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接种后的局部强反应,可表现为接种局部脓肿或溃疡,直径>1cm,愈合时间>3-6个月。一般表现为肿块增大,皮肤呈暗红色,中心软化或形成脓疱,破溃。卡介苗接种部位出现脓肿,如脓肿较小,破溃后可不必处理,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即可。 表面形成较大的脓肿(大于1cm的)时,破溃后可用注射器将剩余脓液抽吸干净,并外敷氨基水杨酸软膏,建议看结核病专科医生。
鱼肝油指的是维生素AD和维生素D3。维生素A的主要功能是维持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功能完整性,尤其是眼部、呼吸道、尿道和消化道的上皮细胞。 维生素A在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上也起着重要作用。维生素D主要作用是促进钙的吸收,多数儿童从天然食物中不能获得充足的维生素D。因此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强化食品和日光照射。 足月儿生后2周,早产儿生后1周即应补充维生素AD,需补充至2-3岁,且1岁以内的量和一岁以上的量是不同的。若生后几天宝宝就出现缺钙的表现,如烦躁、哭闹不安、枕秃明显,那就需要立即补充维生素AD。
遗尿症的治疗需重视基础治疗,并依据病因和临床分型选择警铃(叫醒)和药物疗法。后者包括去氨加压素(DDAVP)、M受体拮抗剂等。 夜间多尿型选择DDAVP治疗,膀胱功能异常型则可能对 DDAVP治疗抵抗。而对警铃疗法更敏感,可联合M受体拮抗剂。 针对混合型患儿,可选择 DDAVP联合警铃疗法,或联合M受体拮抗剂等。尿道功能异常(尿道不稳定、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选择生物反馈和括约肌(会阴部)电刺激疗法。其他型(膀胱容量和夜间尿量均正常)患儿则给予警铃疗法或 DDAVP治疗。 遗尿症的基础治疗,主要包括作息饮食调节、行为治疗、觉醒训练与心理治疗。
刚出生的宝宝伸肌力量大于屈肌,故易脚尖着地,这是正常现象。大约4个月时宝宝会跳跃,跳跃可锻炼腿部力量,可多多练习。但6个月以内尽量避免站立,因上半身重量较大,下肢不足以支撑重量,可导致腿部变形。 脚尖着地还应警惕脑瘫,如出生时有缺氧病史,抬头、翻身、坐、爬等发育落后,抬头过伸或无力,查体肌张力过高或过低。1岁后仍有脚尖着地,需及时医院就诊,并进行康复治疗,若及早进行治疗,预后较好。
宝宝碰到头出现大包,24小时内可用冰块包裹冷敷,减少组织渗出,减轻肿胀。如宝宝立即大哭,无嗜睡、精神差等情况,暂不考虑脑震荡可能。 宝宝摔到头48小时内都需密切观察宝宝有没有精神差、睡眠增多、尖叫、烦躁、抽搐等情况。如果有这些情况需及时就医,完善颅脑CT等检查、除外脑出血。1-3岁幼儿最易出现意外伤害,因其自主活动范围增大,但无自我保护意识,家长需格外仔细照看,防止意外发生。
宝宝生后前三个月由于颈曲还没发育,所以不建议枕枕头。但是如果天气特别热,出汗多,可以在头下垫个毛巾,毛巾对折一下就可以了。 3个月以后宝宝会抬头了,颈曲发育,但宝宝睡觉不能固定在一个姿势。因为颅骨还没完全定型,可以给孩子做个定型枕,防止头睡偏了。一种方法是用毛巾叠。方法如下:准备一块干净、柔软的毛巾,从1/3处往里对折,把毛巾折成三层。 然后再从两头开始,从中间往外翻,这样两头形成两个凸起,中间是平坦的,可以防止头部来回转动。 当然也要注意随时给宝宝转转头。另一种方法就是直接给宝宝买市售的婴儿定型枕。
两岁宝宝突然走路有点儿瘸,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1、外伤或肌肉疼痛,询问宝宝有没有剧烈运动或摔伤病史,并检查一下身上有没有淤点淤斑或破皮,查体需注意鉴别是肌肉疼痛还是关节疼痛; 2、生长痛:缺钙引起,可适当补钙;3、良性肌炎:有前驱感染史,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良性肌炎; 4、滑膜炎,也有前驱感染史,是由细菌或毒素等引起的滑膜暂时性的炎症反应,表现为髋关节的肿胀、疼痛伴跛行等,注意休息,减少活动,预后一般良好。 5、肿瘤:有些白血病是以肢体疼痛起病的,较少见。具体是那种疾病,还需医院就诊,及时完善相关辅助检查。
经阴分娩的新生儿头上有软包,一般称之为先锋头或产瘤,主要是头颅经过产道时在产道内受压,发生头颅血肿或头皮水肿,导致的一种暂时性的现象,也有的见于生产时间过长。 先锋头的特点是边界清楚,不跨颅骨分布,有波动感,一般人于出生后一两天自然消退,对新生儿健康无影响,一般不需处理。 但有些新生儿血肿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如出生后15天内无明显吸收者,需及时就医行穿刺抽血,避免形成骨化头皮血肿,一旦骨化,处理起来很棘手。
婴儿患口水疹后,口唇周围会出现红斑、小红疹,伴有瘙痒或疼痛感;皮肤表面有脱屑或皲裂,表面粗糙,严重时会有糜烂、渗液、结痂,以上情况可循环出现或以某一种为主。 如果宝宝只有轻微的红斑、丘疹,只需加强护理,及时擦干口水,每次清洁后补擦保湿剂。如果已经发生口水疹且出现了大片的红斑、丘疹、水疱,单纯清洁和加强保湿不能控制症状,要及时选用温和的弱效糖皮质激素药膏。 擦拭口水最好选柔软棉质的手帕或毛布,用清水打湿进行清洁,如果继发感染,特别是出现脓疱疮,则需要外用抗生素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等。
宝宝皮肤褶皱处容易有汗液存留且不透气,所以会窝淹,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这样处理: 1、给宝宝勤洗澡,保持局部清洁干爽,穿宽松棉质衣物,衣物材质选择略薄、纯棉质地、宽松柔软的,款式要露出脖颈、不包手脚、不收口,勤换洗,不建议用爽身粉,因易堵塞毛孔。 2、防止宝宝过于肥胖,尽量母乳喂养。 3、保持室内凉爽:适当开空调,使室温保持在25-28度左右,避免空调出风直接对着婴儿吹。每天保持一段时间的换气通风,比如早晚凉爽时,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每年使用空调前做好过滤网的清洗,也可以适当开风扇。 4、及时擦干褶皱处的汗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