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甲状腺疾病(甲亢、甲状腺结节),糖尿病及并发症,痛风等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诊治。
甲减不会传染身边的人。甲减为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常见病因有自身免疫性的因素,如桥本甲状腺炎;手术或同位素治疗后导致的甲减。传染病需通过病原体传播,才会引起他人感染。甲减的病因是免疫因素、手术或同位素治疗引起,不具备传染病的病因,都是体内功能的异常。因此,甲减不会传染给别人。
桥本氏甲减在甲功功能控制稳定时可怀孕。甲减患者需做甲状腺功能的替代治疗,可在孕期维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桥本甲状腺炎导致甲减的孕妇,孕前可服用甲状腺素片,将促甲状腺素降到2.5mol/L以下,对胎儿生长发育影响最小。孕期需尽量检测甲功,使促甲状腺素降到2.5mol/L以下,才能保证胎儿健康发育。
甲减患者在甲功恢复正常时可以减肥。甲减患者甲功状态正常时体重可能增加。因甲减状态下患者新陈代谢等会降低,所以食物无法充分代谢而体重增加。 患者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恢复甲功后体重可能会降低。若治疗后甲状腺正常,但体重依然增加,可间隔减重控制。若甲减控制不好,不建议减重。因体力较差,患者减重有风险。
甲减服药后再用甲状腺激素,1-2个月甲状腺功能可逐渐恢复正常。建议患者服用甲状腺激素片的剂量由小到大,然后逐渐加量。因此,药效无法立即明显,需1-2个月才能达到稳态和有效浓度。应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了解是否达到正常。多数使用药物到位患者,1-2个月可恢复甲功。但恢复后仍需长期服药,维持甲功稳定。
普通甲减患者无需住院治疗,若有严重并发症患者需住院治疗。甲减是甲状腺功能出现损伤,而引起乏力等症状的疾病。轻度甲减药物治疗即可,可服用左甲状腺素片。服用剂量由小到大,通常1-2个月患者甲功可逐渐恢复正常,无需住院。重度甲减患者,如有心包或浆膜腔积液,或出现黏液性、水肿性昏迷,需住院治疗。
甲减患者不一定都有结节。甲减是一种功能的异常,如桥本甲状腺炎或手术后、同位素治疗后都可个出现甲减。甲状腺结节指甲状腺形态的异常,可在甲状腺左右或峡部的三个叶里观察到结节性增生。甲状腺结节和功能无直接关系,可能是甲减合并结节时发现异常,需通过甲功抽血和彩超综合判断。
轻度的甲减能否治愈,要看原因。 1、部分轻度甲减可能因甲状腺炎引起,如桥本甲状腺炎或其他类型导致轻度的甲减。随着甲状腺逐渐恢复,甲减可能恢复正常。 2、若为其他甲减,如手术或同位素治疗后引起甲减,因甲状腺组织已被破坏等,很难彻底改善。这部分人群需长期服用甲状腺素类药物,才能维持甲状腺正常。
甲减患者不能吃的食物由甲减类型决定。若为桥本甲状腺炎的甲减,不建议吃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其他类型甲减无明显忌口。甲减的原因有自身免疫性因素、手术或同位素治疗导致。桥本甲状腺炎引起甲减,不建议食用高碘食物。因高碘食物本身在桥本状态下,可能加重甲减发生。手术或同位素治疗引起可正常饮食,无过多禁忌。
仅T4低不能诊断甲减。甲减为T3、T4降低及TSH升高的疾病。单T4降低可能为一过性改变,也可能是出现代偿性反应。TSH无明显升高,不能诊断为甲减,需同时具备T3、T4的降低及TSH升高才能诊断。确诊甲减后需查明病因,如有无自身免疫性因素,或手术及同位素治疗所引起甲减。因此需询问病史和完善检查。
甲减最坏可能患者会出现心包、胸腔、腹腔的积液,更严重会出现黏液性、水肿性的昏迷。甲减本身不致命,轻度甲减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病情加重可能会出现嗜睡、乏力等症状。若无法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危害,如心包、胸腔积液等,最为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全身水肿,导致黏液性、水肿性的昏迷,可危及生命。
重度甲减患者会影响月经,表现月经增多等。甲功可能影响全身脏器功能,包括性腺器官。女性月经受甲功影响,如甲亢可能导致月经减少。严重甲减女性可能表现月经增多等,但主要取决于甲减严重程度。轻度甲减如促甲状腺素<10mol/L,对月经影响较小。重度甲减如促甲状腺素>20mol/L,可能引起月经增加等。
女性甲减是由自身免疫性因素引起的。女性易出现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包括体内产生各种自身抗体,也是疾病高发原因。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桥本甲状腺炎等,多见于年轻女性。自身免疫性的甲状腺炎本身就可能导致甲减,多数年轻女性甲减为桥本甲状腺炎导致。部分女性因甲亢做同位素或手术治疗,或为甲状腺结节手术引起甲减。
部分甲减患者需补硒,但不是所有。甲减的常见原因有自身免疫性因素损伤了甲状腺功能,如桥本甲状腺炎或其他类型甲状腺炎症。甲亢进行手术或同位素治疗后会引起甲减。甲状腺结节患者切除结节或某一侧叶时,也会引起甲减。手术或同位素治疗引起的甲减无需补硒。自身免疫性因素引起的甲减补硒可减轻症状,对抗体降低有助。
怀孕初期甲减可能影响胚胎发育。孕早期为胚胎发育关键期,此期间本身无甲状腺激素的供应,需母体提供甲状腺激素维持胎儿器官发育。因此,若怀孕初期出现重度甲减,会影响胎儿神经发育。孕早期或孕前就发现有甲减时,需及时治疗,减轻甲减程度。若将促甲状腺素降低到2.5mol/L以下,可减少出现胎儿神经发育的障碍。
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四肢无力和腿脚发软。甲减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疾病,患者表现为乏力、嗜睡、情绪低落,部分患者有心包或胸腹腔积液等症状。重度甲减患者乏力加重时,可能有四肢无力症状。多数轻度患者无明显症状。因此,四肢乏力不能作为甲减表现,但可作为甲减筛查之一。若确诊为甲减,需补充甲状腺激素来改善症状。
产后容易得甲减原因,主要是体内自身免疫增强导致损害甲状腺因素增多。怀孕为免疫受抑制的过程,如甲亢等异常疾病受怀孕激素影响,会被抑制。产后免疫作用会慢慢增强,可能免疫功能损伤会导致或加重甲减。因此,若产后有明显症状,如乏力、嗜睡、体重逐渐增加,需定期监测患者甲状腺功能状况。
甲减停药后,可能为出现乏力、嗜睡、体温降低、体重增加等代谢减低的症状。甲减患者需长期或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治疗,若自行停药,早期无明显症状。但停药时间长导致病情进展严重时,可能出现典型的甲减症状。如乏力、嗜睡、精神萎靡等,部分患者出现月经紊乱等症状。因此,甲减患者不能私自停药,需积极治疗和复查。
儿童甲减可能引起呆小症;成年人甲减可能引起心脏疾病。1、儿童的甲状腺激素在其生长发育有关键作用,儿童期甲减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生长发育异常,如身高低下、智力障碍的呆小症。需早期发现、干预并治疗。 2、成年人甲减没有积极治疗,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如心包、胸膜腔等积液。严重心包积液可能引发心脏疾病。
若促甲状腺素<10mol/L的轻微甲减可不治疗,但多数甲减需终身服药治疗。亚临床甲减若促甲状腺素<10mol/L,普通人群可不治疗。若T3、T4降低,促甲状腺素升高,需及时药物治疗,减轻危害。部分轻微甲减患者需治疗如孕妇,促甲状腺素的目标值需控制在2.5mol/L以下,确保胎儿发育正常。
甲减引起浮肿可服用左甲状腺素片治疗,会逐渐改善。甲减患者可能出现双下肢的胫前黏液性水肿,由患者代谢减慢等导致。它与普通水肿不同,按压无明显凹陷,无法单纯使用消肿药物,如利尿药进行治疗。甲减引起的黏液性水肿,需服用左甲状腺素片治疗才会改善。随着甲减纠正,整个代谢恢复后,黏液性水肿也会慢慢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