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从事心血管临床工作十余年,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等...

一般来说血压降不下来,可能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血压的治疗方案需要调整。我们说没有降不下来的血压,只有你吃不够的药,因为降压药吃得不够,所以导致了血压控制不好,降不下来。这是第一种原因,也是大部分的原因。一般来说每一种降压药都有降压的幅度,不是说所有的血压类型都可以通过一颗血压药去解决问题。当血压升高的幅度太高,往往是需要连用的。很多病人可能就只吃一颗药,或者是经常换药,或者是联合的不够,就导致血压控制不下来。很多情况下,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倒好解决,把降压药物进行一下调整,要么联合量加上去,要么调整一下它的剂量,血压是可以控制下来的。当然这是最常见的情况。 第二种情况是继发性的高血压,就是并不是因为血压的问题,是因为身体上面有其他的一些疾病存在,而导致血压的难以控制,比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或者嗜铬细胞瘤,或者其他的一些肾性疾病,而导致这样的高血压。这种情况下,就要去积极地治疗原发疾病,把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控制好解决掉,这个时候血压可能就会控制得更好一些。不能说完全根治,但是它可以控制得更好一些,但这种情况往往在临床上占非常少的比例,大多数都属于我说的第一种情况。

心脏早搏需不需要治疗,要看心脏早搏的类型及其严重程度。 心脏早搏分为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及室性早搏。有些早搏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即心脏有问题;有些早搏则可见于正常人。因此,如果早搏性质不严重,没有器质性心脏疾病,且早搏次数不多,这种情况下无需治疗,只需改善生活方式即可好转。但如果早搏类型严重,次数多,同时伴有器质性心脏疾病,这种早搏则需要治疗。

高血压患者,我们不建议大家吸烟。 不管你是否有高血压,我们都不太建议吸烟。大家可能认为吸烟会伤肺,但吸烟的伤害是全身性的,不仅仅是对肺,它对心脏也有很大的影响。烟中含有的致癌物质有几百种,抽一口烟,有害物质就会伤害心脏和血管,如尼古丁。长期吸烟会加剧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过早老化。再加上高血压,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几率。因此,不建议高血压患者吸烟。

高血脂患者对酒的需求,我们用中国人的老话提醒:小饮酌情,大饮伤身。 红酒具有抗氧化作用,但过量饮用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高血脂患者可以适量饮用红酒,但要保证摄入量在标准以内。一般建议每日红酒摄入量不超过一瓶,长期大量饮用不可取。

我们的胸痛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范围。 经常在医生看病的时候,病人一来说"黄医生,我胸痛","哪里痛","从这到这,全是胸痛"。但我们和心脏相关的胸痛,往往是在胸骨正后方、胸骨中转动的正后方,或者是左侧的位置。 光这点并不够,我们大部分什么样的胸痛更反映是心脏的问题?就是和活动相关的。比如,活动量增加的情况下,去爬楼梯,家务活做多,或者是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出现了胸口的正后方,或者是左侧胸部,像一块大石头憋闷感,我们医学上所说的痛,和老百姓理解的痛是不一样的。 很多情况下,所谓的胸痛,心脏的痛,就像一块石头压在胸口,让你喘不过气来,同时这种情况下,可能还会伴随着有放射痛。在这种不舒服的情况下,它可以向左侧的无名指和中指放射,可以向左侧的肩背部放射,可以向我们的上颌部和下颌部放射。这种胸痛,往往要警惕心脏。当然还有极少数的病人,特别是一些冠脉比较严重狭窄的病人,例如老年人,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反复发作,我刚才所说的这个位置,这个情况下也要去警惕,是不是心脏有问题了。

血脂高的原因,一部分和生活方式有关,绝大部分都和生活方式有关,就是吃东西不对,还有极少部分和遗传有关,他天生就是这样的。 有些人说,我很瘦,又不胖,也不吃肥肉,饮食特别健康,但是我的血脂为什么还高?这一部分人群,大部分就和遗传有关,是因为血脂的代谢出了问题,是天生的,爹妈给的。还有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和生活方式有关,尤其是跟饮食,比如过度的饮酒,老是吃外卖,然后暴饮暴食,这些都会引起血脂的增高。 所以想要血脂好一点,管住嘴是最基本的,管住嘴以后,如果还不能控制,就需要药物的干预了。

心肌酶升高不一定代表心梗。 心肌酶是指心肌细胞中的一些物质,当心肌细胞出现坏死时,心肌细胞中的酶会释放到血液中,被检测到。但心肌酶增高是否一定代表心梗,需要根据升高的幅度和时限来判断。有些心肌酶增高可能代表心梗,有些可能是心绞痛,有些可能是心肌炎。 因此,不是所有心肌酶增高都是心梗。需要根据升高的幅度(波高)和时限,结合其他检查才能明确。不论哪一种类型,只要心肌酶增高,都代表疾病状态,需要积极就医,否则可能发生严重事件。

吃了降脂药的话,血脂不一定完全能够降下来。 如果不管住嘴巴,拼命地吃、拼命地喝,吃多少降脂药也没用,因为降脂药只能解决内部问题,不能解决外部问题。血脂一部分来自于外面的食物吸收,另一部分来自体内自身的合成。降脂药,如他汀,只能减少体内的胆固醇合成,但无法控制外源性摄入。如果一边吃降脂药,一边大吃大喝,药效会减半。此外,在血脂特别高的情况下,降脂药的降脂幅度有限,可能需要联合其他降脂药物。 每种降脂药都有其治疗疗效和降幅,单一降脂药可能无法达到所需目标值,这时需要联合使用。

虽然很多人都说吃了芹菜血压会降下来,但作为医生,我们是要拿数据说话的。 目前以我的认知,暂时没有看到这方面的一些依据。可能大家有个体的经验,个人觉得喝了芹菜汁血压能降下来,但从医学角度上来说,它并没有很明确的医学证据去证明喝芹菜汁可以降血压。从食疗上来说,预防的价值可能会更高,即吃东西的预防价值可能会更高,但真正到治疗方面,恐怕你还是需要得到医生的专业帮助。生活方式的改善包括食物,到了疾病阶段,生活方式的改变只能作为药物和手术治疗相辅相成的一部分,它不能够替代正规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高血压的病人当然可以抽血,高血压和抽血之间没有什么危害。 大家对抽血有很多误解,总认为血抽出去就长不回来,这是不对的。抽血时,注意不是献血,抽血量非常少,可能只有2毫升左右。以60公斤的人为例,整体血量大约在3000-4000毫升,2毫升对于他来说太少了。红细胞本身有自然的衰老和衰亡,所以抽一点点血对血压没有任何影响。同时,抽血可以帮助医生和你自己了解自身情况,比如高血压是否合并其他问题,肝、肾功能如何,血脂、血糖怎样,是否有高血压的潜在内分泌性因素等。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抽血检查得到,有助于治疗。 所以,大家不要抗拒抽血,因为抽血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很大伤害。

冠心病的病情轻重程度不同,不是所有冠心病患者都需要放支架。 如果冠脉狭窄尚未严重到需要放支架的程度,则不需要放支架,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冠心病的诊断通常指冠状动脉主要血管狭窄大于等于50%,无论是通过造影还是冠脉CTA检查发现狭窄,都可以诊断为冠心病。 但不是所有血管狭窄都需要放支架,只有当血管狭窄达到80%以上时,才需要放支架。即使血管狭窄只有30%,也需要开始治疗,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支架治疗。药物治疗是长期进行的,旨在延缓病情进展,防止狭窄加重。即使放置了支架,仍需继续药物治疗,因为支架只是解决一处狭窄问题,若不控制危险因素,其他地方可能再次出现狭窄。 因此,控制危险因素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

血脂高,一个就是要注意胆固醇的摄入。 我们健康的饮食可以摄入一些不饱和脂肪酸,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要少。什么是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一般来说就是油。大家都知道,长期吃外卖血脂肯定好不了,因为里面地沟油的成分太多。 还有一个就是这些煎炸的食品、加工食品,凡是煎炸食品、加工食品,还有这些甜品,它实际上吃下去可能口感特别好,但是它里面的饱和脂肪酸更多的不是转化为能量供你去使用,更多的是转换为热量囤积在身上变成肥肉。而这些肥肉恰恰就会增加血脂的问题,还会增加你的心脏风险,尤其是肚子上的这圈肉,我们叫内脏脂肪。内脏脂肪和心血管风险是密切相关的。 所以有时候吃这些东西,一时很香,但是不要忘记了,凡是美丽的诱惑之后,必然是藏着一些风险。所以如果大家血脂高,尽量不要吃这种加工的,特别是香口甜口,特别是油。对于油的摄入量,我们也非常要注意,以植物油为准,或者最好是一些橄榄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一些,可能对血脂的控制,或者说在食疗方面会更有帮助。

心脏不舒服的症状非常多。 心脏的症状,比如可能会表现为心慌,心好像就是像小鹿乱撞一样,有点像那种初恋的感觉,小鹿乱撞,还有胸闷就喘不上气,有些甚至会表现为晕倒,就晕厥,不省人事。这些通通都有可能是心脏的表现。 所以,心脏疾病的症状是非常多样化的,不能说具体的哪一个症状,它一定是心脏病。但是如果心脏有不舒服,出现我刚才说的心慌、胸闷、走路喘不上气,或者是说有晕倒的病史这些,都要即刻来检查,排除一些严重的心脏疾病。

血脂和血压虽然是一对难兄难弟,但两者之间没有很直接的关联。 前两天我刚好有一个病人,跟我说,黄医生,我发现了,我只要血脂降了,血压就会降,这个合理吗?其实不合理,血压是血压,血脂是血脂,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但是它们绑在一起会作恶。只要你又有血脂高,又有血压高,血管肯定好不了。所以不是说血脂降了,血压就能降下来,没有直接关联。该降血压的药要照吃,该降血脂的药要照吃。这两者之间它只能互相作恶,但是不是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两者之间必须要共同荣才行。

运动可以降血脂,但要区分它降低的是哪种类型的血脂。 对于运动来说,它降低甘油三酯的幅度远大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幅度。运动降血脂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吃药,因为无论是运动还是饮食,对血脂的降低幅度都是有限的,不能完全达到临床上的治疗需求。所以,如果有心血管疾病,管住嘴、迈开腿是第一步,同时还要合并使用药物,才能达到治疗需求。

血脂高不会影响睡眠,睡眠是睡眠,血脂是血脂,不要把这两者扯到一起去了。 血脂高,只是血液中的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增高,血脂高和睡眠之间没有很大的影响。睡眠更多的影响来自于心理和精神经系统。如果有睡眠问题,需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解决睡眠问题,因为失眠与心脏风险相关。晚上心脏需要休息,如果长期失眠,心脏得不到休息,可能会过劳损。夜间睡眠时,内分泌会调节,如果长期失眠,内分泌调节出现问题,可能也会影响到脂质。当然,长期缺觉的人,有一部分可能会影响肥胖。

血脂高不一定会直接导致视力下降,除非血脂高到一定程度,影响到眼底动脉粥样硬化,才可能会影响视力。 然而,视力下降有很多原因,不仅仅只有这一个。由于血脂高而引起的与眼睛有关的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比如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可能导致视力模糊,这是有可能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视力下降都和血脂相关,还需要排查其他原因。血脂增高对眼底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并不是特别大,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比较多,其中血压和血糖的情况影响较大。

血压低和能否去高原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 并不是血压低就不能去高原,血压高也不能说去不了高原。能否去高原,首先要看心脏是否够强大,其次要看能否耐受缺氧的情况,这两点才真正决定是否能去高原。即使满足这些条件,也要避免在高原上出现不幸。前段时间,很多健康的人群去高原后出现了不良反应。能否去高原既不取决于血压,也不取决于其他因素,只取决于身体能否耐受缺氧环境,以及进入高原后是否特别关注血氧耐受情况。不要做出错误的行为,比如着凉、过度剧烈运动、感冒等,这些会引起病理性改变,增加缺氧反应,导致不良后果。

低血压我们还是要讲清楚,到底是正常的血压偏低的状态,生理状态,还是病理的状态。 假如说,是由于疾病引起的血压下降,血压降低的情况引起头晕,这个时候要去看医生,要解决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个疾病才行。有一些情况下,本身他基础血压就在较低的范围,但是没有达到病理状态的情况下,就要搞清楚头晕和它之间有没有关联了。并不一定是血压引起的头晕,这个时候也应该去求助医生,去看一看头晕和血压之间到底关联大不大。

高血压的发病和饮食有一定的关联。 例如,长期的高盐饮食很容易引起肾脏排水功能下降或水钠潴留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增高。因此,高血压患者不建议长期摄入高钠盐饮食。此外,高血压患者很多情况下会合并有其他一些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或血糖异常。对于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结合清淡饮食,尽量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和优质脂肪的摄入,这可以大大降低高血压合并其他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