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尤长宣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肿瘤科门诊

擅长:肺癌、胃癌、肠癌、乳腺癌、食管癌等实体肿瘤的精准诊断及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概述 出诊时间 联系方式 口碑评价
视频 文章 直播
鼻咽癌不是遗传病,但为何会“盯上”一家人?这些因素才是关键
鼻咽癌不是遗传病,但为何会“盯上”一家人?这些因素才是关键

鼻咽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遗传病,但它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 家族中如果有人得过鼻咽癌,其他家庭成员患鼻咽癌的风险会比普通人高一些,尤其是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这是因为家庭成员可能共享一些容易诱发鼻咽癌的基因,再加上相似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比如都爱吃腌制食品,会让风险叠加。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会遗传,只是风险相对较高。 所以,如果家里有鼻咽癌患者,自己平时更要注意身体的变化,并定期做鼻咽部的检查。

诊鼻咽癌≠判死刑,早期治愈率达80%,关键是要早发现
诊鼻咽癌≠判死刑,早期治愈率达80%,关键是要早发现

鼻咽癌是否可以完全治愈,主要看发现的时候病情的严重程度。 如果是早期鼻咽癌,肿瘤还仅仅局限在鼻咽部,没有扩散到周围组织或远处器官,通过规范治疗如放疗配合化疗,治愈率可以达到80%以上,很多人可以长时间完全不复发,得到完全治愈,长期生存。 但如果发现时已是中晚期,比如肿瘤侵犯了周围骨头、神经,或出现淋巴结转移,甚至远处转移,完全治愈的难度就增加了。不过就算是中晚期,也不能轻易放弃。现在治疗手段越来越多,效果越来越好,通过系统性化疗、免疫治疗、放疗等综合治疗,很多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也可以获得很好的生活质量,也可以获得很长的生存时间。 所以平时我们要多留意身体发出来的信号,如果出现持续不舒服、鼻咽部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胃食管反流病会发展成食管癌吗?
胃食管反流病会发展成食管癌吗?

大多数的胃食管反流不会发展成食管癌,但如果长期不控制,确实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里的胃酸、食物反流到食道,反复刺激食道的黏膜,引起烧心、反酸这样的症状。如果反流长期存在,食道黏膜会反复受损,再反复修复,可能会引发一种叫Barrett食管的变化。Barrett食管虽然本身不是癌症,但其中少数患者可能会慢慢发生癌变,最终发展成食管癌。 不过,这个发展过程往往是比较漫长的,只有少数人才会出现这个情况。所以,有食管反流的病人不需要太紧张,但还是要积极治疗。

怀疑食管癌做啥检查?选对这个,避免走弯路
怀疑食管癌做啥检查?选对这个,避免走弯路

怀食管癌的时候,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首先,最核心的检查是胃镜检查,通过一个细长的镜子直接观察食管内壁,看看有没有肿块、溃疡或者黏膜的异常。如果发现可疑的病变部位,会取一小块病变组织做病理检查,这是确诊食管癌的金标准,能明确是不是癌症,是什么类型的癌症。 其次,影像学的检查也很重要,比如食管的钡餐造影、CT检查等,能看出食管有没有狭窄、有没有充盈缺损,以及判断病灶的侵犯范围、位置、大小等。 另外,还会检查肿瘤标志物,比如癌胚抗原等。虽然肿瘤标志物不能单独用来确诊,但是可以辅助判断病情,还可以监测治疗效果。 这些检查各有作用,不能嫌麻烦,要配合检查,才能早发现、早治疗。

食管癌初期很难被发现?选对检查方式,其实能尽早察觉
食管癌初期很难被发现?选对检查方式,其实能尽早察觉

食管癌初期是可以被检查出来的,关键是要及时,而且要做针对性的检查。 初期的食管癌病灶比较小,可能仅仅局限在食管的黏膜层或黏膜下层。这时候我们通过一些筛查手段,就能发现。其中,最有效的检查方式是胃镜检查。胃镜可以直接看到食管内壁的情况,哪怕是很小的病变也能发现,还能通过胃镜取得一小块的组织做病理检查,明确是不是食管癌。 对于高危人群,比如说有家族史、长期喜欢吃烫食、有食管炎的人,定期做胃镜的筛查,多数能在初期就能发现问题。另外,像食管的钡餐造影也能帮助发现一些初期的异常,比如食管粘膜的细微变化,但是不如胃镜直接和准确。 所以,不要觉得初期查不出来,就不重视早期的检查,及时的做检查,初期的食管癌多数还是能被检查出来的。

有食管炎担心变癌症?听医生的:这情况才需要警惕
有食管炎担心变癌症?听医生的:这情况才需要警惕

大多数的食管炎不会发展成食管癌,但如果长期食管炎不愈合、不治疗,反复发作的食管炎就有一定的癌变风险。 例如,反流性食管炎中的胃酸反复反流到食道,会持续刺激食道黏膜,导致黏膜充血糜烂。时间久了,可能会引起黏膜的异常增生,尤其是当食管炎引发Barrett食管时,风险会更高。Barrett食管是指食道下端的黏膜细胞发生变化,变得和胃黏膜类似,这种细胞更容易发生癌变。 不过,从食管炎到食管癌是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患有食管炎的人也不要太焦虑,但也不要掉以轻心,要遵照医嘱进行治疗。

长期鼻塞≠鼻咽癌!但这种情况的鼻塞,需要警惕
长期鼻塞≠鼻咽癌!但这种情况的鼻塞,需要警惕

长期鼻塞本身不会直接引发鼻咽癌,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多数长期的鼻塞是由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良性问题引起的,这些和鼻咽癌是完全不同的疾病,并不能混为一谈。 不过,鼻咽癌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出现相似的症状,如鼻塞,这种鼻塞往往是单侧的,而且会逐渐加重,和良性疾病的鼻塞不太一样。 所以,如果鼻塞突然加重,或者伴有涕中带血、耳鸣、颈部肿块等症状,要及时排查,不能只当是普通的鼻炎来处理。

得了肝癌怎么治?别只知道手术,这些方法也很关键
得了肝癌怎么治?别只知道手术,这些方法也很关键

肝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医生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给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早期肝癌病灶较小,手术切除或肝移植是首选方案,能直接完全清除肿瘤,争取临床治愈的机会。对于无法手术的早期患者,可以采用射频消融等局部治疗,通过高温等方法杀伤癌细胞。 对于中晚期肝癌,通常需要综合治疗,如介入治疗可以堵塞肿瘤血管,阻止其生长,同时配合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 如果合并腹水、疼痛等症状,还会积极进行姑息的对症处理,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总体来讲,肝癌的治疗要强调个体化,根据具体病情具体分析,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来自肿瘤医生的忠告:这4类人群需注意,患鼻咽癌风险高于他人
来自肿瘤医生的忠告:这4类人群需注意,患鼻咽癌风险高于他人

有几类人群患鼻咽癌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特别留意。 首先是有鼻咽癌家族史的人,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鼻咽癌患者的,由于遗传的易感性,他们的患癌风险比普通人高不少。 其次是EB病毒感染阳性的人,尤其是持续感染或病毒抗体水平异常升高的人,虽然不一定会患癌,但风险明显增加。 还有长期吃腌制食品的人,比如喜欢吃咸鱼、大肉、腌菜等食物的人,这些食物中的致癌物质含量较高,会刺激鼻咽部黏膜发生癌变。 另外,南方地区的人群,尤其是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区的发病率本身就高于其他地区。 因此,这类高危人群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如果出现鼻塞、涕血、耳鸣等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食管癌手术后怎么吃?记住“先吃软再吃硬”,吃对了恢复快一倍
食管癌手术后怎么吃?记住“先吃软再吃硬”,吃对了恢复快一倍

食管癌术后的饮食调理非常重要,需要根据恢复阶段慢慢调整。 术后初期一般禁食,让消化道充分休息。医生允许后,尝试流质饮食,如米汤、稀藕粉、去油肉汤等,每次量约50~100毫升,每天分6~8次进食,避免给食道造成过重负担。 随着身体恢复,可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鸡蛋羹、烂面条、肉沫粥、豆腐脑等,也要避开太烫、太凉、辛辣刺激食物,这些可能刺激吻合口,影响伤口愈合。 后期可慢慢尝试更有营养的软食,如煮烂蔬菜、肉沫、鱼肉。进食后不要立即躺下,可坐半小时左右,减少反流。 饮食调整需耐心,若进食后出现腹胀、疼痛等不适,要及时告知医生,不要自行加快调整进度。

怀疑有肝癌该做哪些检查?别乱选项目,关键在这些
怀疑有肝癌该做哪些检查?别乱选项目,关键在这些

肝癌的确诊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来明确。 首先,影像学检查是常用的初筛手段,肝脏的超声能够发现肝脏里的肿块。如果超声发现异常,我们往往会进一步做增强CT或增强核磁共振,这两种检查能更清楚地显示肝脏肿瘤的大小、位置和血供情况,帮助判断是否是肝癌。 其次,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中,甲胎蛋白是肝癌的重要指标,大概70%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会升高,但有少数肝癌患者甲胎蛋白是正常的,所以不能单看甲胎蛋白这项指标。 当然,最关键的检查是病理检查,通过肝脏的穿刺或手术取得一小块肿瘤组织,在显微镜底下观察就能明确肿瘤的类型和恶性程度。 确诊肝癌,这些检查是各有作用,医生会根据情况组合使用。所以,当怀疑肝癌的时候,也不能嫌麻烦,要积极地配合医生,明确诊断才是最重要的。

怀疑鼻咽癌怎么办?确诊必须做这几种检查
怀疑鼻咽癌怎么办?确诊必须做这几种检查

怀疑鼻咽癌的时候,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首先,要做鼻咽镜的检查,医生会通过一个细长的镜子深入到鼻咽局部,观察是否有肿块、溃疡等异常。在看到异常的地方,医生还能取一小块组织做病理检查,这是确诊鼻咽癌的金标准。 此外,还会做一些影像学检查,比如鼻咽部的CT或核磁共振,以清楚地看出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是否侵犯周围的组织、骨头或淋巴结,帮助判断病情的早晚。 这些检查各有作用,会一步步进行,所以不要嫌麻烦,要遵照医生的建议,早做检查,详细检查,才能确诊并及时治疗。

鼻咽癌早期难发现?这些不易察觉的表现,别当成小毛病
鼻咽癌早期难发现?这些不易察觉的表现,别当成小毛病

鼻咽癌早期的症状往往比较隐蔽,不少人把它当成小毛病给忽略了。 例如,偶尔涕中带血,尤其是早上起来时有回吸性,且鼻涕中带点血丝,量不多,以为是天气干燥或上火,没当回事。 当然,还有轻微的鼻塞,多是单侧的,有时好有时坏,也容易被当成鼻炎或感冒来处理。 另外,有些人会出现单侧的耳鸣,像虫子叫或嗡嗡声,甚至感觉耳朵发闷,听力有点下降,可能会被误以为是中耳炎。 此外,颈部出现小硬块也是早期常见的信号之一,硬块摸起来不痛,会慢慢变大,很多人会觉得是淋巴结发炎。 这些症状单独出现时往往都不典型,但如果持续时间超过2周,就应该提高警惕,要尽早到医院做检查才能放心。

吃饭时出现这个感觉,可能是食管癌早期信号!你可别忽视了
吃饭时出现这个感觉,可能是食管癌早期信号!你可别忽视了

食管癌早期的信号往往是很轻微的,容易被当成普通的咽喉或者是消化道的不适,让人忽略掉。 首先,食管癌最常见的是吞咽时有轻微的哽咽感,比如吃馒头、米饭这些干硬的食物时,感觉食道像有东西卡了一下,这种感觉有时无,容易被误认为是上火、嗓子不舒服而被忽略。 其次,还有些人会觉得胸骨后有隐隐的不适,比如轻微的烧灼感、针刺感,或者像有东西顶着。 另外,咽喉部可能会有莫名的异物感,总觉得有东西没有咽下去,喝水或清嗓子也没有太大的用处。 这些信号如果持续超过2~3周,或者是慢慢地加重,还是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胸骨后疼和食管癌有关吗?很多人都在问,医生教你区分
胸骨后疼和食管癌有关吗?很多人都在问,医生教你区分

胸骨后的疼痛可能和食管癌有关系,但不是所有的胸骨后疼痛都是食管癌引起的。 食管癌引起的胸骨后疼痛往往和吞咽动作有关,比如吃东西时疼痛会加重,感觉像有东西在食道内摩擦刺激。这种疼痛可能是隐痛、刺痛,也可能是烧灼感。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可能会变成持续性的,即使不吃东西也会痛。不过,胸骨后的疼痛更常见于其他问题,比如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炎症、心脏问题等。 所以,不能一有胸骨后的疼痛就觉得是食管癌。但是,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尤其还伴有吞咽困难、体重下降等症状,还是应该及时检查和治疗。

预防肝癌:从预防肝炎开始,别只说不做
预防肝癌:从预防肝炎开始,别只说不做

预防肝癌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效果都是不错的。 首先,最关键的是要预防肝炎病毒的感染,乙肝和丙肝都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建议接种相应的疫苗以预防肝炎病毒的感染。如果已经感染了乙肝或丙肝,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从而减少肝脏损伤。 其次,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长期酗酒会导致肝脏损害,甚至发展为肝硬化,增加肝癌风险,因此要限制饮酒,最好是戒酒。 同时,要避免吃发霉的食物,如发霉的花生、玉米,其中的黄曲霉毒素是一个很强的致癌物。 此外,还要定期体检,尤其是有乙肝、丙肝、肝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检测,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最后,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运动,增加机体免疫力,也能降低肝癌风险。

肝区疼痛在哪?别找错,医生教你精准定位
肝区疼痛在哪?别找错,医生教你精准定位

肝区的疼痛位置主要是在右侧上腹部,具体来说这个区域就在右侧肋骨下方附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右上腹。 当肝脏发生病变,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等,或是肝脏受到外力撞击、压迫时,也可能引起肝区疼痛。这种疼痛可能表现为钝痛、胀痛或刺痛,有时候肝区的疼痛还可能放射到右肩或背部。这是因为肝脏的病变会刺激相应的神经,所以出现这个部位的疼痛,不能自己判断,还是应该就医检查明确病因。

肝癌会导致皮肤发黄吗?
肝癌会导致皮肤发黄吗?

肝癌可能导致皮肤发黄,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黄疸。 如果肝癌生长在肝脏的胆管附近,或者肿瘤侵犯压迫肝内的胆管,就会导致胆汁排出不畅,胆汁中的胆红素不能正常排出进入血液,这会使皮肤和眼睛巩膜出现发黄,尿液也会变黄,像浓茶一样。不过,皮肤发黄并不全是肝癌引起的,其他一些良性病变,如肝炎、胆道结石、胆道肿瘤也可能导致黄疸。 因此,一旦出现皮肤发黄,不要自行猜测,而应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才是关键。

打破沉默:做好这些,肝癌早期也能被发现
打破沉默:做好这些,肝癌早期也能被发现

肝癌早期是能被发现的,关键是定期筛查,尤其是高危人群。 肝脏虽然“沉默”,但通过一些检查,还是能早期发现问题。最常用的筛查方法是超声检查和甲胎蛋白检测。超声检查能够看到肝脏里有没有小肿块,而甲胎蛋白是肝癌最重要的肿瘤标志物。很多早期肝癌患者会发现这项指标异常升高。对于有乙肝、丙肝、肝硬化或长期饮酒,有肝癌家族史的人,建议定期进行筛查。 所以不要觉得早期肝癌查不出来,只要我们重视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就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鼻咽癌治疗后复发率高吗?这个时期需警惕
鼻咽癌治疗后复发率高吗?这个时期需警惕

鼻咽癌治疗后的复发率与病情的分期和治疗是否规范有关。 早期鼻咽癌治疗后复发率较低,5年内复发率一般在10%~20%左右,许多患者长期治愈不会复发。但中晚期鼻咽癌,特别是已出现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患者,复发率较高,可达到30%甚至50%。复发多发生在治疗后2~3年,少数患者在5年后也会出现肿瘤复发。 因此,长时间的随访非常重要。复发可能表现为鼻咽部原发部位的局部复发,也可能发生在颈部淋巴结转移,导致颈部复发,或转移到肺、肝、骨头等远处部位。若能早期发现复发并及时治疗,效果仍然不错。 因此,鼻咽癌治疗后应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不要因为觉得治愈了就不管了。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治疗,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