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晚上测血压不会偏高。 正常人成一个勺型的高血压。清晨6点~10点是一天的血压的高峰,晚上4点~8点是血压第2个高峰,第1个高峰要大于第2个高峰。8点以后血压会逐渐的下行,半夜1点-3点是人的血压的最低的时候,所以正常的血压是不会晚上偏高的。 如果是反勺性的高血压,有可能会出现晚上血压逐渐增高,需要根据患者血压的特点,选择晚餐前服用降压药物。
突然头晕血压高考虑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过度的体力劳动。患者短时间过度的体力劳动、身体疲乏时,会引起头晕、血压增高的症状。 第二,情绪因素。当患者情绪激动的时候,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增快,血压会增高,这时患者会出现头晕等不适的症状。 第三,如果未规律的使用降压药物,短时间出现血压突然升高,而引起头晕等症状。 第四,如果是突然发生良性位置性眩晕或者是脑供血不足,在头晕发作的时候,也会出现应激性的血压升高。
如果降压药物重复吃了一次,有可能会对患者的血压造成影响,甚至严重的患者会导致血压降低,引起头晕,心肌缺血,甚至可能引发脑梗死、冠心病发作。 当服药以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如果随着人体的代谢,药效的逐渐降低,引起对身体受损的几率逐渐减小。因为人体有自身的调节机制,多服一次降压药物时,通过自身的调节,可维持血压的正常。 多需要测量血压,观察血压值的情况。如果血压小于90/60mmHg,说明存在休克状态,应到医院里面治疗,使用升压药物。
降压药沙坦类药物种类有很多。本药是一种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常用药物主要包括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奥美沙坦、坎地沙坦酯、缬沙坦等。 沙坦类的降压药物是临床上的一线降压药物,对心脏,肾等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于心脏可以抑制心室重构,对于肾功能损害的早期,可以减少尿蛋白的漏出。 沙坦类的药物除应用以降血压之外,目前临床上还是广泛应用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临床上主要针对患者的病情,个体化的选择降压药。
降压药物建议空腹服用。 在临床上,降压药物需要空腹服用,才能发挥它的最大的降压作用。绝大部分降压药物如果和食物一块服用,会减少降压药物的药效,达不到降压的目的。部分降压药物和饮食一块服用以后会使药效作用增大,例如酒石酸美托洛尔、普奈洛尔等。 容易产生的不良反应,例如血压波动,心率减慢等。建议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的时候空腹服用。高血压一般都是早上起床的时候血压会增高,空腹的时候就服用降压药物可以控制早晨的高血压。
在临床当中降压药物的组合有很多,优选的联合用药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这两种药物以及应用,可以减少钙拮抗剂,引起心率增快和β受体阻滞剂,引起的心率减慢的作用,同时协同降压。 第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与钙拮抗剂联合两种药物一起,主要有协同降压的作用。 第三,噻嗪类利尿剂和ACEI或ARB类药物联合应用,既能有协同降压的作用,还能减少利尿剂引起的低钾血症和ACEI,或ARB所导致的高钾血症。
降压药的搭配组合,主要作用于高血压二级及二级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服用一种药物不能达到降压的目的,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的方案有以下几种: 1、ACEI或ARB与钙离子拮抗剂联合使用,可协同降低血压,同时有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 2、ACEI或ARB类药物与噻嗪类利尿剂联合应用,有助于协同降压,同时有预防电解质紊乱的作用。 3、钙拮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使用,可改善心脏供血,减少心率紊乱。
降压药物吃多了可能会有以下的危害: 首先,降压药物吃多了可能会出现血压突然下降,有头晕、头痛等不适的症状,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如果血压下降过多,心脏射血量减少,会引起心脑供血不足,严重的时候会导致脑梗死和急性心肌梗死。 其次,降压药吃多了会引起不良反应。药物治疗的时候不良反应和副作用较少,当用量增大以后不良反应会增多,可能会引起肝功能、肾功受损。
降血压和降血脂分别用的是不同的药物。 临床根据患者具体的血压的数值,血脂增高的类型和数值选择相应的药物和剂量调整血脂和血压。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 在降血脂方面,如果是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增高的,应选择他汀类的药物,例如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如果甘油三酯明显增高,应选择非诺贝特等药物。
降心率的降压药物在临床当中主要有两种: 第一,β受体阻滞剂。主要是抑制交感神经而引起心率减慢,同时会使血压下降,在临床上主要包括普萘洛尔、酒石酸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等。有调整血压、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 第二,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例如地尔硫卓、维拉帕米等。β受体阻滞剂是高血压的一线用药,而非二氢吡啶类药物主要用于心律失常。所以有高血压的、心率比较快的患者,大部分都选择酒石酸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