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的1型糖尿病发病年龄比较年轻,发病前常会有明显的口干、多饮、多尿、易饥、多食、体重下降的症状。 起病比较急,常以恶心呕吐、腹部不适来就诊,起病时常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相关,有胰岛素的绝对不足,胰岛细胞衰竭的临床表现需要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 儿童以及青少年如果出现了口干、多饮、易饥、多食、体重下降的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血糖。
很多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中有泡沫,并且颜色较深,味道较难闻,但是单凭尿液的颜色和味道并不能判断是否得了糖尿病。 建议健康的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成人,每年检测1到2次的静脉空腹血糖,以及餐后两小时血糖作为体检和筛查。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建议每半年检查1到2次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两小时血糖。如果出现了口干、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的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去检测血糖来确认是否患了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是可以选择性的饮用饮料的,要选择无糖的,尽量少添加剂的饮料。如果喜欢口味偏甜的饮品,可以选择添加木糖醇的饮料,要注意的是,木糖醇的饮料也不能过多的饮用,过多饮用也会造成血糖的升高。 对于鲜榨的水果汁也是可以适当饮用的,但是不能多喝。蔬菜榨汁的饮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丰富的维生素,热量也很低。纯牛奶也是可以饮用的,对于尿蛋白正常范围的糖尿病的患者,豆浆也可以喝。
三多一少是糖尿病典型的症状,指的是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下降。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葡萄糖浓度高,会引起渗透性的利尿,导致大量的水分、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就会出现多饮和多尿的状况。 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虽然高,但是由于身体里缺乏胰岛素,血糖不能被充分转换成能量供应机体活动,所以患者常常会感到饥饿而不停地进食,就造成了多食的情况。 由于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供给身体所需的能量,机体需要分解脂肪和蛋白质进行能量供应,这样也会造成体重下降。
视网膜黄斑病变,经常出现在糖尿病,病史较长,血糖控制较差,或者是合并微血管病变的人群。出现了视网膜的黄斑病变患者会感觉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前经常有黑影飘过。 如果出现了这些现象,建议去眼科就诊,可以做眼底镜的检查,也可以做眼底的荧光血管造影来明确诊断。 糖尿病病人视网膜的黄斑病变属于慢性并发症的一种,重在预防,平时要监测血糖,定期去医院复诊,及时调整用药,以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网络上流传着一些喝尿液治疗糖尿病的方法,这些方法大多数是以个体的病例为依据来叙述饮用尿液治疗糖尿病可以降低血糖。 尿液中并不含有能够降低血糖的物质,而且这种疗法既没有相关的理论支持,也没有临床大数据的统计研究。饮用尿液还会给糖尿病病人的生理和心理带来不适,尿液中含有大量机体代谢的废料,是不适合人来饮用的。 糖尿病病人应该定期的监测血糖,到正规的医院定期复查,遵从医生的医嘱来合理用药,不要道听途说。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也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糖尿病人提倡均衡饮食,其中每日的主食要提供总热量的55%到60%。 主食方面,建议粗粮和细粮混合食用,精制粮的升糖指数较高,可以采取2/3的精制粮加1/3的粗粮混合食用,以降低升糖指数。同时,不要单一的进食主食,每顿饭都应该有主食,蛋白质,脂肪以及蔬菜类的食品。 蛋白质类食品可以选择瘦猪肉,瘦牛肉,去皮的鸡肉,鸭肉,鱼肉等等。烹调方式以少盐少油为主,尽量使用植物油烹调。蔬菜的量,每天可以吃到一斤,以绿叶蔬菜为主。
米是中国人的主要主食,糖尿病人在进食主食上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尽量不要吃单一的精制的主食。 因为这些精制的主食它的升糖指数都是比较高的,进食过后会引起血糖迅速的上升,那我们在食用大米时可以在大米中掺入糙米、杂粮以及豆类等等来降低食物总体的升糖指数。 在精制米中掺入杂粮、糙米以及豆类的比例大约为1/3,而且煮饭的时候也不建议把米煮的太软太稀,因为食物过于糊化也会增加升糖指数。 现在市面上各种米的品种,产地对于血糖的升糖指数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并不需要特地的购买某一种米。
糖尿病的眼底出血,常见于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控制较差的糖尿病患者,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当慢性并发症累积到眼底血管时就会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常见的症状是,眼前的黑影飘动和视物模糊。 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视力会进一步的下降。糖尿病眼底出血,早期发现可以进行视网膜的激光治疗,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重要的措施是良好的血糖控制。建议糖尿病病人定期去医院检查血糖的相关指标,做到防患于未然。
总体来说,糖尿病患者主食的选择还是非常多样的,米类,面类都可以选择,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进食单一的主食,建议多样化,并且粗细结合。 比如可以在精制米里掺入杂粮,可以加入糙米,高粱米,小米,豆类等等一起煮饭,这样可以降低精制米的升糖指数,进食过后血糖不会升得太高。 同时建议糖尿病患者尽量吃干的食物,不要吃稀饭,面条一类的食物,这一类的食物由于炖煮时间较长,食物糊化,升糖指数较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进食主食的同时,建议搭配蔬菜和蛋白质类的食物,营养均衡的同时也可以缓解血糖过快的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