是不能够做尿常规的检查的。 其次,查尿常规留标本的时候最好能够留中段尿,也就是排掉前面一段的小便,最后的一段小便也不要,只留中间的一段小便。 再者,如果能够留取早晨第一次的小便,检出有问题的阳性率更高,当然随机尿也不是不可以。
所谓尿检主要指的就是查尿常规,尿常规做的是尿液的一些项目的检查,这些项目包括红细胞,蛋白质,白细胞,尿比重,尿液的管型等等,通过这些项目的一些信息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的一些疾病。 比如有尿红细胞可能说明患者存在肾炎,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的肿瘤,结石等等这些疾病,尿白细胞说明患者可能存在尿路感染等等,所以尿路感染的时候要查尿常规,尿常规作为泌尿系统各种疾病的筛查项目,是经常会在临床上使用的。
尿常规检查包括非常多的项目,主要有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尿比重等等这些项目。 一般来说这些项目在正常的情况下是有一定的范围或者是阴性的结果,如果有三个加号说明可能存在异常。 不同的项目的三个加号说明可能存在不同的疾病,比如尿白细胞三个加号意味着患者可能有尿路的感染、尿红细胞三个加号可能提示患者存在肾炎、肾结石、肾脏的肿瘤等问题。 尿蛋白质三个加号说明患者可能有肾炎,肾病综合症等情况,要看具体的项目的加号来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