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不等同于禽流感,甲流其实是包括禽流感的。甲流是甲型流感的简称,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其中乙型和丙型主要感染人类,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宿主比较广泛,既能感染人类,也能感染禽类。 甲型流感病毒按照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的不同,可以分成若干不同的亚型,禽流感的亚型主要是指H5N1、H9N2、H7N7、H7N9等。 人流感病毒主要与H1、H2、H3和N1、N2亚型相关。从1997年5月的一个病例开始,陆续证实以上述亚型的禽流感病毒也能够感染人类。
虫病是指寄生虫病,血吸虫病属于寄生虫病。能够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有五种,分别是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间插血吸虫、埃及血吸虫与湄公血吸虫,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 日本血吸虫是雌雄异体的,寄生的终宿主除了人之外,还有马、牛、羊、猪、狗、猫等哺乳动物。它的中间宿主只有一种,那就是钉螺。当日本血吸虫从虫卵发育成毛蚴时,就可以感染钉螺。在钉螺体内经过母胞蚴、子胞蚴的无性增殖,产生成千上万条尾蚴,成熟的尾蚴从钉螺体内溢出到水中,就可以感染人等动物。进入人体后,经过童虫阶段发育成成虫,主要寄生在门静脉-肠系膜静脉系统
血象是指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的范围,在细菌感染的时候血象有可能出现异常,但是当细菌感染的整体炎症反应程度比较轻血象可能没有太明显的异常。 白细胞计数可能出现轻微升高,但是还没有超过9.5或者10×10E+09/L的正常上限,那么只要达到了8或者7左右的范围也可以认为轻微增高。 如果明显增高超出正常上限,这时很可能是以中型粒细胞计数升高为主的,但是当细菌感染变得更加严这时白细胞计数很可能会出现下降。 血象仅有提示细菌感染的作用,并不能够精确的判断。
出血热一般是指流行性出血热,又叫做肾综合征出血热,其治疗原则是三早一就。分别是早发现、早期休息以及早期治疗,一就指的是就近治疗。 出血热的患者比较容易出现低血压休克,之后伴随着肾功能衰竭,所以在治疗中要防止这两种情况的出现。低血压休克期会有明显的血管内的液体外渗的情况。 所以要给予一些药物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可以使用维生素C,每天也应当输注大量的液体来保证血容量。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还需要应用糖皮质激素。
狂犬病的预防,主要是应用狂犬病疫苗,完整的五针或者四针能够产生足够量的抗体,并且维持足够长的时间。 血清一般是指抗狂犬病血清,它是狂犬病毒固定毒免疫马所得的血浆,与狂犬病的人免球蛋白的作用类似,与狂犬病疫苗的作用机制不同。狂犬病疫苗属于主动免疫,也就是让身体获得产生狂犬病毒抗体的能力,但是这种抗体需要一周左右才能产生。 而抗狂犬病血清或者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直接将这些抗体注射入人体,能够迅速让人体获得对狂犬病毒的免疫能力,弥补狂犬病疫苗产生抗体前的空白期,而不是让人体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
出血热主要是指肾综合征出血热,一年中有两个流行高峰,分别在5到6月份和10到12月份。它的传染源主要是老鼠,所以预防的主要工作是灭鼠和防鼠。周围环境中没有老鼠,就不会出现老鼠的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空气、食物,甚至咬伤人的情况。 绝大多数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住的是楼房,没有接触老鼠的机会,就不用担心传染上出血热的风险。如果周围环境中老鼠比较多、不容易灭鼠,往年得流行性出血热的人比较多,也可以注射流行性出血热的疫苗。这个疫苗需要在第0和第14天各注射一针,在基础免疫后一年,还需要再加强注射一针。
出血热是指流行性出血热,又叫做肾综合征出血热,病原体是汉坦病毒,主要是由老鼠等动物传染给人的。 老鼠传人给人的途径可能是通过呼吸道,也就是鼠类的排泄物,比如尿液、粪便、唾液污染了周围环境后,形成尘埃、形成气溶胶,然后人通过呼吸道,从而吸入这些病原体。也有可能通过类的排泄物污染食物,经消化道传染给人。人直接被老鼠咬伤,也有可能通过伤口的接触而被传染。 孕妇感染了流行性出血热这个疾病之后,也有可能透过胎盘传染给孩子,所以垂直传播也是其中一种途径。出血热的传染源没有人,人与人之间并不会相互传染。
出血热抗体是通过抽血进行的一项化验,一般是化验的流行性出血热的IgM抗体。如果在临床上这个检查成阳性或者弱阳性的结果,就可以从实验室层面,确诊流行性出血热这种疾病。 但是,感染了汉坦病毒、导致了流行性出血热,即使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这个抗体也不一定呈现阳性或弱阳性的结果,而是有可能呈阴性。 在临床上只有大约1/3的流行出血热患者,这个抗体才能够出现阳性或弱阳性的结果。所以,出血热抗体呈阴性并不能够排除流行性出血热,在临床上,从很大一部分上还是非常依赖于临床症状进行诊断的。
细菌感染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多见,细菌感染的程度比较轻,血液循环中的白细胞计数很可能只会轻微增高,白细胞的分类中会以中性粒细胞计数为主。 如果细菌感染的程度比较重,白细胞计数很可能会显著增高,血液循环中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数值也会升高。细菌也有可能通过血液循环进行播散,造成菌血症。如果抽取血液进行培养能够培养出细菌,就可以明确菌血症的诊断。 菌血症的危害是细菌可以扩大感染部位、从而加重病情,但如果血液循环中没有太多的细菌产生的毒素,仅仅有细菌的菌体,很可能还没有明显感染中毒症状,比如发热、全身肌肉疼痛、头痛等。如果相应的毒素也进入血液循环,这些症状才会比较明显。
出血热的症状一般是指流行性出血热,它又叫做肾综合征出血热。比较典型的会有明显的发热期,这一期会有明显的疼痛,表现为腰痛、头痛和眼眶疼痛,合称为三痛。还可以有醉酒的样子,表现为头部、颈部和胸前的位置皮肤潮红。 比较典型的患者,在发热期之后还可以出现低血压休克期及少尿期,尿量明显减少。如果经过良好的治疗,少尿期之后可以进展到多尿期,每天的尿量会大于2000毫升,多的甚至达到4000毫升,或者是8000毫升甚至以上。恢复期,患者的尿量会逐渐减少到每天2000毫升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