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房颤是指冠心病发生的时候,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内膜损伤形成斑块,斑块有可能会堵塞冠状血管,引起急性心肌梗塞,影响了心脏的传导系统,从而会引起心律失常。 房颤是冠心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当出现房颤的时候会出现心率绝对不齐,脉搏短拙等症状。当出现房颤的时候是比较危险的,有可能会引起心功能不全。房颤还会引起栓子脱落引起,导致脑栓塞。 发病后应及时到医院内科门诊就诊。
高低压的症状主要表现包括一般症状和并发症症状等。 首先,当舒张压增高时患者会表现为头晕、头痛、头部昏沉感。 其次,如果血压长时间的增高会引起心脑并发症。比如出现高血压性心脏病,表现为心衰的症状,例如咳嗽、气短、呼吸困难、活动耐量下降等。患者出现脑血管的并发症,表现为言语不清、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 当明确有高血压以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规律的服用降压药物调整血压。
房性自主心律主要是来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心房所引起的心律,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 正常的心脏的起搏来源于窦房结,称为窦性心律。如果窦房结传出的心脏起搏动力较弱,可能会引起其他部位潜在的起搏点发出冲动。 来源于心房的称为房性自主心律,房性心律包括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等。患者可出现胸闷、气短、心慌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晕厥。
房性心律的起搏点主要来于心房,属于异位的起搏点。窦性心律来源于窦房结,位于右心房,是人体正常生理的起搏点。 窦性心律可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的心跳,如果窦房结由于各种原因发力较慢,会引起潜在的起搏点发起冲动,导致异位起搏。这时有可能会导致房性心律,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心慌等症状。 当出现房性心律的时候,应注意查找病因对症治疗。
房颤是脑梗的发病原因之一,当发生房颤时,左心房会形成大量的附壁血栓。当栓子脱落会随血液循环流入脑循环当中,最终堵在脑血管腔,导致大脑缺血、缺氧、坏死而形成脑梗塞。 既往有房颤的患者应使用药物控制心率,同时根据病情选择抗凝治疗。常选择的药物有华法林,可以预防脑梗的发生。还可以选择新型的抗凝药物,例如利伐沙班、达必加群等。
长期房颤有可能会导致血栓。 房颤血栓绝大部分位于左心房,血液会在心房内淤积形成附壁血栓,当血栓栓子脱落的时候,会随血液循环,最终达到脑血管而引起脑栓塞。当房颤发病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可选择抗凝治疗,常用的药物主要为华法林、达比加群。 使用华法林后,应定期的监测国际标准值时,使国际标准比值控制在2~3。达比加群不需要长期监测凝血功能。
在临床上房颤消融包括两种,一种是热射频消融术,临床上比较常用。主要是由于热能的发生方式,通过电极的热量把左心房肺静脉的开口烧灼,发生绝缘的效果,从而房颤得以治愈。 另一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冷冻的消融。球囊的温度可以达到零下60摄氏度,把左心房的肺静脉迅速进行降温,通过液氮的方式,使局部的肌肉组织杀死,从而使房颤终止。
房颤复律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药物复律。主要是用于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对房颤进行复律。主要是使用延长电位时程药,代表药物为氨碘酮; 第二,电复律。主要是采取同步电复律的方式,通过对心脏传导系统的刺激,而达到复律的效果; 第三,射频消融。射频消融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的心房的热烧灼等方式,改善恢复患者正常的窦性心率。
二尖瓣修复手术,是指针对先天性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所导致的畸形,进行手术。 二尖瓣修复手术,仅可起到减缓症状和延缓患者生命的作用,因为还会有狭窄,需要再次进行手术。绝大部分的二尖瓣关闭不全,通过瓣膜的修补手术以后会治愈。 对于二尖瓣修复手术术后失败的,最终需要进行瓣膜置换手术。术后有可能会导致呼吸功能不全、室性心律失常等。
二级心衰主要表现为小于一般活动的时候,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的症状。 发生心衰主要是由于肺动脉或体循环发生淤血,心脏负荷过大而引起。左心衰主要是由于肺动脉淤血所导致,发病的时候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咳痰等症状。 右心衰主要是由于体循环淤血所导致,发病时会出现胃肠道淤血的症状,例如腹胀、恶心、食欲减退,并伴有肢体浮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