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肾脏萎缩不一定出现症状,尤其是早期的肾萎缩的时候,患者可能有轻度的肾功能衰竭,这个时候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的症状,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表现,随着肾萎缩的加重,患者的症状会越来越明显。 常见的一些临床症状包括患者可能会出现浮肿,因为肾脏组织被破坏,才会引起肾萎缩,而这些组织被破坏以后,导致肾脏排泄水分能力下降,就会造成四肢以及颜面部的浮肿; 肾脏组织被破坏以后导致其排泄代谢废物能力下降,也会引起血肌酐尿素氮的升高,造成患者恶心呕吐、不想吃饭;患者还容易出现高血压;出现尿泡沫增多、肉眼血尿等等一些临床的症状。
肌酐是身体的代谢废物其浓度升高,一般意味着肾脏排泄代谢废物能力出现障碍。 血肌酐200多单位是微摩尔每升,一般来说这样的病情的患者说明肾功能大概还剩下百分之四五十左右。 肾功能衰竭分为急性肾衰和慢性肾衰对于这样的患者应该到医院肾内科去做进一步的检查。 鉴别急慢性肾衰以及查找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才能够有更为针对性和全面性的治疗和处理。
肾脏疾病的病情轻重程度,实际上要从很多角度来进行理解,某种原因损害肾小球或者肾小管,造成其通透性增加,造成蛋白尿如果蛋白尿越多,说明肾小球受到的损伤越严重,通透性更加明显。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尿蛋白一个加号并不算十分严重,蛋白尿并不多,但是这种病因长期损害肾脏,可能会导致大多数的肾组织已经被毁损。 患者同样也可能会出现少量的尿蛋白,但是这个时候已经出现肾功能的损伤,所以判断病情还需要依赖于病理检查以及肾功能的检查。
肌酐高一般意味着患者有肾功能衰竭,肾脏排泄代谢废物能力的下降,也可能会伴随着排泄水分能力下降,造成大量的水分在体内的潴留。 因此,可能引起患者出现双侧小腿前、脚踝以及颜面部等部位的浮肿。由于水分的潴留,还会造成血容量增加,也会造成血管内的液体量增加,引起高血压。严重的高血压,会造成头晕,甚至脑出血。此外,患者还容易出现贫血,有贫血的患者因而就会引起乏力、精神不济、不想动、恶心呕吐、不想吃饭的消化道反应。
正常的情况下,尿蛋白的指标应该是阴性的,如果尿蛋白有阳性说明患者可能有肾脏疾病,尿蛋白一个加号,说明患者尿蛋白的程度不严重,建议患者复查。 如果反复多次查尿蛋白都是阳性,最常见的原因是肾小球肾炎的问题,各种原发性或者继发性的肾小球肾炎都能够造成这样的情况,这就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包括查血糖、抗核抗体谱、免疫功能等指标,排除一些继发性的病因。 如果没有原因,可能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作为轻度蛋白尿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来说,可能不需要特殊治疗,但是患者的诊治一定要在正规公立医院肾内科完成。
正常的情况下,人类的肾小球滤过率大概在90~130毫升每分钟,肾小球滤过率为60,说明肾功能损伤了30%左右甚至更多,这种病情是否严重,要看患者肾功能损伤的病因以及并发症,从肾小球滤过率60本身来说,患者肾功能尚且还能够维持。 但是如果病因比较重,可能会持续损害肾脏,最终导致病情出现不可逆转的严重的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那就比较严重。如果病因比较轻微,患者的肾功能损伤进展比较慢相对来说病情还比较轻微。
慢性肾脏病会分期,一共分成五个时期,慢性肾脏病按照肾小球滤过率的检查的数值。 第五期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是小于15毫升每分钟,肌酐700肯定也会达到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毫升每分钟的指标,所以如果患者是慢性肾脏病肌酐已经700肯定是慢性肾脏病的第五期。 如果是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病情也会在最后一个阶段,第三期的状态患者可能需要透析治疗,病情比较危重。
浮肿是肾炎的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与患者大量尿蛋白导致低蛋白血症及肾脏排泄水分能力下降有关。 作为消除浮肿来说,患者可以适当使用利尿剂,增加尿量,能够排出多余的水分,可以缓解患者浮肿的症状,但是如果是轻度浮肿,一般并不以消除浮肿为治疗目的。 要解决根本性的问题,还是要到正规公立医院去遵照医嘱使用一些治疗方法处理肾炎的根本性的问题,比如原发性肾炎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抑制免疫功能的药物。
尿液中溶解了很多的代谢废物,目前已知的代谢废物有100多种血代谢废物,大多数是含氮的物质。这些物质会出现氨味,氨味重实际上是正常的现象,通过这一点并不能判断患者是不是有肾病。 要判断患者有没有肾病需要到正规公立医院肾内科查尿常规、抽血查肾功能、做泌尿系统彩超,这些是肾脏疾病是否存在的初步的筛查项目,这些项目如果正常就说明没有肾脏疾病。
所谓肾功能不全,指的是肾脏排泄、代谢废物能力的障碍。 在临床上判断肾功能不全,主要通过抽血化验,化验血液中肌酐、尿素氮的水平。 如果这两种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内,患者一般是存在肾功能不全的。 轻度的升高,有可能是生理现象;但是如果超出正常范围很多,就可以确定患者是存在肾功能不全的问题,患者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明确到底是急性肾功能不全还是慢性肾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