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胆红素的正常范围是1.71至21微摩尔每升。胆红素升高,可能会提示人体患有某些疾病。 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如果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都升高,说明是肝细胞性黄疸,可以见于急慢性肝炎、肝癌、肝硬化。如果是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说明可能是溶血性黄疸引起的,可以见于药物或者感染等诱因,可以表现为贫血、腰痛、发热、血红蛋白尿。 还有一种是肝外梗阻性黄疸,以直接胆素增高为主,临床上常见于胆囊炎、胆石症、肝癌、胆管癌等。
谷丙转氨酶是肝功能常见的筛查指标,在肝细胞损害时,谷丙转氨酶可以出现异常,是检测肝细胞伤较为敏感的指标。 谷丙氨酶105提示是轻度的肝功能损害,一般建议完善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相关检查,了解上腹部B超、凝血象等情况。除了病毒性肝炎,药物肝损害以及酒精性肝病都可以引起着谷丙转氨酶增高。除了肝脏疾病,其他的全身感染性疾病,也可以导致谷丙转氨酶的增高,例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啊,肺炎,肺结核,包括其他病毒导致的肝炎也可以引起谷丙转氨酶的增高。 谷丙转氨酶轻度增高大部分患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的症状和表现。少部分患者可以表现为轻度的上腹部不适,出现厌油,乏力,食欲下降等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谷丙转氨酶增高的原因。
首先,需要了解患者总胆红素以及胆间接胆红素偏高的数值。如果仅仅是轻度的偏高,临床上无特殊的病史,无特殊的症状,体格检查也无异常,其它的实验室检查均正常,一般需要动态监测肝功能的指标即可。 如果患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明显增高,需要警惕各种原因引起的溶血性黄疸,例如服用药物或者感染以后导致的溶血性黄疸,可以表现为贫血、腰痛、发热、血红蛋白、尿黄,黄疸大多较轻,可以表现为间接胆红素增高以及总胆红素增高,需要行溶血筛查等相关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直接胆红素12是否偏高,血清直接胆红素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是0~6.8umol/L。 它主要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胆管癌等。直接胆红素12,仅提示轻度增高,其是否具有病理性意义,需要结合是否有肝炎病史、长期饮酒史,以及临床上是否有消化道不适症状,包括腹胀纳差、乏力、厌油等不适症状。除了直接胆红素数值增高以外,是否存在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指标的异常。 建议进一步完善凝血象、病毒性肝炎筛查、上腹部B超,以及肝脏的影像学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肝脏的病变。
胆碱酯酶在临床上广泛分布于胆碱能神经末梢突出间隙。胆碱酯酶增高在临床上可以见于神经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高血压,支气管哮喘,高脂蛋白血症,肾功能衰竭等。减低可以见于有机磷中毒,肝炎,肝硬化,营养不良,急性感染,慢性肾病等。 某些情况摄入一些药物,也可能会导致胆碱酯酶的降低。胆碱酯酶水平可以作为判断病情程度和预后的一项临床指标,但是一定要结合患者的病史,其它的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例如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检查等。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临床上也就是谷丙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正常值是低于40。82提示是轻度的增高,存在一个轻度的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增高,多见于急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及各种感染中毒性肝炎也会导致谷丙转氨酶增高。 谷丙转氨酶82其病情是否严重,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一般情况是否有消化道症状,以及其他的相关实验室检查。例如凝血象的指标、胆红素的指标、甲胎蛋白、上腹部B超以及肝脏的影像学检查综合后才确定患者的病情是否严重。
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总胆红素的数值主要是由于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包括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泄,其中任何一个过程发生障碍,均可以引起胆红素在血液中聚集出现黄疸。 总胆红素的正常值是低于17.1umol/L,如果是稍高,而其他的指标,肝功能中的转氨酶,胆汁酸,白蛋白包括胆红素中间接和直接胆红素的比例无明显异常,一般无明显的临床意义。 如果总胆红素稍高,但是同时伴随有肝功能转氨酶的异常,则需要进一步完善上腹部B超,病毒性肝炎,甲胎蛋白等相关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转肽酶一般是指肝功能检查当中的谷氨酰转肽酶。谷氨酰转肽酶临床上增高主要见于各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以及各种阻塞性黄疸、肝脏肿瘤以及胆管炎症、胆道梗阻等等,均会导致谷氨酰转肽酶的增高。 根据其增高的原因不同,治疗方案不一样。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转肽酶增高,需要抗病毒治疗。如果是酒精性肝病导致的转肽酶增高,首先需要戒酒,如果是药性肝损害导致的转肽酶增高,需要停用可以导致肝功能损害的药物。如果是胆道梗阻或者占位等病变导致的转肽酶增高,需要解除胆道梗阻性病变。
肝功能检查项目包括血清酶测定,例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谷氨酰氨转移酶,胆碱酯酶等,这些可以提示肝细胞的功能,或者是胆汁酸的排泄功能,肝细胞的合成功能,其中的白蛋白、血清蛋白水平可以提示肝脏的合成功能,胆红素的水平可以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程度。 血常规常见的检查项目需要关注的有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比例,淋巴细胞比例,血红蛋白,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水平。综合患者肝功能,血常规的多项指标,可以提示患者是否存在肝功能的异常,以及血常规是否有异常。
急慢性肝炎患者,会出现腹胀,乏力,纳差,食欲减退,可以出现厌油,恶心等不适症状。患者的消化道症状明显,常常与患者的肝功能减退,肝脏排泄胆汁帮助消化吸收的功能减弱,才引起腹胀。部分患者,尤其是慢性肝病,或者是肝硬化的患者出现了腹水,也可以导致腹胀。 部分肝硬化腹水的患者如果出现腹膜炎,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所以,对于肝病患者引起的腹胀,需要警惕腹腔感染以及腹水增多。必要时完善凝血象,上腹部B超,腹腔积液检查等。如果患者反复腹胀症状改善不明显,提示患者肝功的损害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