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三个加号如果是首次发现的确是需要住院的,因为要进一步查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尿蛋白加号越多说明患者尿蛋白的程度越严重。 而三个加号往往提示是肾小球的疾病,包括各种原发性或者继发性的肾小球肾炎,都会造成这种现象。 常见的原因是原发性的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多发性骨髓瘤性肾病等等,所以患者要查找原因,评估肾脏的病情就需要住院。
瓜子属于干果,是动物的果实的部分,瓜子中含有比较高的动物性的油脂,还会含有一些磷等物质,整体上来说,肾炎病人是可以吃瓜子的,但是不可以吃的太多。 因为这些油脂或者磷摄入以后对人体毕竟并不会产生有益的作用。所以一般建议有肾脏疾病的患者每周吃坚果不超过50至70克。如果患者已经有肾功能衰竭,摄入坚果类的食物,就需要更加谨慎一些。整体上来说,瓜子可以吃,但是不可以吃的太多。
实际上并没有什么食物能够直接起到降低肌酐的作用。肌酐是一种代谢废物,在血液中浓度升高,就说明肾脏排泄肌酐能力下降,就说明肾功能衰竭,而食物并不能起到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作用。 肾功能衰竭总是有原因的,要处理这些病因,才有可能逆转或者延缓肾功能衰竭的发展,比如患者如果是因为血容量不足造成肾前性的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补充水分。慢性肾炎,也可能会造成慢性肾衰,可能需要使用一些抑制免疫功能的药物,控制肾小球的炎症反应。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的情况下是0.15克,如果超过这个范围说明患者有尿蛋白的阳性,但是如果低于一克,还是轻度的蛋白。尿量蛋白定量1.0至3.15克之间属于中等程度,蛋白量超过3.5克以上才是大量尿蛋白。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如果长期维持在0.3克,实际上与正常的尿蛋白差别不大,对患者来说,这种轻度的蛋白尿患者,肾脏内的病变程度并不严重。如果患者肾功能正常,血压也正常,这样患者的寿命可能与普通人差别不大。
透析的主要作用就是净化血液,清除血液中的这些代谢废物,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同时超滤脱水,因为人体会有吃喝导致大量的水分的摄入。 肾脏功能不好,水分排泄不掉,也需要超滤脱水,所以这是透析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透析过程中脱水过度,就可能会造成血容量下降,引起患者血压下降,会造成很多脏器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出汗、头晕、呕吐,有的患者甚至还会出现黑朦跌倒。
肾小球的损伤要查找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各种原发或者继发性的肾小球疾病,会造成肾小球滤过屏障的完整性造成破坏。它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出现蛋白尿血尿,引起浮肿、高血压等等临床表现。 对于继发性肾小球病变,要查找原因、处理病因。糖尿病可能需要使用胰岛素类的药物,而多发性骨髓瘤造成的肾小球损伤,需要使用化疗等方法,来处理肿瘤的问题。而与免疫相关的肾小球的疾病,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抑制免疫能力,包括原发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
所谓尿比重指的是同体积的尿液与同体积的纯水之间重量的比值,正常的情况下,尿比重大概在1.015至1.025之间,因为尿液经过肾脏的加工,是处于浓缩的状态,含有很多的电解质、代谢废物等等。 尿比重的变化,增高或者降低都有可能是肾小管间质的病变,各种肾炎,肾功能衰竭等病理状态。当然,如果患者长时间没有饮水或者是大量饮水,也会引起尿比重的变化。
肌酐是人体的一种代谢废物,产生的速度相对比较恒定,肌酐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肾脏,由肾脏过滤出去进入到尿液中排出体外,维持血液中比较低的肌酐浓度。 血肌酐有正常的参考范围,如果血肌酐升高,意味着患者肾脏排泄代谢废物能力下降,也就是所谓的肾功能衰竭。所以检查肌酐是要通过抽血化验,可以空腹状态下,也可以进食做随机的血样本的检查,还可以做肌酐清除率,更好的反映患者的肾脏功能。
蛋白尿如果比较严重,往往意味着患者有肾小球的疾病。能够造成肾小球的损伤的原因非常多,不同的原因,治疗的方法不一样,但是都不建议患者使用偏方单方。 对于肾脏疾病一般来说,治疗价值不大,甚至有一些偏方可能还会对肾脏有毒性作用。建议患者到正规公立医院明确具体的蛋白尿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治疗,比如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可能需要使用一些抑制免疫反应的药物。
保养肾脏主要要尽量减少一些对肾脏有损害的因素,比如平时要适当运动、保持合理的体型,要清淡饮食。不可以吃得太咸、不可以大油大荤,因为如果患者出现肥胖或者是运动过少、吃的盐分过多,容易造成高血压、糖尿病。 而这些疾病是造成肾脏损害的常见因素。患者要尽量避免一些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比如氨基糖甙类的抗生素。患者平时要注意避免脱水,比如严重的腹泻、呕吐,就有可能会造成脱水,影响肾脏血液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