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跟腱相关疾病,网球肘微创治疗,关节镜下治疗髋关节盂唇损伤、髋关节撞击综合症、髋关...
跟腱炎的诊断通常是由医生进行,常见诊断方法: 1、症状咨询和身体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症状,了解发病过程和可能的诱因。然后检查跟腱区域是否存在肿胀、瘀伤或其他异常情况。 2、影像诊断:X线;超声检查。 3、核磁共振扫描:一种非侵入性的诊疗方法。 4、实验室检查: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建议抽血检查。
综合判定部位,结合影像学、查体,才能决定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 踝关节不稳的治疗在“暨大9型9剑9选”里,最核心的是9选: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对运动的需求、男女等,都是重中之重。 1、慢性不稳急性损伤的患者建议手术。 2、外侧稳定性要求不高患者可保守治疗:如肌肉锻炼。
跟腱炎的恢复时间因个体差异,但三个月以内的跟腱炎症,一定以休息为主。不要过度活动,否则可能会造成迁延不愈,变成慢性跟腱炎的发生。 跟腱炎恢复通常要数周到数个月。影响恢复因素: 1、严重程度;2、治疗方法;3、遵循康复计划;4、个体因素。 切记每个人的恢复速度都不同。
跟腱痛时,在进行运动时要注意: 1、休息和恢复:跟腱疼痛初期需足够多休息,避免过多负重活动。只有疼痛减轻后才能逐步恢复活动。 2、实施适度的运动:暂停高冲击量的活动,在疼痛减轻后逐渐恢复低频运动,如游泳、自行车骑行或静态自行车。 3、选用合适的鞋和支撑物。
足踝关节损伤是指脚踝部位发生的伤害或损害。这种损害可以导致足部的骨骼、关节、韧带、肌肉或其他软组织出现受损。 常见的足踝关节损伤包括: 1、扭伤:最常见;2、骨折;3、跟腱断裂;4、踝关节软骨损伤;5、踝关节的滑膜的损伤;
踝关节不稳类型: 1、外侧不稳定:临床多见距腓前韧带外侧复合体损伤、距下关节不稳;距跟骨间韧带损伤,表现跟骨错动试验阳性;高位踝关节不稳,下级别联合损伤较多。 2、内侧不稳定:三角韧带前束的浅层撕裂,即旋转不稳定;三角韧带深层断裂,抬脚时脚往外翻; 3、腓骨远端撕脱性骨折:一种特殊的韧带损伤类型。
以下是常见的足踝伤病类型: 1、踝关节扭伤:包括内侧的三角韧带损伤和外侧的复合体损伤,前韧带、后韧带与距韧带的损伤; 2、损伤类骨折:包括胫骨、腓骨和距骨; 3、跟腱损伤;4、足踝关节的滑膜炎; 5、跖筋膜炎;6、高弓或扁平足:导致足踝不稳等。 具体伤病类型因个人情况和伤势严重程度有所不同。
跟腱炎可以有多种因素造成: 1、过度使用:如跑步、跳跃、踢球和篮球。 2、突然增加的运动强度。 3、创伤:直接的外力冲击、扭转、撞击或跌倒。 4、慢性应力损伤:长期处于不良姿势等。 5、感染:罕见情况下,跟腱可能有细菌感染。 6、其他相关条件:一些健康问题如滑膜炎、痛风等。
跟腱损伤的症状可能包括: 1、疼痛:通常发生在跟腱附近或者是踝关节的区域。 2、肿胀和瘀伤:受伤区域出现淤血或皮肤变色。 3、踝关节稳定性下降。 4、声音有些严重:跟腱损伤会听到爆裂声音。 5、步态异常:如跛行或改变行走方式。 6、活动受限:如奔跑、跳跃时有明显痛感。
踝部稳定性手术,恢复到个体化对外侧稳定性的需求有一些局限性或者是一些风险。 1、手术风险:如感染、出血、神经或血管损伤。 2、各人恢复的情况不同:取决于术前脚踝的功能情况;康复医生制定的方案;骨骼的不同情况。 术后疼痛、关节活动受限需要做相应不同的处理。最重要的是恢复关节稳定性。
足踝关节炎的症状可能因个体的差异和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以下是足踝关节炎常见的症状: 1、疼痛:最常见,在活动或负重时加重。 2、关节肿胀和僵硬:限制正常活动范围。 3、体温较高:局部皮温升高,触摸有热感。 4、疲劳和虚弱感:轻度体力活动时感到疲劳虚弱。 5、早晨晨僵:早晨关节僵硬,需活动缓解。
一般情况下,扭伤是不需要打石膏的。 1、适当固定:扭伤未有骨骼断裂或脱位,适当固定。 2、需石膏固定:扭伤导致严重骨折或脱位,或关节稳定性明显受损,要石膏固定。 特别注意:崴脚初期一定要做B超,了解外侧韧带,特别是距韧带有无损伤。如果有损伤,一定要石膏固定3-4周,然后再根据情况进行下一步。
踝关节积液的临床表现,可以根据积液的原因和严重程度有所不同。常见临床表现: 1、肿胀和肿大;2、疼痛:可能是持续性; 3、僵硬和活动受限;4、红肿和发热; 5、感觉异常:刺痛、痒或者麻木感; 6、关节功能障碍:如行走困难、平衡问题或不能正常屈伸踝关节。
脚踝的稳定性手术的康复时间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手术类型、复杂性、患者个体差异及康复策略执行情况。 1、术后当晚可佩戴支具下地。 2、一个月后可日常生活:两周之内一般使用拐杖。 3、三个月后可慢跑、轻度的对抗活动。 4、半年以上可进行对抗性运动。 这是一般的恢复情况,但每个人情况有不同。
筋膜炎的药物选择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确定。 1、非甾体消炎镇痛药:通常是治疗筋膜炎的首选; 2、局部止痛药;3、肌肉松弛剂; 4、局部口服或使用局部的激素类药物:用于严重症状和需要控制炎症的情况; 5、辅助药物:如钙补充剂、维生素D和B族的药物,用于辅助治疗。
脚踝部的手术处理包括两大类:修复和重建。 1、修复:有残存的韧带可进行增强修复。暨大有7种修复方式,其中一种为暨大改良缝合增强版柔性修复术,特别适用严重损伤。 2、重建:完全没有韧带只能重建。分两大类:Internal Brace技术的刚性修复或刚性重建;肌腱重建手术。根据患者情况选用不同方式。
处理踝关节积液的方法,通常要根据积液的原因和严重程度来确定。常用处理方法: 1、休息和保护关节;2、冷敷:每次15分钟左右; 3、使用弹力绷带;4、脚踝部放置高于心脏; 5、药物治疗:非甾体消炎镇痛药; 6、物理治疗:冷热敷、电疗、按摩、牵引和理疗; 7、外科处理:积液较多进行关节抽液处理。
踝关节积液指在踝关节周围组织或关节腔内积聚过多液体。多种因素引起,包括损伤、炎症感染或其他病理性疾病。常见原因: 1、踝关节扭伤:韧带撕裂、骨折或其他创伤引起。 2、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3、踝关节感染:创伤、手术后感染或血液感染等。 4、痛风性的关节炎:如痛风性关节炎。
踝部稳定手术通常采用腰部麻醉。即连续硬膜外麻醉。 但有患者特别强调,因为怕腰麻对硬脊膜的损伤,或有痛苦经历、恐惧感,要求做全麻也可。所以麻醉方式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有些医院也有自己的麻醉习惯。 大部分患者腰麻就可完成手术。手术时间较短,一般不需置尿管。所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要综合考虑。
足踝关节炎注意事项: 1、遵循医生的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 2、控制炎症和疼痛:可服用抗炎药、止痛药; 3、适当活动和休息;4、控制体重; 5、使用辅助工具:如拐杖、足踝支撑或矫形器; 6、积极管理压力:如休闲活动、瑜伽、冥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