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瓣膜病、心肌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对心血管危...
正常情况下血压是早上会高过晚上,血压在晚上会比白天的血压下降10%到20%左右。临床上发现有些病人是晚上的血压高,白天的血压低,有几种情况可以引起。第一种就是患者,在晚上睡觉时出现的交感神经兴奋,患者出现失眠,夜尿多或者是有存在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病人,他容易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收缩、血压的升高。
如果长期的血压低,会造成周围许多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不足,特别是脑心肝肾,和周围血管的血液供应不足;年纪相对老的,如果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记忆力或者运动或者交流方面会出现障碍,甚至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脑卒中、脑梗或者作为偏瘫的症状,如果是心脏长期的血压低,心脏血供不足,可能会引起心功能的障碍。
产后血压高是有危险的,因为我们妊娠期及产后高血压疾病,是孕产妇以及胎儿死亡,出现围产期并发症的一个首要的危险因素。妊娠期和或者是产后高血压,可同时累及孕产妇,胎儿和或者是新生儿,所以需要一个重视此类患者的一个诊断和治疗。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产后仍然有发生先兆子痫以及脑卒中的风险。
我们在临床中经常发现睡眠转为清醒并开始活动的时候,这时候会出现血压的升高,也就是出现凌晨的晨峰现象。这种原因与我们醒过来的时候,交感神经是兴奋的,这时候儿茶酚胺类的物质释放增加,会引起血管的收缩,同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也会激活,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释放增加,会引起血管的收缩,所以会引起血压升高。
偶尔的血压高可能要看情况,第一要考虑自己是不是每天都监测血压,有时候可能测血压是不彻底的,那有可能不是单纯的偶尔血压高,有可能就是高血压;第二个方面很有可能是,测血压的方法不是很正确;第三个如果出现偶尔的血压高,建议可以到医院做24小时的动态血压监测,看血压是不是偶尔升高,还是你的血压就是高血压的状态。
高血压是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如果血压持续的升高,那么高血压并发症也会随着对我们的心脏、脑袋、肾脏等靶器官造成严重的损伤,最常见的发病前兆是经常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面红,说明脑血管压力过高,供血出现问题。
年轻人血压低,我们可能要根据他的情况,大多数与体质还是有关系的,这个年轻人可能是运动比较少或者是比较挑食,营养不是太够或者是慢性贫血的状态下,它会出现血压的降低。但是有些病人可能是有器质性心脏病、有心肌炎或者先天性心脏病,或者是风湿性心脏病,那时候他的确是血压低,可能要进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
内分泌性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它是可以找到病因的,它主要是由于内分泌疾病导致的激素分泌异常,然后引起血压升高,大多数是在肾上腺出现增生或者肾上腺瘤或者其他情况导致一些激素,例如儿茶酚胺类激素或者醛固酮或者是糖皮质激素,引起血压的升高。
首先看一下有没有诱因,因为相当多的人可能是在应激或者紧张或者运动的时候,他会引起的心跳快,然后血压的升高,他的机制主要是这些应激状态,会引起交感神经系统激活,然后引起儿茶酚胺的物质释放增加,会引起血管的收缩,外周阻力的增加、血压的升高,同时也会引起的心率加快。
哺乳期血压高对宝宝是有影响的,因为哺乳期血压高,产妇有可能会使用降压药物,而降压药物有可能对产妇以及新生儿产生一个潜在的副作用,所以哺乳期用药需要考虑药物是否要经过乳汁分泌的浓度以及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等因素。几乎所有的降压药物均会从乳汁排泄,但是排泄量是有所差异的。
预防血压高,最主要是在于生活方式的改变,首先可以通过减轻体重,因为肥胖人的血压明显是升高的,通过减轻体重来降低血压,体重指数最好是≤24kg/㎡。第二种方法就是饮食方面,进行低血压的调整来降血压,要尽量少吃盐,每天大概的氯化钠的使用量、盐的使用量是<6g,然后可以适当的补充钾,可以通过水果或者蔬菜。
因为生气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情绪激动,引起激素的分泌异常,特别是我们的交感神经容易兴奋,会使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增加,例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会引起血管的舒缩,会引起周围血管的阻力增加,血压是会相应的升高。同时也可能会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它可以引起血管的收缩,血容量的增加,会相应的引起血压升高。
我们在临床上会发现手术后,一些病人出现血压降低的情况,这时候我们要进行分析和检查。有些病人可能是大型的手术,他在手术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失血过多的情况,这种情况如果血容量过低,会造成血管内的压力下降,而造成血压低,这时候是要在手术中或者手术后给予输血纠正。
因为血压低说明周围循环的血液压力过低,然后它会造成周围的一些重要脏器,例如脑部、心脏、肝、肾或者是周围末梢血管的供血不足。如果是造成脑部的血管供血不足,脑细胞是会缺血缺氧,这时候会通过网状神经系统引起脑部的兴奋性降低,容易引起嗜睡的症状,这时候要建议他不只是看心血管科,建议要到神经科就诊,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把血压适当的提高。
如果是血压低和心跳慢,根据情况而定有些人可能是自身体质的原因,可能是体质比较虚弱或者营养不良,会涉及到血压低下,还有运动员的心跳偏慢,这时候并没有影响。有些病人心率慢,会造成心输出量的下降,会引起血压低,例如这种病人是缓慢型的心率失常,这时候就需要到医院找心内科医生进行就诊,做心电图检查。
现在我们经常会进行有氧的运动,特别是骑自行车、游泳或者跑步,在运动的时候血压是会升高的。年轻人运动之后,因为身体的大量出汗,同时也有氯化钠的丢失,会造成血容量的下降,导致血压的降低,同时也有一部分人,运动之后体温升高,它会引起血管扩张,外周的阻力下降,也会引起血压的降低。所以我们运动之后,需要适当的喝水,然后可以在水里面加点盐分来提升血压。
吸烟会影响血压,会影响血压升高。吸烟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是心血管病、肺病和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不管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都显著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吸烟主要是通过使体内的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收缩外周血管,同时也升高了血压,可通过氧化应激损害一氧化氮介导的血管舒张来升高血压。
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定将血压降到能目标水平,可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什么时候服用降压药物,取决于心血管风险评估水平,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血压一旦超过90~140毫米汞柱或者目标水平的患者应该服用降压药物治疗,并且对并存的危险因素和合并的临床疾病进行综合治疗。
一般来说老人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血压是逐渐升高的,但是的确有某些老人家的年龄增大之后反而血压是降低的。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调理。第一个饮食方面,我们可以给他加强营养支持,包括建议他多吃肉类、鱼类以及蔬菜和水果;第二个饮食方面,煮菜时适当增加一点盐分,也有利于提高血压。
老人血压低看情况而定,如果他是慢性的血压低可能危险性不是太大,例如有些人是属于体质比较虚弱的,或者是长期的营养不是太好、有贫血,那我们可以在这方面进行一些纠正,危险性不是太大。或者是病人有服用药物,例如降压药物,我们可以建议他停用或者减少,这样也可以减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