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有积液患者在行X线检查时,可以在胸部X线片上进行胸腔积液量的判断:胸腔积液在第4前肋间以下称为少量胸腔积液; 第4前肋与第2前肋之间属于中等量胸腔积液;积液位于第2前肋以上为大量胸腔积液。少量积液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胸痛;300~500ml以上时,可感胸闷或轻度气急;大量积液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和心悸,但胸痛会缓解或者消失。
自发性气胸是一种肺部疾病,导致肺一部分塌陷。具有突发反复等特点,目前无明确病因,常表现为突发的胸痛和呼吸困难。通常是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膜腔穿刺抽气、胸腔镜下行肺大泡切除和胸膜粘连分解术。 术后禁止患者剧烈运动,多休息,避免剧烈咳嗽和大笑,不做牵拉动作和扩胸运动,疼痛难以忍受时,必要时予以镇痛药物治疗。打喷嚏时也会牵拉胸廓,在气胸时应尽量避免。
胸腔积液的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目前大部分采用的B型超声诊断仪检查,就是俗称的B超,进行超声检,查对确定有无胸腔积液以及积液量、部位、胸腔积液的定位均有重要的价值。 超声引导下胸腔积液穿刺可用于局限性胸腔积液或者分隔胸腔积液,少量的积液无明显的症状,300~500ml以上时,可感觉胸闷、气急等症状。
适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气胸患者,在经过胸腔引流负压吸引后确定肺已经复张,再置管观察3天左右行胸部X线检查明确未在复发后既可以拔出引流管。 气胸患者禁止乘坐飞机,因为在高空中可加重病情引发严重后果,如肺完全复张气胸拔管后1周可乘坐飞机。 也有研究表示如气胸病人未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气胸发生一年内不要乘坐飞机。
气胸在经内科治疗无效的时,可以行手术治疗,主要是适应于长期气胸、血气胸、双侧气胸,复发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引流失败者、胸膜增厚致肺膨胀不全,或多发性肺大泡,手术治疗成功率高,复发率低。 主要的治疗方式有:胸腔镜手术、开胸手术。胸腔镜具有微创、安全、不易复发等优点;而开胸手术治疗远期效果最好,且复发率最低。
胸腔积液的辅助检查有胸部x线检查、胸部ct检查、超声检查。各个检查有各个检查的优点。胸部ct对胸腔积液诊断有其特殊优点。适用于: 1.胸部x线片难以显示的少量胸腔积液。 2.通过病灶密度观察,可将局限包裹性积液与肺实质病变加以鉴别。 3.显示胸腔积液同时可了解肺组织受压和肺实质是否存在病变。 4.可显示纵隔、气管与淋巴结情况。
气胸依据胸膜破裂口的情况以及胸膜腔内压力变化分为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治疗的原则是排除胸腔气体、闭合漏口,促进患侧肺部的复张,消除病因及减少复发。 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气胸类型、肺压缩程度、气胸原因、有无并发症,复发的可能性等综合判断加以选择。 主要包括保守治疗、排气治疗、外科手术治疗、胸膜粘连术和并发症处理。
结核化疗的原则是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化疗的目标,不仅是杀菌和防止耐药性的产生,而且在于最终灭绝,防止和杜绝复发。对于结核性胸膜炎新病例,其治疗方案分两个阶段,即:2个月强化治疗和4~6个月的巩固期治疗。常用初治标准化疗方案为: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2个月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4个月巩固期。
胸腔积液的用药主要根据原发病因来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胸腔积液积液常见的病因有:结核性胸腔积液、化脓性胸腔积液、相关肺炎所致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风湿结缔组织相关性胸腔积液。 结核性胸腔积液需进行抗结核治疗;肺炎及化脓性胸腔积液需抗感染治疗;恶性胸腔积液需抗肿瘤治疗;风湿结缔组织相关性胸腔积液则需要抗风湿治疗。
凡有明显的胸骨凹陷畸形的小儿及成人,尤其是凹陷畸形有进行性发展者均因手术矫治。手术不但可矫正畸形,改善外观形体,更重要的是恢复正常的呼吸和循环功能,并可达到消除其病态心理。 漏斗胸早期治疗的优点是可以尽量减少病人身体损害,以及进入青春发育期后由于胸部疾病导致的心理影响。漏斗胸常用的手术方式有:肋骨成型+胸骨抬举术、肋骨翻转术,Nuss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