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脑血管病、神经变性病、脱髓鞘等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人手发抖,首先考虑帕金森氏病,帕金森氏病的特点是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和行动迟缓,再就是考虑特发性震颤,震颤为唯一的临床表现, 饮酒后症状减轻为本病特征之一,一般不发生其他运动障碍;帕金森叠加综合症,是指一些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引起了锥体外系的症状,可以类似于帕金森氏病,出现震颤的情况; 病人如果有饮酒史的话,要考虑慢性酒精中毒引起来的的肌肉震颤。
长期大量的饮酒,如果停止或者是减少饮酒量会在数小时后出现手、舌或眼肌的震颤。 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疼、焦虑、情绪不稳和自主神经功能的亢进,如心跳加快、出汗、血压增高等,这属于单纯性戒断反应。 对于单纯性戒断反应的治疗主要是应用苯二氮类的药物来缓解酒精的戒断症状,首次要足量不要缓慢加量。 以地西泮为例,剂量一般的是为10毫克每次每日三次,首次剂量可更大一些。 2到3天后逐渐减量,不必加用抗精神病的药物,应该特别注意的是用药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对苯二氮类药物的依赖。
手抖的病因有很多,首先比较常见的是特发性震颤,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所以如果是特发震颤引起的手抖是会遗传的。 还有就是帕金森氏病,帕金森氏病,分为散发型和家族型的帕金森氏病,如果家族型帕金森氏病是遗传性疾病,也是会遗传的。 再就是肝豆状核样变性,肝豆状核样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也是会遗传的。如果想确诊会不会遗传,可以做一下基因的筛查,看是否有致病基因。
手抖考虑是手部的震颤。如果病人长期大量的饮酒,在停止或者是减少饮酒量后数小时会出现手、舌或眼睑的震颤,这种反应是单纯性戒断反应,有一些病人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短暂性的幻觉或者是错觉。 关于本病的治疗主要是苯二氮类的药物,利用苯二氮类的药物缓解酒精的戒断症状时,首次就要足量,不要缓慢加药,以地西泮为例,剂量一般的是十毫克每次,一日三次,首次剂量还可以更大一些,2到3日后逐渐减量,不必加用抗精神病的药物,酒精依赖者有依赖素质。应该特别注意用药时间不要太长,以免发生被对苯二氮类药物的依赖,如果戒断后期有焦虑和睡眠障碍,可以使用三环类的抗抑郁药,阿米替林等。
右侧头部间歇性针刺样疼痛考虑是枕神经痛。枕神经痛是指在枕神经分布区内的疼痛。病因主要是由于上段颈椎骨关节病或者是肿瘤,感染,风湿等引起。 症状是疼痛为持续性疼痛,伴有阵发性加剧。也可表现为间歇性的发作,在咳嗽,喷嚏,头颈部活动的时候疼痛会加重。 首先针对病因治疗,病因不清的,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药物治疗主要是应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加巴喷丁等止痛。应用维生素B1和甲钴胺营养神经,可以给予针灸。局部的理疗或者是麻醉,如果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着,可以给予手术治疗。
身上肌肉跳动考虑是肌束震颤。关于肌束震颤出现的原因,首先考虑良性肌束震颤,正常人可以出现粗大的肌束震颤,大多出现在面部和四肢,不会伴有肌无力和肌萎缩的情况。肌电图检查是正常的,运动、急性病毒感染、焦虑都可以引起本病,不需要治疗预后良好。 但是,还要排除运动神经元病、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和周围神经的损伤性病变等,这些病变也会出现肉跳,需要去医院肌电图检查,以排除以上疾病。
脸颊肌肉跳动考虑是面肌抽搐,面肌抽搐又称为面肌痉挛,是指一侧面肌出现不自主、阵发性的阵挛抽搐,或者无痛性强直。 面肌痉挛一般是从下眼睑开始,逐渐向整个面部扩展,以口角部的抽搐最为明显,本病一般不会自愈。随着病程的延长,发作的时间会越来越长,间歇的时间会越来越短,会造成病人极大的痛苦。 治疗主要是应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控制痉挛,可以行手术治疗和肉毒素注射等。
这种情况首先考虑是一种良性肌束震颤综合症,本病主要是与劳累、疲乏、病毒感染或者是焦虑抑郁的情绪有关系,是一种良性的病变,不需要处理,可以自行缓解,不会进展成严重的神经系统的疾病。 然后再就是考虑面肌痉挛,面肌痉挛呢是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阵挛样的抽搐或者是无痛性的强直,面肌痉挛,一般是由于面神经受到压迫或者是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后遗症。
面瘫又称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者是面神经炎,是由于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肌瘫瘫。吹空调引起面瘫的原因,主要是局部的受凉,局部组织受凉引起血管收缩,营养面神经的血管收缩会使面神经出现缺血、缺氧。营养障碍导致出现神经水肿和脱髓鞘病变。 本病治疗面瘫,还是以糖皮质激素口服减轻神经水肿、B族维生素营养神经,同时给予理疗,在恢复期给予康复治疗。
末梢神经炎的治疗,首先是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是由于药物或者毒物中毒引起的,要停止药物服用和毒物接触。如果是结缔组织病或者是恶性肿瘤等全身疾病引起的,要治疗原发病。如果是由于代谢障碍或者是营养缺乏引起来的,要充营养。 一般治疗要注意,卧床休息,多摄入维生素含量丰富的蔬菜、水果等,疼痛明显的给予对症止痛。药物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治疗、B族维生素药物,如:维生素B1和甲钴胺、其他营养神经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