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肛门疼擦纸有血,可能是肛管的皮肤被撑裂、痔疮急性发作等原因引起。 经常便秘的患者,由于大便干燥坚硬,排便时过度用力,会造成肛管的皮肤被撑裂,引起肛门有撕裂样的疼痛渗出血液,导致擦纸有血。可以给予高锰酸钾坐浴,涂抹消炎的药膏治疗。 另外,也可能是痔疮急性发作引起,由于痔核充血,水肿,黏膜发生糜烂,导致肛门疼痛,排便时摩擦痔核的黏膜,引起便血。可以给予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大便肛门疼痛不出血,可能是肛周脓肿、肛窦炎等疾病引起的。 首先,肛周脓肿是由于受到细菌感染引发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肛门出现肿大的脓包、肛门疼痛剧烈、皮肤升温、触摸有波动感,并会引起发烧等症状,排便的时候会加重肛门疼痛; 另外,肛窦炎是由于肛隐窝受到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下行蔓延刺激肛周的神经引起疼痛,排便时也会加重疼痛。 建议前往肛肠科完善相关检查,确诊后给予及时治疗。
大便时肛门裂开出血,考虑是肛缘的皮肤被撑裂引起的,与便秘有关,可以涂抹药膏治疗。 便秘的患者由于大便干燥坚硬,排便时费力造成肛管的皮肤被撑裂开,引起大便出血,伴有肛门撕裂样的疼痛。 出现这种情况要调整饮食结构,多吃粗纤维的食物,多饮水,必要时服用润肠通便的药物,保持大便软化通畅。应用高锰酸钾按照合适的比例坐浴,擦干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促进裂口愈合。
排便肛门出血、不疼痛,可能是内痔、肠道炎症引起的。 内痔是长在齿状线以上的痔疮,典型的症状是无痛性的大便出血。由于排便时腹压增高,造成痔核的毛细血管发生破裂引起的。随着痔疮的逐渐严重,脱出肛门形成充血、水肿时才会引起肛门疼痛。 肠道炎症也会引起排便出血、不疼痛。由于致病菌对肠道黏膜造成侵蚀,引起肠道黏膜糜烂、渗出血液、排黏液便。建议完善相关的检查,确诊病因后对症治疗。
大便肛裂出鲜血,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坐浴、涂抹药膏治疗。 大便干燥、坚硬、不易排出,排便时用力过度,会造成肛管皮肤被撑裂,引起出鲜血。先要调整饮食结构,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瓜果、蔬菜,如火龙果、香蕉、苹果等,保持每天足够的饮水量,促进大便软化通畅。 用高锰酸钾兑温水局部坐浴,擦干后可以涂抹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促进裂口修复愈合,改善肛裂引起的便血。
大便干燥、排出来肛门痛,可以服用润肠通便的药物,结合坐浴、涂抹药膏缓解。 大便过于干燥、排便费劲,会造成肛管的皮肤被撑裂,引起肛门疼痛。首先要保持大便的软化通畅,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瓜果、蔬菜;每天保持足够的饮水量、多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排便。 必要时服用润肠通便的药物,如麻仁丸、乳果糖等,结合应用高锰酸钾坐浴,局部涂抹去腐生肌的药膏,促进裂口修复愈合,改善肛门疼痛。
排便的时候肛门撑的疼,是因为便秘撑裂肛管的皮肤引起的。 如果肠道内长了息肉或者有痔疮,造成肠腔的空间变得狭窄,粪便排出时受到阻碍造成便秘,排便的时候用力过度会造成肛管的皮肤被撑裂,引起肛门疼痛伴有便血。尤其是痔疮在肛门口形成嵌顿堵塞时,排便的时候也会导致肛门撑的疼痛。 需要前往肛肠科做肛门指诊、肛门镜检查,确诊后治疗原发疾病以免延误病情。
大便次数增多、肛门坠胀,考虑是肠道炎症引起的,需要给予止泻、抗感染治疗。 如果肠道受到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的入侵,会引起肠道蠕动亢进,造成大便次数增多以及肛门坠胀,可以前往医院完善大便常规检查。 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需要给予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抗炎治疗,结合蒙脱石散、布拉氏酵母菌止泻。排便次数过多容易引起脱水,可给予口服补液,严重时静脉点滴治疗,以免出现脱水。
大便出血呈紫色可能是肠道息肉、肠道恶性肿瘤引起的。 肠道息肉是肠道黏膜隆起的赘生物。由于肠腔的空间变得狭窄,排便受到粪便的刺激,会造成息肉的黏膜发生破溃、糜烂、渗出血液,凝聚成紫色的块状,引起大便排出紫色的血块。 也可能是直肠恶性肿瘤引起。肿瘤会对肠道的黏膜组织造成浸润引起出血,肿物表面出现破溃、渗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形成暗紫色的血块,随着大便排出。
男性大便出血可能是肛裂、痔疮等原因引起的。 男性由于经常外出应酬、大量喝酒、吃燥热的食物,导致体内上火,引起大便干燥、坚硬,排便时用力过度诱发肛裂,引起大便出血,伴有肛门刀割般的疼痛;也有可能是痔疮在急性发作期,排便时腹压增高,引起痔核的毛细血管破裂,导致大便出血,一般表现为便后滴血或者喷射状的便血。 建议到肛肠科就诊,确诊病因后对症治疗,以免导致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