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冠心病的人群里面,比较容易出现T波的改变,T波的异常或者ST的改变,这些都可能会提示缺血的情况。但是也有一些健康的人群可能会出现T波的改变。所以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T波的异常不一定有问题。其实心电图对于心脏诊断来说,心电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它非常简单、简便,同时也没有很高的费用,是作为心脏科医生非常喜欢的一个工具。
实际上主动脉,从心脏出发以后,先是往上走,到后面一直往下,叫做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一直到腹主动脉,整个主动脉都是往下面走,形体偏瘦的人群如果比较留意一下,其实有些时候是能够,感觉到主动脉在腹部的跳动,这是相对正常的。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能够长期进行使用,但是在使用药物的时候,也要注意到不良的反应,比如有些病人可能原来有高尿酸血症,在使用氢氯噻嗪的时候,可能导致痛风的发作,这时候可能要更换药物。另外如果本来就有肾功能的不全,肌酐偏高的人群,要定期监测肾功能的情况,以及离子的情况,以防止不良的并发症出现。
心力衰竭的长期预后并不理想,甚至比一些肿瘤预期寿命还要短,但得了心衰不一定等于判死刑。因为现在有越来越多新的药物、非药物的治疗方法。首先要诊断是哪一种心力衰竭,有EF保留的心力衰竭、EF下降的心力衰竭,以及EF中间心力衰竭。
ACEI类的药物,主要是后面跟着“普利”的药物,像卡托普利、培哚普利这类药物,都是ACEI药物。ACEI药物目前是降压药里的一线用药,同时也是心衰治疗里的一线用药,所以其实很多人群都在使用ACEI。ACEI的优势是,如果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者高血压合并蛋白尿,这时候都首选ACEI。
窦性心律过缓人的寿命难以用一句话回答,因为窦性心动过缓原因有很多种。比如运动员,如果是长期坚持运动训练的人群,静息状态下休息的时候心率就是偏慢的,就是窦性的心律过缓,有的人甚至只有50次/分左右的静息心率,这些都是正常的。
天气转凉之后,全身血管会收缩,在一部分人群里面,血压会升高。观察到一部分病人在天气转凉以后,会出现血压的升高,但是不是对所有人都一样,最关键还是要监测血压。如果在天气转冷以后,出现血压的升高,已经超出血压控制目标的范围之后,要根据病人具体血压情况,进行药物的调整。
低血压实际上没有明确的标准,一般正常血压都是在100/60mmHg以上,这是相对正常的血压。也有些人群血压天生就偏低,有些病人说血压一直只有90mmHg。其实只要血压一直都是这个水平,没有明显的变化,也没有不舒服,比如没有乏力、头晕的不舒服,其实在这情况下,都是没有问题的。
血压是个人差异比较大的数值,正常人的血压一般收缩压在100mmHg以上,舒张压在60mmHg以上,但是也不一定,有些健康人群如果平时的血压一直都在90mmHg左右,其实这是正常的。舒张压在老年人,因为血管的硬化,弹性收缩减少,舒张压也会进一步下降,甚至有的人长期是在,40-50mmHg左右的舒张压。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一般会推荐病人在早上起来的时候,空腹的时候把药吃进去,但是也会根据病人的特殊情况调整。比如如果病人晨起血压比较高,这时候可能会把药推到晚上睡觉前吃,控制一整天的血压水平。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属于钙离子拮抗剂,就是CCB,是很好的降压药物。
如果如果医生给药,吃药以后血压偏低,比如收缩压已经到90mmHg,舒张压只有40mmHg,这时候也应该及时就医,要医生帮忙调整。如果只是偶尔1-2次,一个月里只有1-2次出现血压偏低,也没有没有头晕,没有其他的不舒服,这时候可以记录下来,下次就诊的时候,找医生咨询。
二尖瓣是心脏其中的一个瓣膜,整个心脏是泵的功能。所以既然是泵,就有阀门,整个心脏有4个阀门,二尖瓣是其中一个阀门,它保证血液由心房单向流向心室,不会反流,就像一道门,有开放也有关闭。这道门,其实就算是正常的人群,也可能出现少量的反流,所以二尖瓣的少量反流,其实是没有问题的。
比较起来,虽然有很小巧的、携带方便的腕式血压计,但是还是推荐高血压的人群,尽量使用袖带式血压计,因为它更接近中心血压,相对测起来更精准一点,受因素的干扰更少一点。偶尔为了方便,比如外出的时候,偶尔用腕式,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针对测血压时紧张这种情况,有几种办法得到更接近实际的血压。比如有家庭血压,建议病人在家里自己测血压,一天测2-3次,早上起来测1次,晚上睡觉前测1次,下午或者有任何不舒服的时候,也可以加测血压,这是一种方法。
舒张压的升高,其实目前的文献研究,如果是单纯舒张压升高,而且不是太厉害,像一级的舒张压升高,其实相对来说风险比收缩压的升高要低,但是也不能忽视。如果是年轻人发现单纯舒张压升高,也要去看医生,也要监测自己的血压,同时要调整自己生活的方式,比如多运动,如果体型比较胖,要减肥,进行饮食的控制,低钠、低盐的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变自己身体的情况。
冬天血压比夏天高多少,其实个体差异非常大。有些健康的人其实有自我适应的过程,虽然天气比较冷,也不会出现很明显的血压的升高。有些人群吃了降压药,一到冬天,特别是转天气的那一段时间,就会一下子出现血压的升高。
目前大部分的降压药跟酒精没有相交互的作用,也没有绝对的禁忌说吃降压药不能喝酒,但是其实高血压人群并不建议喝酒。虽然刚喝完酒,因为酒精扩张血管作用,会使血压出现下降,实际上酒精对血管还是有一定的破坏,对内皮细胞有破坏性,所以在长期的观察当中,就会发现喝了酒的,原来就有高血压的人群,喝了酒血压会更高。
槟榔在中药里是一个药材,能够杀虫、温中,对胃肠有一定刺激作用,能够增加胃肠动力。但是槟榔本身有一定刺激作用,有些人吃槟榔可能会导致交感兴奋,可能会出现胃肠过度刺激的状况,可能会出现胸闷气促等。很不舒服的时候还是不建议吃槟榔。
一般血压是140/90mmHg以下是正常的,收缩压,就是高压,一般都是100-140mmHg,是正常的范围。如果启用降压方案,使用药物干预之后,其实对不同的人群方案,目标值是不一样的,比如是单纯高血压疾病,没有合并其他的疾病,这时候建议的家庭血压是135/85mmHg以下,也就是收缩压是在100-135mmHg之间。
饭后测血压是高还是低,实际上大部分的人在吃了饭以后,由于交感兴奋,身体需要更多的血液循环去帮助食物的消化,所以大部分人的血压会出现波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出现血压的升高,一般来说是高10%左右。所以在推荐病人进行血压测量的时候,首先餐后最起码半个小时以上才进行血压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