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肿瘤具体是指设备的引导下,如X射线,在导管、穿刺针引导下将治疗肿瘤的药物或器材通过孔道或者微创口运输至肿瘤进行相关的治疗。 大体可以分为血管介入治疗和非血管介入治疗,经导管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就是属于血管介入治疗的一种。化疗栓塞治疗主要适用于那些瘤体血供丰富的脏器如中晚期的肝癌,而对于肺癌来说,动脉导管灌注化疗药物栓塞治疗适用范围较小。
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主要应用于高龄、低肺功能的高危肺癌患者。但患者术后存在各类的并发症,常见的有肺漏气、肺炎,支气管胸膜瘘,呼吸衰竭等肺部并发症,室性心动过速,房颤、肺栓塞、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并发症。 严重影响了术后恢复。为了避免术后伤口渗出,常会留置引流管引流,如果引流管不小心脱落,应及时捂住伤口,并呼叫医务人员,不要自行把引流管塞回,避免造成损伤及感染。
心梗、脑梗都属于心脑血管意外疾病,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病因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其他因素,预防心梗和脑梗应从环境因素和其他因素入手。 环境因素包括饮食、精神应激、吸烟,建议低盐低脂饮食健康、戒烟限酒,避免长期的高度精神紧张。 增加合理、规律的有氧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及腰围,避免某些药物的长期服用。
脑梗及心梗的发病基础都是血管内皮受损之后血液中的脂类聚集在血管内皮的受损处引起的血小板的聚集,从而导致血管斑块斑块的形成; 如果斑块较大或者脱落在小血管引起血管堵塞导致脑组织或者心脏的缺血缺氧性坏死,我们就称为脑梗或者心梗。引起原因一般有吸烟,高脂高盐饮食,高血压,糖尿病,缺少锻炼,年龄及性别、遗传等因素。所以说我们应该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增加运动量。
心脏病,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在突发心肌梗死的时候,由于心脏的传入神经与其他部位的传入神经在脊髓节段部分有重合会产生放射痛,所以心肌梗死的时候。 有的患者不会表现出典型的心前区疼痛,反而会出现类似于牙痛、下颌痛、左上肢痛,腹痛等多种多样的不典型症状,所以,当心肌梗死放射痛恰好在左上肢时,有可能会出现左小指麻木的症状。
心脏的右边是右肺、胃贲门、肝脏左叶这几个主要脏器,心脏右侧痛可见于呼吸系统的右侧肺炎、结核、气胸、肺癌、胸腔积液等,也可见于循环系统的心绞痛、动脉夹层、心包积液等。 还可见右侧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右侧肌皮炎、右侧胸部外伤等,消化系统的胃炎、胃癌、胃溃疡、肝癌、肝脓肿、胆囊炎等。 当心脏右侧疼痛时,具体病因需就诊医院完善相关检查,经临床医师判断后才能确诊。
气胸可以分为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闭合性气胸发生气胸时间较长且积气量少的病人无需特殊处理,胸腔里面的积气大部分可在1~2周内自行吸收。 大量气胸需进行胸膜腔穿刺抽尽积气或行闭式胸腔引流术,促使肺尽早膨胀,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开放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均比较危险,需转送至医院,行正规治疗。
气胸时候如存在胸膜黏连带内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胸腔就会形成血气胸,绝大部分在肺恢复张力后出血多能自行停止,处理原则是尽快胸腔置管及观察出血量。 若继续出血不止处理原则是开胸或者经胸腔镜下行手术结扎止血,还有一种液气胸则是脓气胸,这是因为感染引起的的肺炎并发的脓气胸。 应积极的使用抗生素外,还应插管引流,必要时手术治疗。
大家好,我是医联媒体特约专家,葛孝忠主任医师。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的问题是糖尿病肾病时为什么会有大量胸腔积液?出现大量胸腔积液的原因可能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治疗上应以低盐饮食,控制血糖,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可选用ACEI类药物,以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延缓慢性肾病的进展;控制血压应控制在130/ 80mmHg;加强利尿,严重者可予输注白蛋白;如上述均无效,则考虑采用超率治疗。
胸腔内出现气体有三种情况:肺泡与胸腔之间产生破口;胸壁创伤产生后与胸腔的交通;胸腔内有产气的微生物。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多见于瘦高体型的男性青壮年,常规X线检查肺部无明显病变,但可有胸膜下肺大泡,多在肺尖,此种胸膜下肺大泡的原因尚不清楚,与吸烟、身高、和小气道炎症可能有关,也可能与非特异性炎症,或弹性纤维先天性发育不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