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我国目前非常常见的一种慢性病,18岁之上的糖尿病病人已经超过11%。糖尿病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好的,容易出现一些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就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一种。 糖尿病肾病大体可以分为五期,是按尿蛋白排多少以及肌酐水平分期的,比如一期是肾小球滤过率升高,二期是运动后出现微量白蛋白尿,三期是持续微量白蛋白尿,四期是大量蛋白尿,五期是尿毒症,肾衰竭。 对于糖尿病肾病可以表现为尿蛋白增多,尿蛋白判断方法就是可以看一下尿中是不是泡沫增多。如果尿中泡沫增多,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性激素的分泌其实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节,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是由于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或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缺乏或减少所导致的一组疾病。 青春期前起病的患儿表现为青春期延迟或缺失,成年起病的患者则表现为性腺功能减退和/或不育,低促性腺激素性性功能减退症的病因通常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 先天性HH患者以GnRH分泌障碍为特征又可分为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IHH)以及与嗅觉障碍相关的HH(即Kallmann综合征),与基因突变有关,获得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功能减退症常常是下丘脑-垂体轴存在外伤、肿瘤等实质性病变的表现之一。
糖尿病血糖长期控制不好的话可以出现一些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就是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的一种。糖尿病肾病在临床上分期可以分五期,第一期是高肾小球滤过率期这一期如果血糖能控制好,是可逆的。 第二期是运动后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第三期是出现持续的微量白蛋白尿,在这一期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30到300毫克。第四期就是临床肾病期,在这一期出现显性白蛋白尿就是尿常规中尿蛋白是阳性的。第五期是尿毒症期,需要血液透析或者是腹膜透析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是比较麻烦的一个并发症。 所以对于糖尿病的病人来说,早期应该把血糖控制好,尽量避免出现糖尿病肾病。
垂体瘤是人体比较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垂体瘤按大小可以分为微腺瘤和大腺瘤,微腺瘤指的是直径小于一个厘米的垂体瘤,而大腺流指的是直径大于一个厘米的垂体瘤。 除了按大小之分类之外,垂体瘤按有没有功能还可以分为有功能的垂体瘤和没有功能的垂体瘤。有功能的垂体瘤以分泌垂体的一些相关激素,比如泌乳素,或者是生长激素,或者是促甲状腺激素,或者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者是促性腺激素。 如果垂体瘤没有功能的话,比较小的小腺瘤可以暂时不处理,如果是有功能的垂体瘤,建议积极处理。
判断人体酸碱平衡,血气分析是很重要的指标。首先我们看 pH,pH低于 7.35 为酸中毒,高于 7.45 为碱中毒。需同时测定血浆 HCO3- 和 H2CO3 浓度等,方可区别是代谢性或呼吸性酸碱紊乱。 动脉血CO2分压(Pa CO2 ), PaCO2是反映酸碱紊乱呼吸性因素的重要指标。 PaCO2原发性增高表示有CO2潴留,见于呼吸性酸中毒; PaCO2原发性降低表示肺通气过度,见于呼吸性碱中毒。
糖尿病根据病因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最常见的是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自身胰岛素分泌缺陷。它主要发病常见于儿童,发病年龄比较早。这部分病人体形偏瘦,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无效,只能应用胰岛素治疗。 而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胰岛素抵抗。或许有一部分病人会出现胰岛功能的缺陷。对于2型糖尿病的病人在早期可以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但是随着病程的进展,胰岛功能逐渐衰竭,最终也有可能需要注射胰岛素。 无论对于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来说,只要不出现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对寿命其实影响不大。所以说,对于糖尿病的病人,我们应该从早期就开始严格控制血糖,尽量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2型糖尿病出现低血糖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有一部分2型糖尿病的病人在早期的时候可以表现为下一顿餐前的低血糖,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2型糖尿病早期存在胰岛素释放延迟的情况。 第二种情况是2型糖尿病应用降糖药物之后出现低血糖,这种低血糖的原因往往是因为降糖药物过量引起的。 易引起低血糖的药物有胰岛素促泌剂,比如磺脲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或者是胰岛素。 而且糖尿病病人如果用药期间出现了低血糖,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或者是种类。
顾名思义低血糖就是指人体内血糖偏低,对于非糖尿病的人群低血糖的诊断标准是小于2.8mmol/L,而对于糖尿病的病人来说低血糖的诊断标准是小于3.9毫摩尔每升。 低血糖的症状根据血糖水平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症状如果是比较轻微的低血糖,可以出现心悸、出汗、乏力饥饿感明显这些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如果是血糖水平比较低就有可能出现使意识不清、昏迷。 于比较轻微的低血糖进食可好转,而对于比较严重的低血糖可能需要静推50%的高渗糖来尽快纠正,因为长时间严重的低血糖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伤。
糖尿病的病人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好,会出现一些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就是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并发症的一种。 糖尿病肾病在临床上可以分为五期:第一期是高肾小球滤过率期,在这一期肾小球滤过率是升高的,这一期如果血糖控制好,是可逆的。 第二期是运动后出现微量白蛋白。 第三期是尿中持续出现微量白蛋白,在这一期蛋白尿每24小时是30到300毫克。第四期是临床肾病期,在这一期尿常规中,尿蛋白阳性。 第五期是尿毒症期。所以对于糖尿病的病人,我们需要在早期就把血糖控制好,尽量不要让它出现糖尿病肾病。
高胰岛素血症并不等同于糖尿病。在2型糖尿病的早期,由于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也就是说胰岛素的敏感性是下降的,而这个时候如果要起到同样的作用,可能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所以说在2型糖尿病早期一般表现是一个高胰岛素血症。 但是并不是说高胰岛素血症时候血糖就一定开始升高,因为如果能代偿的话,血糖可能是正常的,所以说高胰岛素血症并不等同于糖尿病。而对于高胰岛素血症的这一部分人群。 如果要避免糖尿病的话,一定要减轻胰岛素抵抗,这个途径就是是控制体重,加强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