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男性蜘蛛痣的问题,蜘蛛痣临床上大部分的病理情况见于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的患者,多出现在肝硬化的失代偿期。 由于肝脏的合成代谢功能受到影响,肝脏分解灭活雌激素的能力下降,导致体内血液中雌激素水平增高明显,末梢小血管出现扩张,从而出现蜘蛛痣。 如果在男性患者的颜面部,前胸部、上肢发现蜘蛛痣,建议及时完善肝功能,肝炎病毒学检查,乙肝病毒定量,上腹部B超等相关检查,以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慢性肝病或者是肝硬化的情况。
如果乙肝小三阳患者出现了肝功能转酶的增高,乙肝病毒载量的异常,达到抗病毒治疗指针时可以及时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方案,目前在临床上可以选用口服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包括替诺福韦,替比夫定,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药物抑制病毒效果明显,副作用较小,但是只能长期抑制病毒,并不能清除病毒,需要长期服药,不可以停药,部分患者长期用药以后可能会出现耐药的问题。 药除了口服抗病毒治疗以外,还可以选择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其有效率偏低,临床仅有30%至40%的患者在经过干扰素治疗一年至一年半以后,可以达到病毒清除的效果,但是干扰素治疗副作用多,并且治疗费用昂贵,另外,治愈有效的患者在数年后仍然可能会面临乙肝病毒复制活动的风险。
目前我国已经取消了就业体检中的乙肝检测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就业权利,保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隐私权。除特殊职业外,健康体检要求不得检测乙肝项目,用人单位不得以劳动者携带乙肝表面抗原为由,予以拒绝招(聘)用或辞退、解聘。 而一般体检项目会检查肝功能,只要肝功能正常,就可以办理健康证,也可以从事餐饮,服务等行业。
恩替卡韦小三阳应该指的是,乙肝小三阳,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以后,患者达到了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指征,目前在服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 口服抗病毒药物效果良好,一般半个月左右乙肝病毒量即开始明显下降,服用恩替卡韦以后需要长期服药,不可以随意停药换药,因为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病毒,降低乙肝病毒复制水平,但是并不能清除病毒,一旦停药以后,血液中的乙肝病毒会重新复制活动,导致肝炎发作。 在服药期间仍然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甲胎蛋白,上腹部B超等相关检查。
在乙肝病毒感染的不同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也不同。乙肝病毒感染以后需要注意避免饮酒,避免劳累,避免服用会导致肝功能损害的药物,例如抗结核药、抗肿瘤药物、降血脂药物、部分抗生素,还有何首乌、土三七等。 如果是乙肝小三阳病毒携带状态,应坚持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等。如果乙肝病毒复制活动,需要积极抗病毒治疗,同时定期复查,不可以随意的停药或者换药,以免使病情反弹或者诱发病情加重。 对于家庭的密切接触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防治传染给他人。
蜘蛛痣是外周毛细血管扩张形成的血管痣,多见于上肢、颜面部,胸部,颈部。蜘蛛痣多见于慢性肝炎或者肝硬化的患者,也有小部分见于健康的孕妇或者儿童。 蜘蛛痣到底是病理性的还是生理性的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病史以及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病毒性肝炎,凝血象,甲胎蛋白,上腹部B超等相关检查,来综合判断。 蜘蛛痣是生理的还是病理的,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蜘蛛痣的产生原理可能与体内雌激素增多,灭活较少有关。
关于小三阳可以转阴的问题。如果是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以后在病毒感染的恢复期,乙肝五项可能会出现一些动态变化,由大三阳变为小三阳,小三阳直至出现乙肝表面抗原消失,乙肝抗体出现,最终变为245或者是二五阳性。 如果是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小三阳则很难出现转阴。 一般在经过抗病毒治疗以后,可以达到乙肝病毒DNA正常或者低于检测值下限,肝功能正常,即是达到病情稳定状态,通过口服药物很难使小三阳转阴。而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小三阳转阴的几率约有30%左右,可能会出现乙肝表面抗原的清除,具体能否转阴,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等相关指标才能确定该患者小三阳是否能够转移。
其实是指乙肝小三阳孕妇妊娠期间母婴阻断的问题。一般建议在妊娠期间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检查常规的孕期体检项目,同时还要密切监测肝功能,血常规,B超,乙肝病毒定量等检查,密切了解肝脏变化,如果出现肝功能异常,病毒载量增高应及时抗病毒治疗。 如果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DNA明显增高,可以在妊娠五个月左右口服抗病毒药物行母婴阻断,以降低乙肝病毒载量,从而降低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风险。另外小三阳孕妇的新生儿应出生后24小时以内接种乙肝疫苗以及乙肝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强阻断的效果。
乙肝病毒变异常常出现在长期口服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以后,尤其是口服拉米扶定或者是阿德福韦酯以后。 服用拉米夫定五年的耐药率可以达到60%以上,患者可以表现为乙肝病情长期稳定以后,在无明显诱因下再次出现乙肝病毒复制活动,肝功能异常,常常提示可能出现乙肝病毒变异,导致对患者目前口服的抗病毒药物耐药。 常常需要完善乙肝病毒YMDD检测或者是乙肝病毒P区耐药位点检测,以明确耐药位点,调整抗病毒药治疗方案。
乙肝小三阳是指在乙肝两对半的五个指标中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阳性。乙肝小二阳一般是指乙肝表面抗原、核心抗体阳性,其临床意义类似于乙肝小三阳,表示有乙肝病毒感染,但是传染性不强,病毒复制不活跃。 乙肝小二阳多是不稳定的状态,小三阳转成小二阳并不是提示病情好转,只有达到乙肝表面抗原消失才是乙肝治疗的理想状态。 所以仍然要是定期复查乙肝病毒定量,肝功能、甲胎蛋白、凝血象、上腹部B超等相关检查,酌情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