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的临床表现常常为:常突然发生胸痛,多局限于患侧,成针刺样或刀割样疼痛,有时会向患侧的肩部放射,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呼吸困难,其严重的程度与患者的肺基础疾病及肺储备功能状况,发生速度,肺压缩程度和气胸类型有关。 如基础疾病严重,肺储备功能差,气胸发生速度快,肺压缩面积大,则出现严重呼吸困难。青壮年即使一侧肺被压缩,面积大于90%,由于基础肺功能好,可无明显的呼吸困难。
通过胸部x线检查可以简单的评估肺气胸的大小,在胸部x片x线上显示:当气胸宽度占总宽度的1/4时,被压缩肺组织边缘在锁骨部为25%。 当气胸宽度占总宽度的1/3时,压缩量为35%,当气胸宽度占总宽度的1/2时压缩量为50%~65%。 当宽度至肺门部时压缩量为90%以上,气胸压缩量为30%时,介于小量和大量气胸之间。
绝大多数漏斗胸畸形程度较轻患儿是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可以自行的矫正。漏斗胸畸形严重者不仅会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和呼吸等,因其胸廓畸形、驼背、腹部凸起等外形,往往会导致患儿的心理负担导致其自卑,所以大多数漏斗胸畸形严重者应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的时间在2~5岁最好,早期手术效果好。
积气量少的病人无明显症状通常不需特殊处理,胸腔内的积气一般可以在1~2周内自行吸收,大量气胸需行胸膜腔穿刺,或行闭式引流术。绝大数的开放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均需行手术治疗。 术后建议,流质饮食(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食物)或直接留置鼻饲管予食物,减少进食时胸部或者腹部的运动,从而避免牵拉伤口,延误愈合。
气胸呼吸困难,任何原因使胸膜破损,气体进入胸胸膜腔,并导致周围肺组织受压,就称为气胸。气胸典型的症状为突发性单侧胸痛,继之胸闷和呼吸困难,并可有刺激性咳嗽。 胸痛常为针刺样或刀割样疼痛,持续时间很短。刺激性干咳因气体刺激胸膜所致,积气量大或伴肺部原有病变时,则呼吸困难较为明显。
胸痛是我们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是由于胸部的疾病所致,少数由其它疾病引起,胸痛的程度因个体的对痛的忍受度有差异而不同,与疾病的轻重程度不完全一致。 常见的有:胸壁的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纵隔疾病等。吸气时胸口痛,可见于大叶性肺炎、自发性气胸、渗出性胸膜炎和肺栓塞等。如长时间吸气胸口痛,且不能缓解,建议及时就诊正规医院。
漏斗胸是最常见的小儿胸壁畸形,以胸骨中下段及相连肋软骨下陷类似漏斗而得名。 漏斗胸不仅影响患儿胸部美观,使其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可出现心肺功能异常,干扰其正常生活和学习。 漏斗胸的治疗是一个漫长国策,从最早的切除肋软骨、胸骨截骨、剑突下肌腱的松懈及牵引、胸骨抬高等术后方式来改善胸廓外形。 弊端是组织损伤大、出血量大、术后恢复时间长、易复发等,后改善的Nuss术通过植入钢板微创矫治胸廓可以取得相对满意的手术效果。
胸腔积液是以胸膜腔内病理性液体积聚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症状,常以呼吸困难、胸痛、咳嗽为表现归属于中医“悬饮”范畴,中医常规治疗当温、化、利、行为主。 胸腔积液可见于多种疾病,众多研究显示中医结合现代医学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胸腔积液可增加疗效、缩短病程,又可减少了其副作用、减轻经济负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确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临床治疗不可盲目遵从温法,应结合胸腔积液病因治疗
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气胸最准请问、可靠的方法,可显示肺压缩的程度、肺内病变情况、是否存在纵隔移位、胸腔积液和胸膜粘连。 气胸的典型表现为患侧肺有外凸弧形的细线条形阴影,称为气胸线。线外透亮度增高,无肺纹理,线内为压缩的肺组织。大量气胸时,肺脏像向肺门回缩,呈圆球形阴影。局限性气胸需在X线透视下转动体位观察。当胸膜粘连存在时,肺脏压缩形态可呈不规则分隔。
漏斗胸又称胸骨凹陷畸形,为小儿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胸壁畸形。主要病变为以胸骨体下端及剑突为中心,胸骨和相连的肋软骨向内凹陷形成前胸壁漏斗状畸形。 病因不明,可能与胸骨和肋软骨发育障碍、结缔组织异常、膈肌发育异常,呼吸道梗阻、骨碱性磷酸酶异常及微量元素异常等有关。但近年来研究表明,遗传因素是漏斗胸的重要病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