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镜是一种检查眼底情况的眼科仪器,眼底镜上主要的两部分:第一、是照明部分;第二、是镜片部分,医师通过镜片在照明的辅助下过瞳孔对眼底进行观察,主要观察视神经、血管、视网膜黄斑区有没有异常的改变,根据发现的异常诊断相应的疾病并进行治疗。 眼底检查建议在散瞳的情况下进行检查,因为散瞳之后瞳孔会出现药物性固定散大的状态,在眼底镜的灯光照射眼睛之后瞳孔不会发生收缩。这样医师能够更加明确的看清眼底的所有情况。
细菌性角膜炎是由细菌感染结膜导致的结膜组织发生的急性传染性炎症,主要表现为眼睛充血,分泌物增多,水肿甚至疼痛等症状。 细菌性结膜炎,主要的用药是局部使用抗生素类滴眼液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的有氨基糖苷类滴眼液,喹诺酮类滴眼液,氯霉素类滴眼液等。 如果伴有全身发热症状,还应该同时进行进行全身抗感染治疗,细菌性结膜炎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所以在发病期间尤其应该注意手卫生,避免由于手卫生不良,导致细菌性结膜炎的传播。
角膜塑形镜是佩戴在眼球表面的一种硬性隐形眼镜,夜间睡眠时配戴通过适当的压力可以有效的预防或者缓解近视度数快速增长,另外它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在一定度数范围内,佩戴者第二天可以获得清晰有效的裸眼视力,不用配戴框架。 眼镜表面塑形镜适合的度数范围比较大,一般情况下,度数高于100度低于600度都适合进行佩戴,高于600度的近视配戴塑形镜效果略差,而且白天裸眼视力达不到正常水平。 可能还需要佩戴一个小度数的近视眼镜,另外塑形镜适应于角膜曲率较大的近视患者,如果角膜曲率过小,佩戴塑性镜效果就比较差。
角膜穿孔多数发生在角膜炎以及角膜深层溃疡或者角膜外伤的时候,角膜穿孔一般都伴随明显的角膜刺激症状以及视力的明显下降,在穿孔之前,可能患者感觉不到明显的前兆,仅仅能感觉到的是角膜炎的常规症状以及视力下降。 所以一旦发生角膜病变,建议要及时定期的去医院就诊复诊,不应该自行在家观察或者自己用药,这种情况很容易因为病情的延误造成炎症向深层蔓延而发生角膜穿孔。
视网膜出血根据不同的情况,可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第一、如果是极少量的视网膜出血,没有累及中心视力,可以口服祛瘀通脉的药物,促进出血的吸收; 第二、如果是比较大量的出血,并且遮盖了血管,目前比较积极的处理措施,是在玻璃体内注射药物,防止出血后由于循环不良而发生新生血管; 第三、如果是非常大量的出血,并且导致了玻璃体积血,这种情况也可以在玻璃体内进行药物注射,同时应该全身使用改善循环药物,促进出血吸收。如果保守治疗三个月左右,玻璃体内积血没有吸收的表现,应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需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的人群,主要包括已经患有某些特定的眼底疾病,或者发生眼底疾病的可能性比较大的人群,例如高血压、糖尿病、早产儿、高度近视、老年黄斑变性,以及突然出现视力下降,并且排除了屈光或者眼前节问题的疾病患者,这种情况应该及时的进行眼底检查。 如果确诊某种眼底疾病,应该及时地给予对症的干预或者治疗。如果还没有发生明显的眼底疾病,但是存在全身危因素的患者,也要定期的进行眼底检查,排除可能出现眼底疾病的倾向。因为很多的眼底疾病,如果能在早期,给予及时的干预或者治疗,疾病的预后会发生很大的不同。
青光眼分为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笔,小心青光眼在早期患者可能出现几次小发作发作时,可以表现出轻度的眼睛涨痛,伴同侧的头痛,视力下降可以不明显,这时患者就诊之后,确诊青光眼应该及时的进行药物以及手术治疗。 一般情况下手术后眼压可以达到正常范围内开角型青光眼发病比较隐匿,很多患者在早期都无法明确诊断等,发现视力下降来诊时可能已经发生了视力和视野的不可逆性损伤,开角型青光眼一般情况考虑药物控制眼压,当药物控制眼压效果不良时,才考虑进行手术干预。
角膜云翳主要是指角膜的炎症或者损伤累及到前弹力层,以及基质层浅层所导致的角膜组织发生局部不透明的改变,如果角膜云翳位于瞳孔区可以造成视力的损伤。 如果角膜炎症或损伤累积到基质层全层,那么恢复之后会留下角膜白斑,所以在临床上出现了角膜炎症或损伤。 应该及时的就诊,尽力对症用药,预防角膜云翳或者白斑的产生。 如果严重的角膜白斑,有可能会导致失明,需要考虑进行角膜移植手术。
眼底充血,在临床上主要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视神经炎或者视网膜炎,这两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视神经或视网膜发生了炎症,从而表现出视乳头周围血管以及视网膜血管充血、水肿的表现,视神经炎或者视网膜炎需要立即使用大剂量的激素冲击治疗,控制炎症,改善视网膜的血液供应,防止炎症进一步发展,导致渗出以及黄斑区的损害和视神经的损害。 第二,如果是长期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眼底静脉会表现出迂曲怒张,也会表现出眼底充血的一种状态,但其实这是一种循环不良的表现,应该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治疗,防止静脉血管破裂发生眼底的大片出血影响视力。
一旦因为青光眼而发生失明,这是不可逆的,目前临床上没有任何措施,可以使失明患者再次重新得到清晰视力,所以在青光眼早期就应该及时的做好眼压的干预,使用药物或者手术将眼压控制在正常水平,防止高眼压导致的不可逆性视力损伤。 目前,国外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人工电子义眼,将来如果能够成功应用于临床,可能为眼球完整的失明患者提供再次用眼感知世界的希望,但是目前仍在实验阶段。所以任何疾病都应该在早期给予及时的治疗,一旦因为没有及时治疗,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很多情况目前临床上都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