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概要了解肝病是要看内科系统疾病还是外科系统疾病,内科系统相关的肝病,包括病毒型肝炎,药物性肝损害以及脂肪肝,酒精肝,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这都属于内科系统的肝病可以就诊于消化科或者是感染科。 在未能明确是具体何种肝病以前,就诊于消化科或者感染科都可以,一般具有明确的乙肝病毒携带或者是血吸虫肝病的,或者是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患者,可以直接就诊于感染科,其他未能明确病因的可以就诊于消化科。 如果是肝胆系统疾病,需要手术治疗的肝病,例如结石,肿瘤等需要手术或者介入治疗的,可以就等于肝胆外科,如果是肝脏的恶性肿瘤性病变,暂时无手术治疗指针的可以就诊于肿瘤科。具体肝病挂什么科,使因病而异的。
首先一定要明确转氨酶过高是由于肝细胞损害引起的,所以治疗上除了在予以降酶药物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明确肝细胞损害的原因。 比如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转氨酶增高,如乙型病毒性肝炎,需要在保肝降酶的同时,需要抗病毒治疗。如果是药物性肝损害引起的转氨酶高,首先需要停用可疑的药物,再同时以保肝降酶的药物治疗。如果是酒精性脂肪肝引起的转氨酶高,则需要戒酒护肝。 如果是感染等诱因引起的,需要积极控制感染等因素解除病因以后,才能缓解对肝细胞的进一步损害,从而降低转氨酶。
首先针对肝功能异常的原因,我们要积极寻找原因,解除其病因。 如果是病毒性的肝炎需要积极抗病毒治疗;如果是感染中毒性的肝炎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 如果是药物性的肝损害需要停用可疑的药物;如果是酒精性的肝病那么需要戒酒。 在积极治疗病因以后我们平时生活中用应注意所有的酒都对肝细胞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首先应该避免摄入含有酒精的饮料,尤其是白酒,控制体重避免并发脂肪肝,避免使用成分不明的药物、保健品和中草药以免加重肝脏的负担。 平时生活中应注意锻炼增强免疫力,避免熬夜和劳累。
检查肝脏常规的检查项目包括有肝功能,可以了解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等血清酶的指标是否存在异常,可以了解胆红素、血氨,血糖,胆固醇等,有凝血功能的检测,也就是凝血酶原活动度,或者是凝血酶原时间的检测。还要检测甲胎蛋白,甲胎蛋白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常规方法之一。 还可以行肝纤维化的检查,了解是否存在肝纤维化或者肝硬化。以及肝炎的病原学检查,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等,还可以行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的检测。 肝脏的影像性检查,包括有肝脏的B超,上腹部CT以及上腹部磁共振等检查。具体的检查项目应该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是否存在异常的实验室检查等,决定肝脏的具体检查项目。
谷丙转氨酶偏高90,ALT是肝功能检测最常用的项目,正常参考值为小于40U,在肝细胞损伤时释放入血,是反映肝细胞功能最灵敏的指标。在急性肝炎时,谷丙转氨酶可以明显升高;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谷丙转氨酶轻度至中度升高,或者是反复异常。 谷丙转氨酶90,建议被检者完善病毒性肝炎,上腹部B超了解是否有乙肝病史,是否有长期饮酒史或者近期是否有服用药物。除了肝炎还有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转氨酶的增高,比如心肌炎或者心肌梗死,脂肪肝或者是服用了损伤肝脏的药物,如红霉素,抗结核药,降脂药物,解热镇痛药物等。
总蛋白正确说法是血清总蛋白,正常参考值范围是60至80g/L,数值85g也就比正常值偏高一点,基本属于正常范围之内。血清总蛋白一般是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总和,血清总蛋白主要是用于机体营养状况的监测,还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如果仅仅是总蛋白轻度的增高,而白蛋白或者球蛋白的数值无明显异常的话,无需特殊处理。明显的增高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失水,造成血液浓缩。还可以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等免疫系统疾病。总蛋白增高还可以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或者慢性感染造成的球蛋白升高等慢性病。
肝掌是可以出现于上肢、颜面部,胸部,颈部的红色血管痣,它的本质是由于外周血液循环当中雌激素水平增高,导致外周的毛细血管扩张。 生理性的肝掌可以见于部分儿童,年轻女性,孕妇;病理上常见于慢性肝病和肝硬化的患者。如果是生理原因导致的肝掌,如儿童可以成年后,孕妇在妊娠结束以后肝掌可以逐渐消失; 而如果是慢性肝炎或者肝硬化等病理因素导致的肝掌,则很难消除,部分患者可以通过肝移植在改变慢性肝病的状态后,肝掌才会消失。
关于总胆红素偏低的原因,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总胆红素升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黄疸。 胆红素的数值升高或者降低可用来诊断是否有肝脏疾病或者是胆道的病变,其正常数值在20.5umol/L以下。 血清中的胆红素大部分来源于衰老红细胞破坏后产生出来的血红蛋白代谢生成,总胆红素病理性降低,可能于肿瘤或者是慢性肾炎引起的贫血和再生障碍贫血相关。 贫血的患者由于体内的铁质减少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代谢,可能会导致胆红素的降低。 一般会建议做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上腹部B超、肿瘤指标的检查,如果都没有问题也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 总胆红素升高在临床上更为常见,也更须要关注。
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包括大蒜、生菜、柠檬、核桃、蜂蜜等,都是护肝的食物,经常食用鱼类以及谷物也可以健脾补肝。 除了饮食上需要注意,最重要的是饮食上不建议食用过于辛辣和高蛋白质的食物,对于有肝部疾病的人,一定要饮食清淡,防止过分营养,导致脂肪肝。最重要的是避免饮酒。保持肠道的蠕动,通畅,平时可以多吃蔬菜水果,有效地促进肠道的蠕动,缓解便秘,促进消化。
肝功能最主要的指标,尤其是针对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这一块,最主要的是血清转氨酶,尤其是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 谷丙转氨酶在肝细胞损伤时释放入血,是目前临床上反应肝细胞功能最常用,最灵敏的指标。不仅可以存在于肝脏,也可以存在于心肌、骨骼肌。在肝脏AST 80%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肝病时血清AST升高提示线粒体损伤,病情持久,而且较严重,通常与肝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