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含量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常规方法。甲胎蛋白是原发性肝癌比较特异性和灵敏度高的肿瘤标志物。但是除了原发性肝癌,在肝炎活动,肝细胞修复甲胎蛋白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需要动态观察。急性重型肝炎时,甲胎蛋白升高一般都提示肝细胞再生,对判断预后有良好的帮助。 如果检测甲胎蛋白数值偏高,首先需要明确被检者是否有乙肝病史,近期是否有乙肝活动以及肝硬化病史,建议进一步完善肝功能、病毒性肝炎、上腹部B超或者是肝脏的CT影像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肝脏的病变,同时需要密切监测甲胎蛋白的数值。
各种急慢性的肝炎、活动性肝硬化,均可以出现胆红素的增高,正常值是小于17.1umol/L。胆红素58提示胆红素增高,胆红素含量是反映肝细胞损伤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其病情是否严重,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既往是否有乙肝病史,长期饮酒史以及近期是否服用药物病史以及近期是否有临床症状,包括眼黄尿黄、腹胀、乏力、纳差、厌油等不适症状、是否有腹痛、消瘦等不适症状。 建议进一步完善凝血项、上腹部CT或者是磁共振检查,以明确胆红素增高的原因,才能判断其病情是否严重。
甲胎甲蛋白含量的正常参考值一般是低于25ug/L,或者是25ng/ml。甲胎蛋白,目前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普查,诊断,判断治疗效果,以及预测复发。在生殖腺胚胎瘤,少数转移性肿瘤以及妊娠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炎症活动期,甲胎蛋白也可出现增高,但是一般增高不如肝癌明显。 一般血清甲胎蛋白浓度,通常与肝癌大小呈正相关,部分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例,甲胎蛋白可呈低浓度升高,但是一般不超过200ug/L,同时伴有血清转氨酶的升高,在病情好转后,谷丙转氨酶、甲胎蛋白也随之下降。
谷丙谷草分别是指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是临床上肝功能检查的常用采用检测项目之一。 首先,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偏高,可能提示存在肝功能损害,轻度的肝炎。但是不能通过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增高的数值,判定患者的预后,以及患者的具体的生存时间。我们需要了解患者谷丙谷草增高的原因,是否存在其他的伴随症状,以及基础疾病。 我们还需要了解患者是否有不适症状,例如消化道的不适症状,是否有恶心、呕吐、厌油、腹胀,是否有眼黄、尿黄等不适症状,需要了解患者肝功能胆红素,白蛋白以及凝血象、血氨,甲胎蛋白,尤其是上腹部的CT等相关检查,以进步评估患者肝功能的状态。
首先需要了解患者服用的是何种药物。例如是对肝功能影响较大的抗肿瘤化疗药物,抗结核药物,降血脂,降糖药物或者是中药对肝功能影响较大的这些药物,建议在服用期间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断药以后仍然需要检测肝功能指标。 如果是对肝功能影响较小,药物,例如一些抗生素或者是保健药物,多久复查因人而异,具体需要多长时间复查建议在医师指导下,根据医生建议,合理选择复查的时间。
转氨酶53属于轻度增高。转氨酶包括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其正常值是低于40。 转氨酶轻度增高,可以见于各种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害,以及各种感染中毒性肝炎、自身免性肝炎等等疾病。除了各种病理性状态,被检查者如果近期有熬夜、劳累、饮酒等情况,也会影响肝功能检查的数值。 发现转氨酶增高后,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转氨酶增高的原因。同时需要注意,在检测前休息、避免饮酒和服用药物,防止出现因生理因素,出现指标的异常。
首先需要明确转氨酶增高的原因,转氨酶增高可以见于各种病毒性肝炎导致的急慢性肝炎,例如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还可以见于感染中毒性肝炎,肺炎,肺结核,出血热,麻疹等全身感染性疾病,也可以导致转氨酶升高。还有药物性损害,使用有肝损伤药物以后可以出现转氨酶增高。 但是一般在停药后,肝功能即可以逐渐恢复。酒精性肝病导致的转氨酶增高,需要戒酒。自身免疫性肝炎导致的转氨酶增高,需要需要激素或者免疫调节药物。如果是遗传代谢性疾病,例如肝豆状核变性,治疗上需要予以驱铜治疗。具体降不下来的原因,我们需要明确转氨酶增高的原因,再予以对症治疗。
转氨酶包括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是反映肝功能最常见的最灵敏的指标,一般在肝炎,急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感染等诱因下,可以出现转氨酶的增高,而转氨酶降低临床的意义较为少见,转氨酶偏低也并不是营养不良的标志。 肝功能检查当中,可以反应营养不良的指标,包括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另外,根据患者的精神状态,体重降低的程度,皮下脂肪的厚度及皮肤粘膜干燥的程度,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的状态。
关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00多是否严重的问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也就是谷丙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功能最敏感指标之一。在急性肝炎时,谷丙转氨酶可有明显增高,谷丙转氨酶的正常值是低于40U/L,200多提示肝功能存在中度的肝功能损害。根据患者病情是否进展,以及患者谷丙转氨酶增高的原因,才能明确其病情是否严重。 如果是病毒性肝炎例如乙肝、丙肝导致的转氨酶增高,一般在积极抗病毒治疗,保肝护肝对症治疗以后,病情可以很快恢复。但如果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导致的重型肝炎,虽然患者病情早期检测转氨酶仅有200多,但病情有可能出现进一步进展,可能会出现转氨酶和胆红素的进一步增高,凝血象的异常。 如果是肝脏的肿瘤性病变,病情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变部位,病变的大小,以及决定是否手术或者是介入治疗。具体病情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以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来综合确定的。
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是低于40U/L,谷草转氨酶在心肌含量中最高,其次为肝脏,骨骼肌,肾脏和胰腺。在肝脏中,谷草转氨酶80%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仅有20%存在于肝细胞胞浆中。 在肝病时,如果血清谷草转氨酶增高,提示肝细胞线粒体损伤,通常与肝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在急性肝炎时,如果谷草转氨酶持续在高水平,有转为慢性肝炎的可能。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的比值可以帮助确定肝炎病程的急性、慢性或者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