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病变,多数都是以视力下降为首要表现。视网膜主要可表现为水肿、渗出、出血、裂孔等一系列病理特征。 由于视力下降来诊,应该排除是屈光不正因素所导致视力下降,排除之后,应该对眼组织,由外到内进行逐步检查。当确定是由于眼底疾病而造成的视力下降之后,应该及时明确眼底疾病的种类,采取对症的治疗措施。眼底疾病治疗时机非常重要,因为大多数的眼底疾病,如果延误了就诊,很可能会造成视力以及视野的不可逆性损伤。
角膜曲率在临床上主要在以下方面经常涉及到: 第一,在验配角膜塑镜镜时要看角膜曲率的大小,如果角膜曲率过平,患儿就不适合佩戴塑形镜。 第二,进行白内障手术,术前也应该检查角膜曲率,这对于计算手术当中所用人工晶体的度数是有直接关系的。 第三,有部分高度近视患者通过检查角膜曲率,还可能会排除是否存在圆锥角膜的可能性以及风险,正常的角膜曲率大约在44左右,如果数值或高过低都有可能提示相应的病变,应该及时的给予对症处理。
眼角膜上皮脱落,在眼表疾病中属于比较严重的一种,引起角膜上皮脱落的原因可能有: 第一,外伤外伤导致的角膜上皮脱落,一般是由于物理损伤所导致。所以局部使用抗感染以及角膜上皮修复治疗后,多数情况48小时到72小时可以恢复。 第二,如果是由于炎症导致的角膜上皮脱落,这种情况治疗起来病程比较长,需要炎症得到有效控制之后角膜上皮才能得到完全的修复。 一般情况下,病毒性角膜炎发生角膜上皮损伤比较常见,如果局部病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角膜上皮损伤会反复发作。
青光眼是因为房水产生过多或者流出通道受阻,导致眼内压不断增高从而可能引起视神经至及视野不可逆性损伤的一组眼病。 青光眼患者一般在早期不会出现明显的畏光表现,尤其是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光线明亮的环境下瞳孔发生收缩,还可能会使眼压得到轻度的缓解。 然而在急性青光眼发作之后,瞳孔可能会出现固定散大,这个时候如果在强光下患者会出现畏光表现。 这时应该及时的进行降眼压治疗,否则会造成视力和视野的不可逆性损伤。
角膜内皮细胞位于角膜的内皮层,是角膜的最内层,对于维持角膜的屈光状态以及眼睛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人角膜内皮细胞数量是一定的,即出生之后角膜内皮细胞只能够发生体积的增大而不会发生数量的增多。 所以如果因为损伤或者炎症等导致了角膜内皮细胞死亡或者数量的减少,是没有任何办法可以使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再次增加的。如果发生了严重的角膜损伤而导致内皮细胞失去功能,只能够考虑进行角膜移植手术来促使角膜功能的代偿。
角膜损伤,根据不同的原因,损伤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角膜上皮的损伤,例如电光性角膜炎是由于角膜遭到强光刺激之后所发生的上皮性炎症,主要出现的症状有眼睛充血、干涩、灼痛,需要积极的进行抗炎及角膜上皮修复治疗。 第二、角膜损伤涉及到前弹力层,例如角膜异物患者可出现较明显的异物感,流泪,这种情况应该去除异物后进行抗感染治疗。 第三、如果是角膜钝挫伤,会出现明显的眼睛疼痛,流泪不能睁眼的情况。 第四、如果是穿透性角膜损伤,可能还会伴有眼压突然下降。如果细菌进入前房还容易诱发眼内炎,这时要迅速进行手术治疗,并且进行全身抗感染治疗。
角膜组织,由于不含血管,所以角膜如果做了手术,通常恢复会比较慢一些。目前临床上开展的角膜手术主要有角膜移植以及角膜裂伤缝合手术,不管是哪一种手术,一般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恢复时间。 角膜手术初期,角膜一般会存在比较明显的水肿,水肿消退之前视力会受到影响,而且角膜手术的缝线拆除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多数至少需要2到3个月才给予拆除,甚至不拆除缝线,之后应该定期的进行检查,尤其是角膜移植术后需要看供体移植后有没有出现明显的排异反应。
眼底出血一般情况下都是突然发生的,尤其是急性大量的眼底出血会造成视力的大幅度下降,临床上最常见的眼底出血有以下原因: 第一、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可能会导致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发生眼底的片状或者火焰状出血,这种情况如果出血累及黄斑区,会导致视力突然下降; 第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到后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增生时,新生血管由于结构异常,容易发生破裂而导致眼底的大量出血。
青光眼进行激光治疗,最主要的方法是通过激光在虹膜根部做一个周切孔,主要目的是扩大房水流出通道,从而缓解眼压增高的情况,激光治疗后的主要注意事项有: 第一,要进行必要的抗炎治疗,一般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适当的抗炎,防止周切孔周围由于手术刺激而发生炎症或者瘢痕化,这样可能会导致手术失败; 第二,术后要坚持进行眼球按摩,保持周切孔流出通道的通畅性; 第三,术后患者应该注意作息规律以及情绪因素对手术的影响; 第四,术后一周内要每天坚持测量眼压,眼压情况稳定之后,可以适当延长复查时间。
青光眼是一组因为房水产生过多或者流出通道受阻,导致眼球内房水产生和流出机制失衡,致使眼内压不断增高,造成视神经和视野不可逆性损伤的一组眼病,青光眼根据不同的类型可以分为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考虑可能与房水分泌过多有关,闭角型青光眼主要是眼部房水流出通道受阻,在眼部检查时多数会表现出前房浅,房角窄的阳性体征。 在治疗上,开角型一般以药物控制眼压为主,如果联合多种药物,眼压控制不良,才考虑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一旦明确诊断,就应该积极的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是彻底解决闭角型青光眼的比较优质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