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酰胺转移酶(GGT)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中,正常人血清中GGT主要来自于肝脏。在胆道梗阻性疾病时,由于胆道梗阻,GGT因排泄障碍逆流入血;原发性肝癌时,GGT在肝内合成亢进,可以导致血中GGT显著增高。GGT增高首先见于肝内或者肝外胆道梗阻性疾病。 第二个可以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和药物性肝炎,GGT中度或者明显升高。 第三在原发性或者转移性肝癌时明显增高。除了肝脏的病变,胆道的病变,其它疾病如心肌梗塞,急性胰腺炎以及某些药物均也可以使血中的GGT升高。
关于AST与ALT比值偏低的问题,AST在肝脏80%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肝细胞损伤或炎症时AST,ALT均可增高,而AST增高通常与肝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谷丙转氨酶对肝病诊断的特异性更高,AST与ALT比值偏低,多见于急性肝炎,或者是肝病的早期阶段,以肝细胞膜损伤为主。 当肝细胞轻度病变时仅有肝细胞浆内的酶渗出,Alt上升幅度较AST为大; 当急性肝炎,早期AST/ALT的比值可以降到0.56左右,AST/alt比值小于1提示肝脏损害较轻。但是如果仅仅只是这个比值有偏差,而两种酶的范围正常的话就无意义。 还需要结合肝功能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的具体数值,如果谷丙转氨酶明显增高,建议进一步完善病毒性肝炎,凝血象、甲胎蛋白、上腹部B超等相关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谷丙转氨酶偏高,首先要了解孕妇谷丙转氨酶偏高的原因。如果是弓形虫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水痘病毒感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胎儿先天性感染,可能会导致畸形和流产和死胎。 如果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谷丙转氨酶增高,则需要及时抗病毒治疗,如果不及时抗病毒治疗,肝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将对孕妇和胎儿都造成严重的影响。 如果谷丙转氨酶增高与妊娠后期循环血量增多,肝脏负担加重,导致肝功能的轻度异常,这对胎儿的影响不大,在分娩结束后,肝功能可逐渐恢复正常。
恩替卡韦对妊娠妇女影响的研究并不充分,只有当对胎儿潜在的风险利益,做出充分的权衡后方可以使用。 建议妊娠期的女性抗病毒治疗或者是母婴阻断,可以选择拉米夫定、替诺福韦、替比夫定相对相比较而言对胎儿的影响会更小,而男性服用恩替卡韦对生育和胎儿均不会有影响。 恩替卡韦具体对胎儿的影响一定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建议就诊于当地正规医院感染科详细咨询,不可以随意服药或者停药。
关于蜘蛛痣的危害,首先是如果蜘蛛痣较多见于颜面部,可能会对患者的面容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蜘蛛痣是没有任何症状,没有疼痛以及瘙痒不适的症状。 蜘蛛痣主要的危害是,引起蜘蛛痣的病因,如慢性肝病,或者是肝硬化引起的蜘蛛痣,常提示慢性肝病的病情多较严重,病情多进入肝硬化的失代偿期,有肝功能减退的表现。 病情进一步进展,可能会出现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等严重的病情变化。
如果是生理原因引起的蜘蛛痣,例如在临床上有一部分孕妇以及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女,因为雌激素分泌过多,超过了肝脏灭活的能力,就会出现蜘蛛痣。一般这种情况不需要治疗,可以自行恢复。 病理上的蜘蛛痣,主要见于慢性肝炎或者是肝硬化,在肝功能严重受损时,可以导致肝脏的代谢灭活的能力下降,从而对肝脏内雌激素的灭活能力下降,使雌激素在循环血液中增多时,患者出现蜘蛛痣。慢性肝病患者的蜘蛛痣以积极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为主。由于蜘蛛痣局部没有疼痛,瘙痒或者红肿等不适症状,局部无需特殊处理。
关于小三阳与携带者。小三阳是指乙肝两对半中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核心抗体阳性。小三阳是否为携带者与患者是否有肝功能异常、临床症状,是否合并肝硬化有关。 如果小三阳的患者,肝功能正常,HBV DNA阳性,肝脏组织学无异常,称为慢性HBV携带者。 如果乙肝小三阳,HBV DNA检测不到,肝功能正常,肝脏组织学病变轻微,临床可以称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如果乙肝小三阳,肝功能正常,但是上腹部B超提示有肝硬化,提示病情已进展至肝炎肝硬化。
小三阳是指在乙肝病毒感染以后检测乙肝两对半显示为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阳性。 需要完善血常规,了解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水平,如果在重型肝炎或者是肝硬化时可以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要了解尿常规中尿胆红素和尿胆原的水平,有助于黄疸的鉴别。尤其是要注意完善肝功能检查,了解血清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胆碱酯酶、碱性磷酸酶以及白蛋白等相关检查;还有血氨,重型肝炎或者是肝性脑病的患者,血氨可以明显增高。 凝血象是重型肝炎的重要诊断的依据。还要检测甲胎蛋白,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常规方法。还要了解肝纤维化的水平,了解是否存在肝纤维化。在乙肝病毒感染以后,一定要完善乙肝病毒DNA,了解乙肝病毒复制的水平。必要时还需要完善肝脏的B超,了解是否有肝硬化、门静脉和脾静脉的情况。
长期小三阳及是患者存在一个长期的乙肝病毒感染状态,除了小三阳以外,长期是指至少要达到半年以上,就可以称之为慢性的HBV感染。 除了乙肝两对半,显示提示有小三元以外,还需要了解患者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上腹部B超检查,如果乙肝病毒感染达到半年以上,肝功能异常,乙肝病毒量增高,或者上腹部B超出限额,提示肝脏的纤维化,或者是肝硬化,建议及早行抗病毒治疗。 在抗病毒期间期间,也应该定期复查相关检查指标,如果长期处于肝功能的肝功能正常,病毒含量增高的状态,建议患者行肝弹穿刺了解甘细胞的病理变化,积极寻找抗病毒治疗的依据。
如果是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临床可以表现为急性乙型肝炎或者是慢性乙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的患者由于自身的免疫功能健全,可以清除乙肝病毒,达到治愈乙肝病毒的结局。 而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如果乙肝两对半显示为小三阳,小部分人群可以通过干扰素治疗达到治愈乙肝的疗效。除此以外,在成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有0.1%~1%的人出现HBsAg的血清消除。