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邓春颖 主任医师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内分泌代谢病科

擅长:骨质疏松、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相关疾病,继发性高血压等的诊治。

概述 出诊时间 联系方式 口碑评价
视频 文章
甲亢患者为何越吃越瘦?揭秘背后的代谢奥秘
甲亢患者为何越吃越瘦?揭秘背后的代谢奥秘

甲亢患者吃的多还瘦,其本质是机体代谢亢进导致的能量过度消耗,并非单纯燃烧脂肪。 甲状腺激素过多会加速全身代谢,使身体能量消耗远超过摄入。不仅分解脂肪,还会消耗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导致体重下降。这种瘦是病态消耗,可能伴随肌肉流失、乏力等问题。 治疗期间需要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节食。待甲功恢复正常后,代谢回归平衡,体重可逐渐恢复。 若体重持续下降,就要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久坐不动和肥胖,哪个对2型糖尿病影响更严重?
久坐不动和肥胖,哪个对2型糖尿病影响更严重?

久坐不动和肥胖对2型糖尿病都有显著影响,两者常常相互作用,但肥胖的直接影响更严重。 久坐不动主要是通过减少能量消耗,降低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间接增加患病风险。久坐可以加重肥胖者的代谢紊乱,形成恶性循环。研究显示,肥胖者即使活动量正常,患病风险仍然高于瘦弱者,但瘦弱者如果长期久坐,风险也会上升。 总体而言,肥胖尤其是内脏脂肪堆积,是引发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它的直接影响更为显著。

尿酸控制不佳?警惕这些痛风症状加重的信号
尿酸控制不佳?警惕这些痛风症状加重的信号

但尿酸控制不理想并不意味着病情加重。 若发作频率变高,例如从每年1-2次增至多次,持续时间延长,累及关节增多,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可能意味着尿酸控制不理想。 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和组织中不断沉积,若尿酸长期居高不下,还可能导致关节损伤加重,出现痛风石,甚至影响肾脏。 因此,反复发作需要及时就医,调整用药和生活方式,严格控制尿酸,避免病情进展。

胰岛素抵抗的人,减肥时要多吃蛋白质吗?
胰岛素抵抗的人,减肥时要多吃蛋白质吗?

胰岛素抵抗者减肥时,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是有益的。 蛋白质能提升饱腹感,减少总热量摄入,同时延缓血糖上升,减轻胰岛素负担。此外,充足的蛋白质可减少减重期间的肌肉流失,而肌肉量维持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但需注意适量,一般建议每日每公斤体重1.2-1.6克,具体需个体化,过量可能增加肾脏负担。 建议增加鱼、蛋、瘦肉、豆类等优质蛋白,结合低GI碳水和健康脂肪,更利于调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

吃降尿酸的药会伤肝伤肾吗?
吃降尿酸的药会伤肝伤肾吗?

降尿酸药物可能对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但并非所有人都会出现损伤。 常用药物包括抑制尿酸生成的别嘌醇和非布司他,以及促进排泄的苯溴马隆。少数人可能会出现转氨酶升高或肾功能指标异常,但总体而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并定期监测肝肾功能,风险是可控的。 相比药物的潜在影响,尿酸长期升高对肝肾、关节的损害更大,还有心血管风险。需要避免擅自停药或过量服用,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甲亢康复后体重反弹?这样做避免健康危机
甲亢康复后体重反弹?这样做避免健康危机

甲亢患者康复后,体重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反弹,这是较常见的现象。 甲亢时甲状腺激素过多,代谢率显著下降,导致体重下降。治疗后激素水平恢复正常,代谢速率回落,若饮食和运动习惯没有调整,热量消耗减少,而摄入没有相应控制,多余的热量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引起体重回升。部分患者可能因为担心体重反弹,过度节食反而会影响健康。 建议康复后保持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定期监测体重及甲状腺功能,避免体重波动过大。

运动降尿酸:选择正确方式,避免痛风发作
运动降尿酸:选择正确方式,避免痛风发作

运动对降尿酸有一定帮助,但需要讲究方式。 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尿酸排泄,还能控制体重,减少高尿酸风险。但剧烈运动可能适得其反,高强度运动导致乳酸堆积,抑制尿酸排泄,反而使尿酸升高,甚至诱发痛风。 建议选择温和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避免过量或突然剧烈运动。运动中要注意补水,同时结合饮食和药物,才能更有效控制尿酸。

甲减会导致月经不调和不孕吗?
甲减会导致月经不调和不孕吗?

甲减可能导致月经不调和不孕。 甲状腺激素对女性生殖系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当甲减发生时,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导致月经紊乱,例如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减少、周期不规律。 长期甲减还可能影响排卵,降低卵子质量,增加不孕风险。即使怀孕,也可能增加流产、早产等风险。 因此,备孕或孕龄女性需积极治疗甲减。通过补充甲状腺素,将激素水平调至正常,可以改善生殖功能,降低相关风险。

为何胖子更易患上2型糖尿病?
为何胖子更易患上2型糖尿病?

胖人更易得2型糖尿病,核心原因是肥胖常伴胰岛素抵抗。 脂肪细胞,尤其是内脏脂肪,会释放游离脂肪酸和炎症因子,干扰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身体需分泌更多胰岛素才能调控血糖。 长期超负荷分泌,会损伤胰岛β细胞功能,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无法正常代谢,最终引发2型糖尿病。 此外,肥胖还会影响激素平衡,进一步加剧代谢紊乱。

肥胖的人每天走多少步,能降低糖尿病风险?
肥胖的人每天走多少步,能降低糖尿病风险?

肥胖人群每天走6000-10000步,有助于降低糖尿病风险。 步行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促进糖代谢,减少脂肪堆积。如果步数过少,低于每天5000步,难以改善代谢;但是过量,可能增加关节负担。 我们强调有效的运动,一定要注意运动强度,配合快走等中等强度运动,达到运动的靶心率,效果会更好。同时结合饮食控制,能更有效地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

打破代谢紊乱闭环: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有效减重?
打破代谢紊乱闭环: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有效减重?

2型糖尿病患者减肥通常比普通人更难,这与疾病本身的代谢特点相关。 1、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身体能量代谢紊乱,脂肪分解受阻,同时促进脂肪合成与储存。 2、糖尿病患者常常存在激素失衡,如瘦素抵抗,容易产生饥饿感,增加进食欲望。 3、部分降糖药也可能导致体重增加。 4、肥胖与糖尿病形成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大减重难度。 但通过低碳水饮食、规律运动,结合药物调整,仍能够有效减重,关键在于打破代谢紊乱的闭环。

警惕!胰岛素抵抗的4大信号,你可能正在经历
警惕!胰岛素抵抗的4大信号,你可能正在经历

胰岛素抵抗者可能出现一些奇怪信号。 1、刚吃完饭就犯困与血糖骤升后胰岛素大量分泌相关。 2、皮肤褶皱处,如颈部、腋下出现黑棘皮症,这是因为胰岛素过多,刺激皮肤角质细胞增生。 3、频繁饥饿,尤其渴望甜食,因为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血糖无法被有效利用。 4、还可能伴随腹型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 这些信号常提示代谢紊乱,需及时检查干预。

痛风患者也能吃豆腐豆浆?适量摄入有讲究
痛风患者也能吃豆腐豆浆?适量摄入有讲究

痛风患者可以适量吃豆腐、豆浆等豆制品。 传统认为豆制品嘌呤高,但研究表明,大豆加工后嘌呤含量降低,且其中的植物蛋白、膳食纤维等成分可以促进尿酸排泄,对血尿酸影响较小。 建议适量食用,例如豆腐每次50-100克,或豆浆200-300毫升左右,避免过量。同时需要注意烹饪方式,避免油炸,搭配低嘌呤食材。 若处于急性发作期,可暂时减少摄入,缓解后再适量添加,具体可以根据自身尿酸反应来调整。

适量黑咖啡:痛风患者尿酸管理的新选择
适量黑咖啡:痛风患者尿酸管理的新选择

适量喝咖啡对尿酸影响不大,甚至可能有一定益处。 研究显示,咖啡中的咖啡因和多酚类物质可能促进尿酸排泄,适量饮用或降低高尿酸血症的风险。但需要注意避免过量,过量咖啡因可能会兴奋神经,影响睡眠或导致脱水,间接影响尿酸代谢。且应该选择黑咖啡,避免添加大量的糖或奶油,高糖会干扰尿酸代谢。 总体而言,痛风或高尿酸患者可适量饮用黑咖啡,结合自身耐受情况调整,同时仍以多喝水为基础。

尿酸高怎么办?每天这样喝水,有效降低风险
尿酸高怎么办?每天这样喝水,有效降低风险

尿酸高的人建议保证充足饮水,每天饮水2000-3000毫升,大约8-12杯,以白开水、淡茶水或苏打水为宜。 充足饮水可以增加尿量,促进尿酸排泄,降低尿路结石的风险。如果出汗多、运动量大,或是处于高温环境,需要适当增加饮水量,避免用含糖饮料、浓茶、咖啡代替。含糖饮品可能影响尿酸的代谢,分次饮用更容易吸收。 睡前适量喝水,可减少夜间尿酸浓度,具体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以尿液保持淡黄色为宜。

泡脚能缓解痛风疼痛吗?
泡脚能缓解痛风疼痛吗?

痛风急性发作时,严禁热水泡脚。 此时关节处于炎症状态,热水泡脚会使局部血管扩张充血,加重红肿、热痛。 在非急性期,也就是缓解期,如果关节没有红肿、热痛,可以尝试用温水,即略低于体温,大约35-37度,短时间10-15分钟左右泡脚,可能有助于放松和轻微促进循环。 但降尿酸或治疗作用非常有限。关键是要控制尿酸的水平。急性发作需要遵医嘱,用抗炎止痛药物。 泡脚不能代替规范治疗,而且水温和时长需要谨慎,避免烫伤或刺激关节,尤其合并糖尿病者更需要注意。

减肥过快当心加重胰岛素抵抗!如何科学减重?
减肥过快当心加重胰岛素抵抗!如何科学减重?

减肥速度太快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 快速减重常伴随肌肉流失,而肌肉是消耗葡萄糖的主要场所。肌肉量减少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此外,极端节食会导致身体进入应激状态,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加重胰岛素抵抗。 同时,快速减重容易引发代谢紊乱,使血糖波动更大,进一步削弱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循序渐进的减重,结合保留肌肉的运动,更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 总之,减重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建立长期目标和阶段目标,才能取得最优成效。

肥胖与胰岛素抵抗:是必然联系还是另有玄机?
肥胖与胰岛素抵抗:是必然联系还是另有玄机?

肥胖者不一定都有胰岛素抵抗,但两者关联密切。 研究表明,相当高比例的肥胖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尤其腹型肥胖者风险更高,因为腹部脂肪会释放炎症因子,干扰胰岛素信号。 但少数肥胖者代谢健康,无胰岛素抵抗,这可能与遗传、脂肪分布(比如以皮下脂肪为主)以及运动习惯等有关。反之,瘦人也可能有胰岛素抵抗,如瘦型肥胖。 因此,肥胖是重要风险因素,但并非绝对存在胰岛素抵抗。

警惕!胰岛素抵抗者的这些皮肤症状暗示代谢异常
警惕!胰岛素抵抗者的这些皮肤症状暗示代谢异常

胰岛素抵抗者的皮肤可能出现多种特殊表现: 1、最典型的是黑棘皮病,表现为颈部、腋下等褶皱处皮肤变黑、粗糙,呈天鹅绒样改变,这是因为胰岛素过多刺激皮肤角质细胞增生。 2、还可能反复出现痤疮和毛囊炎,因为胰岛素抵抗会影响激素平衡,加剧皮脂分泌。 3、部分人还会有皮肤干燥和瘙痒,这与代谢紊乱导致皮肤屏障功能下降有关。 这些表现都提示代谢异常,需要及时检查和干预。

吃粗粮真的能帮助肥胖的人预防高血压吗?
吃粗粮真的能帮助肥胖的人预防高血压吗?

吃粗粮对肥胖者预防高血压有积极作用。 粗粮富含膳食纤维,能延缓糖分吸收,改善胰岛素抵抗,间接减少因肥胖导致的代谢紊乱,对血管的损害。其富含的钾、镁等矿物质可以促进钠排出,帮助调节血压。相比精致碳水,粗粮升糖慢,能避免血糖波动引发的血管内皮损伤。 但需注意,粗粮需要替代部分精致主食,而且要控制总量,搭配低盐饮食和运动,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单纯多吃粗粮,无法完全抵消肥胖带来的高血压风险。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