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脑部发育不全,应该积极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加强护理,同时合理喂养。 早产儿脑发育不全,可能还伴有其他的发育异常,比如生长发育落后、运动发育落后、语言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建议积极进行康复训练治疗,一方面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另外一方面可以增强免疫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继发感染的机率。 早产儿脑部发育不全、吞咽不协调,容易出现呛奶、吐奶等意外情况,注意加强护理,合理喂养,尽量少量多餐,避免过度喂养,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儿童保健。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为早产儿主要并发症之一,症状如下: 1、可能导致智力发育落后、视力听力损伤、脑性瘫痪,有些早产儿还会出现运动障碍。 2、也有部分早产儿不典型,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但是需要密切观察,必要时做头颅核磁共振、头颅CT、脑电图等检查明确诊断。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与大脑发育不良、脑部缺氧及缺血有关。确诊后要积极干预,包括吸氧、营养脑细胞、康复训练等,尽可能改善预后,减少致残程度。
早产儿每天长15~50克,但具有较大个体差异,与孕周、胃肠吸收能力、疾病等因素有关。 孕周越大,吸吮力量越强,那么体重增长就越快。反之,孕周较小的宝宝,吸吮力不足,而且胃肠吸收功能差,体重增长就缓慢。为了促进正常生长发育,对早产儿要加强喂养,尽量纯母乳喂养,必要时补充母乳强化剂,可增加乳汁产量和质量。 早产儿胃肠吸收功能较差,所以要按需哺乳,以少量多餐为主,避免过度喂养。 如果母乳不足,要及早换配方奶粉,含有较丰富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热卡比较高。
早产儿老是吐奶原因如下: 1、多数是生理现象。因为新生儿胃容量小,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胃蠕动能力差,所以当宝宝吃奶时就可能会引起奶液反流导致吐奶。胎龄越小这种现象越明显。随着宝宝月龄增大,生理性胃食管反流得到缓解,吐奶就会好转。注意少食多餐,避免吃奶过快、过急。 2、也要警惕病理性吐奶。如果吐奶时伴有囟门隆起、精神萎靡、抽搐等现象,可能是颅内疾病引起,比如颅内出血。如果伴有腹胀、腹泻、便血等情况,一般是胃肠道疾病,如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套叠。 需要及早就诊明确诊断,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早产儿老是睡觉不吃奶,需要及时就诊明确原因,及早干预治疗。 首先,可能是感染。最常见是脐炎、呼吸道感染、败血症,常伴有体温异常以及其他的不适症状,比如咳嗽、吐奶、脐部有脓性分泌物。需要完善血常规、血培养、降钙素原等感染性指标检查,及时予以有效抗感染治疗。 其次,可能是颅内疾病。如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可伴有囟门隆起、抽搐、呼吸不规则等表现。建议完善头颅CT、核磁共振等检查,根据检查情况及时给予止血、脱水、营养脑细胞、吸氧等综合治疗。 最后,可能是低血糖,与喂养不足有关。需要加强母乳喂养,必要时添加早产配方奶粉。
早产儿是否可以吹空调,要根据当时的环境温度而定。 如果是夏天天气炎热,外界温度很高,房间比较闷热,这个时候就可以吹空调。冬天室内温度很低的时候也可以开空调,可以防止更换尿不湿或喂奶时感冒。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没有发育成熟,同时吸吮能力差,能量摄入不足,所以有必要为早产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维持正常体温。当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可以适当的吹空调。 一定要注意温度合适,一般控制在22~25℃,湿度50%~60%。同时不宜长时间使用空调,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早产儿可以吃鱼肝油,而且必须吃。一般建议在早产儿出生后7~10天就开始补充鱼肝油。 相比足月儿,早产儿生长发育不健全,各脏器器官发育不成熟,因此需要及早补充各种营养物质,促进生长发育。特别是鱼肝油,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D。维生素A能够促进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和视力发育,预防视网膜损伤。同时还能提高免疫力,增强上皮组织的修复能力。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元素吸收,有利于骨骼发育,预防佝偻病。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避免过量,造成中毒。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器官功能未成熟的活产婴儿。早产儿各脏器功能还没有发育成熟,容易导致脏器功能损伤、衰竭。 1、肺部发育不良容易导致肺透明膜病、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 2、脑组织发育不良容易导致早产儿脑病、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性瘫痪; 3、视网膜发育不好可能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 4、胃肠道功能不好,可导致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食物不耐受等。 因此对于早产儿要加强护理,加强喂养,尽量以母乳喂养为主,必要时添加早产儿配方奶粉。
早产儿反应差需要及时就诊查明原因,积极干预治疗。 首先,可能是低血糖。与早产儿吸吮能力差,喂养不足有较大关系,可有反应差、四肢冰冷、体温不升、抽搐等表现。需要及时喂葡萄糖水,严重低血糖时需要静脉补充,防止造成脑细胞损伤。 其次,可能是颅内出血。早产儿脑血管发育不完善、凝血功能异常、维生素K不足,容易发生脑出血,需要给予止血、降低颅内压等治疗,预后比较差。 最后,可能是缺氧、缺血性脑病,与围生期各种因素造成胎儿缺氧有关。需要给予吸氧、营养脑细胞治疗,恢复期加强康复训练。
早产儿多久能吃益生菌,并没有一个明确规定,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没有存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不需要用益生菌。但如果存在有胃肠功能紊乱或其他疾病情况,比如呕吐、腹泻、积食、乳糖不耐受、黄疸,可以尽早使用益生菌,能够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比较常用的益生菌主要有双歧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复方嗜酸乳杆菌等。主要是用于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功能,有助于营养物质吸收,降低发生消化不良以及胃肠道感染的概率。 给宝宝吃益生菌时,尽量避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以防影响益生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