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般在4-6个月才能真正的抓握东西,手眼才能协调起来。手抓握能力是精细动作的发育,两到三个月的婴儿手握拳的姿势逐渐松开,握持反射减弱,三个月时应经常将成人的手指或者拨浪鼓放入婴儿手中,让他抓握,并帮助他晃动,引起他的注意。 或者在婴儿床的上方,用松紧带悬挂吊环,气球等不同质地的小玩物,让婴儿先看,然后再在成人的帮助下使其触摸、够取、拍打玩具,再把玩具放入小手中。训练手眼的协调性,促进感知觉的发育,同时培养注意力。
宝宝头向右歪考虑为右侧斜颈。斜颈最常见的原因是胸锁乳突肌痉挛,纠正方法包括改变姿势和体位(抱孩子方法:如右侧斜颈,可用左手抱孩子。 多让孩子趴,趴着时,头会竖起来,这样能拉伸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强化颈部肌肉),还有颈部被动伸展,促进主动运动等,辅助治疗包括微电流治疗,按摩,使用颈部软套等。 如果这些治疗没有效果,则需要手术治疗。越早做治疗,效果越好,2月内做最好,因为肌肉不紧,容易拉伸。如果经治疗后效果欠佳,应及时排除颈椎问题及胸锁乳突肌缺如问题。
宝宝摔到额头出现大包,24小时内可用冰块包裹冷敷,减少组织渗出、减轻肿胀。如立即大哭、无嗜睡、精神差等情况,暂不考虑脑震荡可能。 宝宝摔到头48小时内,都需密切观察有没有精神差、睡眠增多、尖叫、烦躁、抽搐等情况。如果有这些情况,需及时就医,完善颅脑CT等检查,除外脑出血。1-3岁幼儿最易出现意外伤害,因其自主活动范围增大,但无自我保护意识,家长需格外仔细照看,防止意外发生。
宝宝腹部有硬块,同时伴有腹胀、腹痛、呕吐,可以用开塞露通便。如上述症状缓解,考虑是便秘、粪块堵塞导致的。 建议行腹部超声检查,明确有无肠套叠、阑尾周围脓肿等。低位肠套叠可能呕吐不明显,但可伴随血便。阑尾周围脓肿,可伴随反复发热、呕吐、腹痛,血常规可见白细胞、C反应蛋白等明显升高。如无上述情况,还可以进行钡灌肠检查,明确有无肠道肿物。
5个月宝宝脖子歪考虑为斜颈。斜颈最常见的原因是胸锁乳突肌痉挛 。 纠正方法包括改变姿势和体位。抱孩子方法,如右侧斜颈可用左手抱孩子。多让孩子趴,趴着时头会竖起来,这样能拉伸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强化颈部肌肉。颈部被动伸展,促进主动运动。辅助治疗包括微电流治疗、按摩、使用颈部软套等。如果这些治疗没有效果,则需要手术治疗。越早做治疗,效果越好,2月内做最好,因为肌肉不紧,容易拉伸。
接种卡介苗后,手臂上可出现脓包。 接种卡介苗3周-1个月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中心逐渐软化形成白色脓包。脓包溃疡持续2-3周,大小不超过1cm。脓包破溃持续2周左右结痂,2-3个月左右结痂脱落,形成小瘢痕(卡疤)。这些都是疫苗的副作用,90%以上的人都会有这个反应。 接种后注意不能抓挠接种部位,不能用酒精、碘酒等消毒溃疡处,只要保证清洁就可以。
宝宝摔到头出现大包,24小时内可用冰块包裹冷敷,减少组织渗出,减轻肿胀。如宝宝立即大哭,无嗜睡、精神差等情况,暂不考虑脑震荡可能。 宝宝摔到头48小时内都需密切观察宝宝有没有精神差、睡眠增多、尖叫、烦躁、抽搐等情况。如果有这些情况需及时就医,完善颅脑CT等检查、除外脑出血。 婴儿最易出现意外伤害,因其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家长需格外仔细照看,防止意外发生。
宝宝磕到头,如局部出现大包,可冷敷。如有出血,可儿外科清创。 如无出血,宝宝立即大哭,无嗜睡、精神差等情况,暂不考虑脑震荡可能。需警惕摔到后脑勺,剧烈磕碰后对前脑有个后冲力,对宝宝危害较大。 宝宝磕到头48小时内都需密切观察宝宝有没有精神差、睡眠增多、抽搐等情况。如果有这些情况需及时就医,完善颅脑CT等检查、除外脑出血。1 -3岁幼儿是最易出现意外伤害的,家长需格外仔细照看,防止意外发生。
六个月的宝宝可以自己翻身,如果在没有家人陪护的情况下完全有可能从床上掉下来,主要是注意头部有没有损伤。 如果是纯母乳喂养的孩子维生素K可能会出现缺乏,很容易出现VK缺乏性的脑出血,如果床特别高、直接损伤也可以导致宝宝脑部出血。 所以如果宝宝从床上掉下来、48小时内都需密切观察宝宝有没有精神差、睡眠增多、抽搐等情况,如果有这些情况需及时就医,完善颅脑CT等检查、除外脑出血。
新生儿吃奶咳嗽考虑是呛奶,新生儿吞咽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如吃奶过快、奶流过急,很容易发生呛奶。 如果是配方奶喂养建议奶嘴眼要小一些,如果是吃母乳奶流大时可稍微堵一下乳腺管使奶流变小一些,如果新生儿反复呛奶还应除外肺炎等疾病。 还应注意喂奶姿势、哺喂婴儿时建议坐着喂且使婴儿保持45度的倾斜,新生儿呛咳后还应注意呛咳后的护理,应将婴儿侧过身来拍背而不是将其抱起拍背、避免造成吸入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