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黄兆琦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心血管内科

擅长:从事心血管临床工作十余年,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等...

概述 出诊时间 联系方式 口碑评价
视频 文章 直播
高敏肌钙蛋白增高,心梗警示还是误报?
高敏肌钙蛋白增高,心梗警示还是误报?

高敏肌钙蛋白增高并不一定是心梗,但如果出现高敏肌钙蛋白增高,就必须小心。心脏问题只能重视,不能忽视。除了心梗,心肌炎或高危心绞痛患者也可能出现高敏肌钙蛋白增高。如果检测单上显示高敏肌钙蛋白异常,无论是否心梗,都应重视并及时就医查找原因,正确对待。虽然高敏肌钙蛋白增高不一定完全代表心梗,但一旦出现问题,说明心脏存在问题,其严重程度需要重视。

心衰患者性生活指南:如何安全享受亲密时刻?
心衰患者性生活指南:如何安全享受亲密时刻?

心衰患者能否进行性生活取决于病情程度。在心衰急性发作期,患者连动都喘,更不用说进行性生活。即使不动,坐在那里也可能喘息。然而,在病情稳定期,也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评估。我们有一个指标,称为体力活动Max值,通常至少需要达到5个Max值以上,患者才有可能有体力和精力进行性生活。如何判断?可以通过测量指标来评估心脏功能是否能承受这种强度的体力活动。可以进行专业的评估,如6分钟步行实验或心肺运动实验,以判断患者是否能承受这种行为。

心衰患者警惕:感冒可能致命!
心衰患者警惕:感冒可能致命!

心肺功能紧密相连,许多心衰患者可能伴有肺部疾病。特别是左心功能不佳的患者,常出现肺淤血。感冒可能加重肺淤血,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衰。若感冒未控制好,可能诱发肺部感染,使肺内炎性渗出增多,进一步加重肺淤血,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衰。因此,心衰患者预防感冒至关重要。一旦感冒,应及时就医,避免发展为肺炎。感冒发烧时,不宜大量饮水,以免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衰。

降压药漏服怎么办?正确补服方法揭秘!
降压药漏服怎么办?正确补服方法揭秘!

降压漏服后,需要补服以保持血压稳定。血压不仅要降下来,还要控制在平稳范围内,避免大起大落。血压波动明显会伤害血管。如果早晨忘记服药,可以在中午或下午补服。但不要漏服一天后,第二天加倍服药。当天漏服可补服一次,第二天则无需加量。

冬季心血管危机:保暖防病,晨练需谨慎
冬季心血管危机:保暖防病,晨练需谨慎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因为寒冷天气和寒风刺激会导致血管收缩。热胀冷缩的原理众所周知,血管一旦收缩,原本狭窄的血管可能变得更加狭窄,从而容易引发心绞痛。此外,寒冷刺激会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难以控制,血压波动可能引发心梗。由于血管的硬度增加,冬季应及时调整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和血糖等危险因素。心脏病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早晨外出吹冷风,特别是在太阳出来之前,因为此时更容易发生心血管事件。晨练并非总是有益,尤其是在冬天。

胸痛超20分钟警惕心梗!紧急情况下如何自救?
胸痛超20分钟警惕心梗!紧急情况下如何自救?

胸痛如果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就要警惕心梗了。但是,一般不要等到这么长时间。如果胸痛大于20分钟以上,已经属于高危性的心绞痛。发作时伴有大汗淋漓、浑身濒死感,这种要马上打120,去就近的胸痛中心,尽早进行相关检查排除心梗。虽然大于30分钟以上的胸痛才考虑心梗,但如果胸痛超过20分钟以上,已经是非常高危的心绞痛了。这种心绞痛往往会转化为心梗。所以,如果有这种情况,大于20分钟以上的胸痛,平时吃了硝酸甘油或者救心丹可以很快缓解,但这次吃了以后效果不好,几分钟隔了以后吃,以后效果还不好,这种情况下,请即刻打120,到就近的胸痛中心尽早诊治。

警惕!家中自测血压超过这个数值,可能是高血压的信号!
警惕!家中自测血压超过这个数值,可能是高血压的信号!

大家知道,如果在家里自测血压超过135/85mmHg,则需要注意了。但前提是,自测血压的方式和方法要正确,否则不正确的测量结果会导致诊断标准失效。在什么情况下测量的血压是正常的呢?首先,一定要在安静的状态下测量,避免在情绪激动、刚刚活动后或与人争吵后进行。需要在安静状态下休息10-15分钟后,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将手平举至与心脏平齐的位置进行测量。如果有条件,一般需要测量三次并取平均值来确定真正的血压水平。假如平均值超过或等于135/85mmHg,就要警惕了。此外,建议大家在不同时段进行测量,如早晨、中午、下午和晚上,因为血压是波动的,有的人可能早上高,有的人可能夜间高。在不同时段测量,才能真正掌握血压是否正常。

高血压患者注意:血压正常后也不能停药!
高血压患者注意:血压正常后也不能停药!

血压正常后不能随意停药。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以控制血压。即使血压暂时正常,也不能认为高血压已治愈。随着降压药物代谢和作用消退,血压可能会再次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当然,有些患者血压本身不高,且有明显的诱因,如肥胖、打呼噜或饮食过咸。在改善这些诱因后,血压下降,可能不需要再服药。但这种情况较少见。总之,是否停药应在医生建议和指导下进行,不要自行决定。

降压药后头晕,是副作用还是血压低?一文教你如何判断!
降压药后头晕,是副作用还是血压低?一文教你如何判断!

服用降压药物后头晕,不一定是药物副作用。有时老人服药后血压过低,可能导致头晕。若服药后头晕,应量血压,判断是否因血压过低引起。如是,需调整用药。若头晕仅在服药后出现,尤其是与服药时间直接相关,如每天服药后1-2小时出现头晕,应咨询医生,判断是药物不良反应还是血压影响,并调整用药。若服药后偶尔头晕,关系不大。

高血压患者如何控制钠盐摄入?
高血压患者如何控制钠盐摄入?

高血压患者通常不宜摄入过多盐分,因为过量的盐分会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并可能导致血压升高。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正常人的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每天6克以内。除了食盐,还应注意加工食品中的隐藏钠盐,因为这些食品往往含有较多的钠盐,过量摄入会对血压和肾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高血压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钠盐摄入。

突发心悸怎么办?冷静应对,及时就医!
突发心悸怎么办?冷静应对,及时就医!

突发心悸时,可能原因多样:心跳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引起不适。首要的是保持冷静,停止手头工作,坐下休息。若手边有血压计,可测量血压;若无血压计,可自测脉搏,判断脉搏是否紊乱或过慢。若无头晕、胸闷、两眼发黑等其他不适,可尝试坐下休息,看是否能缓解。若症状持续,应立即就医。若心悸严重到站立困难、头晕、喘不过气,应立即拨打120。若心悸反复出现,应尽快到医院检查,明确原因,因为不同原因引起的心悸,治疗方法各异。

夏季血压降低,高血压患者需要调整药物吗?
夏季血压降低,高血压患者需要调整药物吗?

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在不同季节会经历血压的变化。在冬季,血压往往偏高;而在夏季,血压则相对较低。这种现象与物理学中的热胀冷缩原理相似,血管也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在夏季,许多患者的血压会比冬季低。如果没有不适感或低血压相关症状,通常不需要减少药物剂量。然而,如果出现血压降低的症状,如站立时头晕、乏力或服药后整天头昏昏沉沉,这时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切记不要自行停药或随意减少剂量。如果没有上述不适,可以不停药或减量。

运动员心动过缓需不需要治疗?
运动员心动过缓需不需要治疗?

大部分运动员可能存在心动过缓的情况,这是由于心脏功能强大,每次做功可能比正常人大1.2-1.5倍。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心动过缓没有导致疾病,如心肌病或供血不足,就不需要治疗。但如果运动源性心脏病导致心脏肥厚,或心动过缓已影响心脏或全身供血,就需要根据严重程度进行治疗。大部分情况下,如果不影响供血,可以观察,不需要治疗。

高血压患者体检必查项目:全面了解血压对身体的伤害
高血压患者体检必查项目:全面了解血压对身体的伤害

高血压患者在体检时需关注几个方面的检查。首先,要明确血压级别,通过测量血压了解是一级、二级还是三级高血压。其次,要筛查高血压以外的其他相关疾病,如血脂、血糖等问题,因为很多高血压患者合并有其他危险因素,如血脂、血糖、高尿酸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此外,还需检查高血压是否导致器官损害,如肾功能、心脏损害、心脏肥厚、动脉粥样硬化和颈动脉斑块等。对于血压级别较高或病程较长的患者,还需进行并发症筛查,了解高血压对心脏、肾脏、脑部和眼底动脉的损害程度。这些检查可通过心脏超声、冠状动脉CTA、头颅CT等专科检查进行。检查的深度和范围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判定。一般来说,危险因素筛查和基础检查是必要的,有助于医生了解高血压对身体的伤害程度,选择合适的降压方案,既能降压又能保护靶器官。

心绞痛急救指南:硝酸甘油的正确使用与保存
心绞痛急救指南:硝酸甘油的正确使用与保存

心绞痛发作时,硝酸甘油通常通过舌下含服来快速吸收入血,扩张血管以缓解症状。但需注意,严重心绞痛或心梗前期且血压偏低的患者,含服硝酸甘油可能导致血压迅速下降,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只有在血压正常时才能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若10分钟内心绞痛未缓解,且血压正常,可再次含服。若含服三次后胸痛持续,应立即拨打120前往胸痛中心检查,排除心梗可能。硝酸甘油需注意保存,避免受潮和光照,以免药效减弱。建议将药物存放在棕色不透光小瓶中,并标记失效日期。对于反复发作心绞痛的患者,外出时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

夜间血压不降反升?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警报!
夜间血压不降反升?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警报!

如果夜间血压比白天还高,这是一个危险信号。对于正常人或血压节律调整正常的高血压患者来说,白天的血压应该比夜间的血压更高,夜间血压大致上要比白天的血压降低10%-15%。然而,很多情况下,特别是老年人合并多种并发症或靶器官损害时,可能会出现夜间血压不比白天血压降低,反而增高的情况。这种情况无疑会在夜间增加各个脏器的负担,导致更多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心脑血管事件。因此,高血压患者除了在白天要定期测量血压,让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还需要定期监测动态血压,了解24小时的动态血压和昼夜节律。如果出现夜间血压不降反升,这种情况往往不太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降压药物调整,让其节律尽可能恢复到正常范围。

冠心病患者如何安全运动?专业医生的指导不可少!
冠心病患者如何安全运动?专业医生的指导不可少!

冠心病患者能否运动?答案是肯定的。实际上,心脏疾病患者是可以进行运动的,运动是除了药物之外的一种有益补充。然而,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并非盲目进行,也不能简单地遵循他人的建议。在运动过程中,冠心病患者可能面临心脏风险。因此,了解自身是否存在风险至关重要。运动也需要像药物一样,有一个“处方”。这个处方的制定需要通过专业医生的专业检测,包括心肺运动实验检测,以发现运动过程中是否有不良反应或心血管风险。医生会根据检测结果制定运动处方。并非所有心脏病患者都适合运动,例如冠心病患者,如果是心梗后合并心衰的患者,其运动强度与没有心梗、没有心衰的患者是不同的。运动处方也需因人而异,因病而异。

冠心病诊断:冠脉CTA与造影,如何正确选择?
冠心病诊断:冠脉CTA与造影,如何正确选择?

冠脉CTA和造影的选择通常这样区分:如果有高血压、高脂血症或多年糖尿病,且没有明显胸痛发作,但合并许多危险因素,医生可能建议先做CTA检查血管状况。然而,如果已经出现症状,且医生高度怀疑冠心病,通常更推荐冠脉造影。特别是对于已经接受过支架手术、存在残余狭窄或心梗后需复查的患者,首选冠脉造影能更清晰地观察血管狭窄和病变。因为相较于冠脉造影,冠脉CTA在判断冠脉狭窄上不够准确,仅作为冠心病初诊的初级手段。如果已经明确血管有一定程度狭窄、曾放过支架或已出现症状,建议首选冠脉造影。

冠心病误区:胸痛、游走性痛与心绞痛的真相
冠心病误区:胸痛、游走性痛与心绞痛的真相

冠心病的症状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典型的,有典型症状的人数很少。临床上,许多病人在阅读了一些科普资料后,容易将这些症状混淆。例如,一些年轻人会担心自己是否患有心脏病,询问胸痛的位置。这种游走性的胸痛通常与心脏无关。另外,像针扎一样的刺痛也不一定是心脏病。老年人可能会提到心绞痛发作时伴有左侧放射性疼痛,但后背痛或左侧胳膊痛并不一定意味着心脏病,需要结合其他症状来判断。有些病人可能只是肩周炎或肌肉拉伤。因此,是否为冠心病需要与医生沟通,由医生来判断症状是否为心绞痛。有些年轻人在静坐时感到胸闷不适,但运动起来却感觉越来越好,这种症状也不太与心脏相关,但常被误解为冠心病。

无症状心肌缺血:隐藏的健康危机
无症状心肌缺血:隐藏的健康危机

无症状心肌缺血并非总是无风险,其原因多样。重点不在于无症状,而在于心肌缺血的原因。如果心肌缺血由冠脉狭窄引起,或伴有严重表现,需干预。心肌缺血的原因还包括微小血管病变、贫血、高血压等。并非所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都是安全的,部分也有风险。因此,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应先查找病因,再根据病因进行相应处理。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