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出现了下降的情况下,首先第一个,要明确病因,要搞清楚患者肾功能下降是急性的还是慢性的。如果是急性的,比如说是缺水、血容量减少,或者是药物的因素,或者是感染的因素,或者是梗阻的因素导致的急性的肾功能损害,通过积极的针对原发病因的处理,肾功能是有可能恢复到正常范围的。
正常情况下,骨骼是需要钙的沉积才能够保持骨骼的坚硬的,牙齿也是一样,但是如果是在身体的柔软部位,比如说肾内和血管内出现了钙盐的沉积,这提示人体的钙磷代谢可能出现了紊乱,临床上最常见的是高钙血症。高钙血症可以见于饮食摄入过多的钙质,以及人体对于钙质的代谢出现了问题,出现钙质代谢的异常。
肌酐清除率通常用来作为判断患者肾功能的金指标,如果是肌酐清除率在80~120mL/min的情况下,这个肾功能是正常的;如果肌酐清除率出现了降低,降低的幅度越严重,肾功能损害的情况越严重。临床上慢性肾脏病的诊断就是以肌酐清除率的水平来进行标准分期的,可以分为一到五期:一期就是肾功能正常;
对于人血中代谢产物的正常值范围,过高或者过低都是不对的。如果是血肌酐过低,低过了正常值的范围,提示患者有可能是营养不良、摄入过少,可能需要适当地加强一下营养。如果是血肌酐过高的情况下,通常提示患者出现了肾功能受损,血肌酐越高,肾功能受损的情况越严重。
血肌酐升高提示肾功能出现不同程度损害,血肌酐升高代表慢性或急性肾衰竭,幅度越高,肾功能损害情况越严重,。 急性肾衰竭常见水钠潴留、少尿、多尿、急性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还会出现氮质血症的器官受累表现,如厌食、呕吐、皮肤瘙痒等。 慢性肾衰竭会出现肾脏内分泌异常,如肾性贫血、钙磷代谢紊乱、氮质血症等。
治疗高血压肾病,首先要针对原发病即高血压进行积极治疗,严格控制高血压。 另一方面要针对高血压肾病所带来的继发性损害进行相应治疗,如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要针对可能产生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还可以通过中西医结合手段辨证论治,在某种程度上改善患者整体状况,延缓肾功能的进展。
肾脏的跳动感通常来说很难准确地捕捉,我觉得这位网友提的问题,可能是感觉到两侧腰部肾脏的范围内,这一块部位出现的跳动引起的疑问,实际上更常见的是肾周的组织,包括肌肉、韧带以及神经的感觉异常引起的跳动感,这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肾穿刺过程较长,一般来说,3~5天可以出基本的光镜检查结果;免疫荧光检查结果通常在1个星期左右;电子显微镜检查是在1~2周左右。具体要咨询医院,才能得知准确时间。 肾穿刺活检以后,需要固定组织,然后需要切片、染色,通过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免疫荧光检查等一系列检查,才能最终得出比较完整的诊断。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又叫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通常见急性肾炎患者肾穿刺活检结果。 弥漫性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虽主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但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也可能出现。 如果出现弥漫性毛细血管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比较严重,需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
首先要对肾炎是否存在进行确诊,这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尿检结果。尿检里面的蛋白尿是不是属于病理意义的蛋白尿,它的量是不是达到了诊断标准,以及血尿是否存在畸形红细胞超过了限定的8000个/mL的范围,并且是在不同情况下连续两次测定都出现统一的结果,才能够诊断是否肾炎。
控制尿蛋白吃药吃什么,是需要不同情况不同分析的。第一,要了解导致患者尿蛋白的基础病是什么,是继发性的肾小球肾炎,是原发性的肾小球肾炎,还是已经属于肾病综合征的范畴。如果是像继发性的肾小球肾炎,应该针对继发性的病因,比如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针对糖尿病,首先要进行基础病的控制。
急性肾衰竭症状主要表现在: 一是氮质血症,身体里相应毒素升高,包括尿素氮、肌酐升高,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也会影响心肺功能,出现咳嗽表现,甚至心衰表现。 二是导致急性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常见尿少甚至无尿,水肿及血压升高、心衰、急性肺水肿,甚至脑水肿及相应表现。
血肌酐跟肾功能没有一对一联系,有时血肌酐正常,肾功能可能已经出现轻度损害,肾小球滤过率才是判断肾功能比较重要的金标准。 肾小球滤过率在80~120mL/min是正常,而肾小球滤过率降到60mL/min以下才可能出现血肌酐升高。 不能单纯用血肌酐水平判断肾功能,更加重要的是注意血肌酐的升高趋势。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如果是病理类型比较轻的情况下,是可以得到临床意义上的根治的,但是要注意避免反复接触到过敏源,这样会导致病情出现反复;如果是病理情况比较严重,也需要积极的针对疾病进行相应的控制,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
复查尿常规已经限定了复查的范围是尿常规,所以不清楚网友是想问复查尿常规还是复查尿检。第一个要了解清楚,当时是出现了什么异常要求复查的。如果是之前是有尿常规检查的异常,比如是有尿路感染,有白细胞尿、红细胞尿,需要治疗以后判断疗效如何,这个做一个普通的尿常规就可以了。
如果是平时体质偏寒的患者,可能是用麝香保心丸更多一些;如果体质偏热的患者,可能丹参滴丸也会更加适合一点,所以要根据患者的辨证不同,选用更加合适的药物。麝香保心丸和丹参滴丸,都是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常见的中成药。
如果在存在临床症状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选用中西药物对它进行相应的处理,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大部分情况来说,窦性心律失常很可能是功能性的,比如窦性心律不齐,可能只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产生的一系列窦房结基础上的心率不齐的情况,患者可以有相应的轻微的临床症状,比如心悸、心慌、胸闷、乏力,也可以没有任何的临床症状。
产生动脉硬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脂质的沉积,或者血管内膜出现了一些损害,形成了动脉硬化的斑块,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针对产生动脉硬化的病因进行积极的预防,包括要改善血管内皮的功能、维持血压的稳定,以及保持血脂在比较低的范围内,这个具体值是有一定的标准的。
偶发房性早搏是轻微心律失常,对人体不会造成明显危害。 一是根据患者是否有临床症状,症状是否跟偶发早搏相关鉴别。有的患者敏感,偶发房早也会出现心慌、心跳、胸闷、头晕等症状。 二是要了解患者心脏基础病严不严重。早搏危害不在偶发房早,而在心脏基础病。如果存在严重基础病,即使没有心律失常,也需积极治疗。
年轻人血压低,需要看血压低到什么程度,患者有没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如果患者血压低的同时没有任何的临床表现,如果是80/50mmHg左右,也不需要太担心;但是如果低过了80/50mmHg,还是要看一下有没有可以纠正的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