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常见疾病,涉及到多个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容易出现早产儿脑病、颅内出血、脑发育不良、缺血缺氧性脑病、脑性瘫痪; 2、呼吸系统,容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性肺炎、肺发育不良、肺透明膜病、肺出血; 3、消化系统,可有急性胃肠炎、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先天性肠吸收不良等疾病; 4、其他情况,比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先天性心脏病等,也是早产儿容易出现的疾病。 早产儿容易患病与脏器功能还没发育成熟、免疫力低下有很大的关系,需要加强护理、合理喂养,促进各方面的发育。
早产儿肠胃不好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要合理喂养。尽量按需哺乳,少量多餐,避免过度喂养增加胃肠道负担。需要注意采取正确哺乳姿势,尽量避免吸入过多空气。在喂奶前后半小时可适当按摩腹部,以肚脐为中心轻轻按揉,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消化吸收。 其次,要动态监测体重,了解体重变化情况。如果体重增长不满意,建议适当使用母乳强化剂进行治疗。如果母乳不足,建议及早添加早产配方奶粉。 最后,可以补充益生菌,比如地衣芽孢杆菌、双歧杆菌,有助于调节肠胃消化吸收功能。
早产儿不长体重有以下几种缓解方法: 首先,要加重喂养,尽量纯母乳喂养。但早产儿胃肠吸收功能较差,所以要按需哺乳,以少量多餐为主,避免过度喂养增加胃肠道负担,影响消化吸收,不利于生长发育。 其次,妈妈要多吃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增加乳汁产量和质量。如果母乳不足,要及早换早产儿配方奶粉,热卡比较高。 最后,要积极寻找原因。早产儿体重不增有可能是疾病导致,比如先天性胃肠吸收不良、甲状腺功能减低。需要完善相关检查,根据检查情况针对性治疗。
早产儿便血,是由于凝血功能异常以及感染等因素造成。 首先,是凝血功能异常。因为早产儿各个脏器还没有发育成熟,特别是肝脏合成功能较低,不能合成充足凝血因子,特别是八因子、九因子、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活性也较低,不能充分发挥凝血功能。除此之外,骨髓造血功能也比较低,所以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存在异常。 其次,是感染因素。特别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与饮食不当、细菌感染以及摄入过多的高渗性食物有关,可引起便血、腹胀、呕吐、发热等表现。需要及时抗炎治疗。
早产儿必须做核磁。 孕周越小的早产儿,脑组织发育越不成熟,就越容易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由于缺氧、感染等因素,早产儿发生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核黄疸、脑发育不良等疾病的概率比较高。 做核磁的目的就是为了排除颅内出血情况、了解出血程度以及了解脑组织发育情况,综合评估是否会形成神经系统后遗症,或后遗症的严重程度。 建议在宝宝生命体征平稳后,做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必要时可以动态复查,判断健康状况。
早产儿鼻子呼吸有声音,可能是鼻子不通引起。 如果程度比较轻,可以先观察,适量饮温水,注意房间保证湿度,避免过于干燥。如果声音比较大,说明鼻子堵塞较重,建议用温毛巾敷鼻子,用鼻腔护理液冲洗鼻腔,或者用吸鼻器将鼻涕吸出来,可以改善症状。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果精神不好、烦躁不安、吃奶减少、吐奶、张口呼吸,要警惕呼吸道感染可能,尤其肺部感染,建议及时就诊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胸部影像学等检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吸氧、应用抗生素。
早产儿鼻饲一般5-10天,但并不能一概而定,与孕周、原发疾病、胃肠功能恢复等情况有很大关系。 孕周越小、营养越缺乏、疾病情况越重,鼻饲时间就会越长。对于频繁呕吐、不能自主进食的早产儿,鼻饲是很重要的,可以提供必要的营养,有利于疾病恢复。 但应用鼻饲时要注意加强护理,要确保胃管清洁和操作人员手卫生,尽量避免外部细菌进入胃肠道,造成感染现象。鼻饲奶汁要注意合适的温度,避免过冷或过热,同时要注意鼻饲量不宜过多,每次鼻饲前要回抽胃管,了解胃内残留的食物量判断消化情况。
孕妇吃什么也无法起到防止新生儿黄疸发生的作用。新生儿黄疸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与进食食物并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想通过吃食物来预防黄疸,没有科学道理。 黄疸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孩子出生后,红细胞大量被破坏,胆红素生成过多。另一方面是由于肝脏还没有发育成熟,转运和排泄胆红素的能力比较差,导致胆红素过多的堆积,从而出现新生儿黄疸。 虽然食物不能防止小孩黄疸发生,但孕妇仍然要合理饮食,避免偏食挑食,促进宝宝宫内正常生长发育。
婴儿两个月不可以坐着。这个时候脊柱和腰部肌肉还没有发育完善,不足以支撑上半身重量,过早坐立容易导致这些部位受到损伤,引起骨骼畸形,比如脊柱侧弯。 两个月宝宝已经开始抬头了,但还不是很稳,在这方面可以适当锻炼,促进颈部肌肉发育。一般情况下,婴儿出生后六个月左右腰椎、颈椎等均已经发育成熟,可以练习坐立,但刚开始不宜时间过长,容易引起身体疲劳。 日常生活中需要加强喂养,避免偏食挑食,保证各种营养物质摄入,尤其是优质蛋白质、钙元素的补充,有助于促进运动发育。
一个月婴儿趴着睡不正常,可能是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可能是比较胆小从小就养成趴睡习惯。如果没有其它任何不适症状伴随,不用特别去干预,防止睡觉时窒息即可。 其次,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有关。比如消化不良、积食、肠胀气等可引起腹部不适,通过趴着睡觉姿势,对腹部可以起到一定压迫作用,改善腹胀以及腹痛症状。 最后,可能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鼻腔堵塞。比如鼻息肉、过敏性鼻炎,可能存在气促的情况,趴着睡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鼻子不通气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