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灼热感、尿血、尿急,说明患者存在尿路感染。 导致感染致病菌有很多,比如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等,这些细菌往往在患者抵抗力弱的情况下生长、繁殖,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有些严重的患者会伴随有寒战、发热、腰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等。 需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尿液常规、血常规、肾功能、肾脏超声的检查。明确诊断以后,要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一般可以采用口服的消炎药物,比如阿莫西林,或者使用头孢类药物。
肾盂扩张的意思就是肾盂有积水,引起肾盂分离。 正常情况下,肾盂中的尿液能够及时的通过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一旦泌尿系统任何部位出现梗阻,比如尿道狭窄、输尿管狭窄,就会导致肾积水,会出现肾盂扩张。 一般轻度肾盂扩张对身体的影响并不大,只需要定期随访和观察。如果是严重的肾盂扩张,需要及时的进行干预治疗,比如经皮穿刺、肾造瘘引流肾积水,避免长期的肾盂积水,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出现破坏。除此以外,还要针对引起肾盂扩张的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尿毒症临终前明显症状:精神很差、有气无力,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喘、全身皮肤紫绀、血压下降、氧饱和度低、不能够进食、心率很慢,有些患者多次出现抽搐、昏迷、四肢皮肤温度降低、全身肿胀明显、面色苍白等。 尿毒症患者有这些症状时,病情非常危险,有些患者即使通过透析治疗,也不能缓解病情。之所以出现这些症状,可能与没有及时透析有关,有些与感染有关,有些与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有关。
尿毒症既有可能导致患者尿血,也有可能导致大便出血。 尿毒症的患者由于凝血功能紊乱,特别容易出血,比如出现尿中带血,甚至有可能尿中有血凝块。有些尿毒症的患者由于胃肠道粘膜损伤,会出现消化道出血,表现大便出血。 对于尿毒症的患者需要及时的进行透析治疗,清除多余的毒素,这样可以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出血的几率。除此以外,尿毒症的患者还表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还有可能导致心慌、胸闷、气喘等心力衰竭的症状。
肾出了问题可以有下列的症状: 1、血尿,既可以是肉眼血尿,也可以是镜下血尿,严重的肉眼血尿可以伴随着血凝块的发生,比如肾癌、肾挫裂伤等。 2、腰痛或者腰部酸胀不适,肾结石、肾盂肾炎可以导致患者出现剧烈腰痛,慢性肾炎可以导致患者双侧腰部酸胀不适。 3、尿频、尿急、尿痛,主要见于感染性的疾病,比如肾盂肾炎、肾结核。 4、蛋白尿的程度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可以表现大量蛋白尿。 5、水肿的部位有眼睑、颜面部、双下肢等等。
肾衰竭注意事项如下: 1、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能在家耽搁,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2、要配合医生进行相关的检查。比如抽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还要进行肾脏超声的检查,明确肾衰竭的病因。 3、如果是急性肾衰竭要消除诱因,同时进行积极的透析治疗。如果是慢性肾衰竭,可以采取药物保守治疗。 4、不能使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比如庆大霉素、造影剂等。 5、需要补充足够的热量与能量,避免出现负氮平衡,不能够劳累。
肾囊肿和多囊肾的区别如下: 1、发病机制不同。肾囊肿的发生一般考虑是与肾小管憩室增加有关。多囊肾的发生是与基因突变有关系,属于遗传性的肾病; 2、临床表现不同。大多数肾囊肿没有明显的症状,少数肾囊肿可以引起腰酸、腹胀。多囊肾可以出现血压升高、蛋白尿、血尿,会出现肾功能下降,容易合并尿路感染、肾结石; 3、预后不同。肾囊肿的预后相对比较好,很少出现高血压及尿毒症。多囊肾预后差,容易导致尿毒症的发生。
出现蛋白尿血尿能不能打消炎针,取决于原发病因。 如果是急性肾盂肾炎导致蛋白尿血尿,可以打消炎针,比如可以打青霉素类药物,也可以打头孢类抗生素。急性肾盂肾炎发作时,除了引起尿频、尿急以外,还会出现寒战、发烧,尿中可以出现少许的蛋白增多和红细胞增多,通过抗感染治疗以后,症状会好转,尿检结果会正常。 如果是肾小球肾炎,比如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导致的血尿蛋白尿,无需用抗生素,因为这不是细菌导致的感染性疾病,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
关于腹透的优点是居家透析方便,不需要往返医院,可以节约时间。 腹透缓慢均匀进行,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比较小,对残余肾功能有更好的保护作用,不需要使用肝素抗凝,出血的风险小。乙肝、丙肝、艾滋病等血液传播性疾病发生的风险小。缺点是腹膜透析效率低,容易出现腹腔感染和蛋白质的丢失。 关于血透的优点是透析效率高,毒素及水分清除快,无需自己操作。缺点是有出血、低血压发生的风险。另外也有可能出现感染的风险。
肾功能不好治疗的方法如下: 1、一般治疗,平常患者不能劳累,不能熬夜,保证充足睡眠时间,饮食方面采取优质低蛋白饮食,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瘦肉、鱼,当合并血压升高,要低盐饮食。 2、药物治疗,针对患者水肿、尿量减少,可使用利尿剂,比如氢氯噻嗪、螺内酯。如果患者血压升高,可以使用降压药物治疗,比如氨氯地平。针对酸中毒,可以使用碳酸氢钠。针对患者的贫血,使用促红素。 3、透析治疗,严重的肾功能不全,需要进行透析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